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下来总体感觉学生讲得不错,各环节也安排得井然有序,首先是汇报教材基本的知识点,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接下来利用典型例题让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的解题思路,进一步巩固相关概念; 最后集体完成相应练习,交流一堂课的收获。学生在认真思考,该讲的也讲完了,但仔细思考后发现在以下几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的完善:
一、 小组汇报与个人汇报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汇报积极性
本堂课没有发挥小组的优势,每个学生都是代表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展示,以至于整堂课下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了课堂的思考中来,课堂显得有些压抑。在汇报时还是应结合小组的优势,让每个上前分享的学生都代表着小组的荣誉与责任,这样能使接受有困难的同学敢于出来发言,因为,即使说错了,还有组长在后面帮助他呢。
二、 预设充分,有效点评,及时把握住课堂的生成
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上,学生想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方法,课堂上生成不少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就是不能很好的用语言去把它描述出来。这时因我课前预设不充分,当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既没有很好倾听学生的想法,在总结时也没有作出有效的点评,没有使问题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还耽误了不少时间。这种情况主要应该是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站在学生的思维上去思考问题,也就是预设不充分,所以在以后备课时光有导学稿还不行,老师应更多的去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这样的话不管课堂出现什么情况,教师都能从容面对。至此,我又总结出一条很可贵的经验:在实施三环节教学中,不但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正确、有深度地把握教材,必须充分地备学生!
三、分层设计自学结果检测,培养尖子生
课后级经过与老师的交流,发现整堂课学生缺少静下来练习的时间,而且练习设计上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既要有大家都必需过关的基础性练习,又要有针对尖子生设计的培优性练习,而且最好是以小条的形式,只有基础练习都过关了才可以将小条发下去,我想这给我以后上练习课指出了一个很好的改进方向。
四、充分利用老师的语言艺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让学们说变成学生想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经过评课,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感触。通过这课堂我们发现当你让学生说的时候,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回答状态,而当你说我有困惑需要帮忙的时候,这时学生就不是回答而是一种教师的身份来进行问题的交流与分享,他们这时往往更容易站出来发言。所以我总结为,作为老师一定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通过自己的语言不动声色的去引导课堂,正如有的老师在评课时说的那样,当想问学生求最小公倍数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时,不是去问,最好是自言自语“噢,原来这是列举法,是不是只有列举法呢!?”学生在课前自学时已经找到了多种方法,听老师这么一说,肯定会急于上来展示自己的方法,这就很自然地达到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目的。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集安市麻线小学 马林艳
最小公倍数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倍数、因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以后学习通分做准备。在生活实际中也存在它自身的意义和作用。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立概念;采用“找”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在课前我上网查阅了有关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借鉴了一些老师好的做法,并在课堂上做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游戏激趣,揭示概念。在课的开始,我利用玩抢倍数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在争先恐后地参与分析“决定游戏胜负关键”的时候,很自然的引出公倍数概念。引导学生“于不疑处有疑”,使无意注意沿着必要的方向前进,借以提高教学质量。
2、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课堂上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意义的观察与操作。比如在让学生选择瓷砖的过程中,我通过课件演示不但帮助学生直观的验证了讨论结果,同时让学生又一次感悟到了公倍数的意义。这样的脚手架暗示给了学生思想的空间,加快了学生思想的速度,为下一环节开放性的问题打通了思路。
3、把操作与合作落在实处。在让学生解决“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墙砖,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分米?”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用事先准备的小长方形纸片去拼、摆正方形。开始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可以两个人合作,也可以小组合作,学生拼摆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并没有与他人合作,而是只用自己准备的学具操作,对于这样的现象我并没有制止,我只是让其操作,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学具拼摆不出正方形时,我顺势引导,那你就和你小组的同学合作,学生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操作时便有了主动合作的意识,使得操作真正有了意义与实效。
3、引导学生迁移,发展学生的能力。 在让学生独立尝试寻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注重从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出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使学生获得能力上的发展以及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节课在教学上虽有成绩,但也存在不足。
1、在课的设计上,对学生的能力预设不足。课堂上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很快的找到了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如果这时我让学生再进行深一层次的练习,从中发现寻找最小公倍数的特殊规律,这样就会是我的课堂教学更加饱满充实。
2、板书设计不够精心。本节课我的板书是书中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那段话。没有很好的帮助学生抽象概括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3、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上还不够灵活, 本想让学生在欣赏“天文学中也有最小公倍数的知识”中结课,但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所以这一环节没有进行。课堂总结也比较匆忙。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不断学习与实践,避免这样的问题再出现,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出色。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小学生在理解时,往往难度较大。我在教学时没有死用教材,利用练习来启发学生,先出示了几组数 ,4和6 5和7 3和7 8和9 。 让学生找出每组数中的每一个数的倍数,再让学生从刚才找出的每组数的倍数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然后汇报。教师出示图表示,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数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让学生明确:因为每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因此,两个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时,主要也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学会用一般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过研究最小公倍数计算方法的算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列举法探索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及时巩固练习,有层次,有趣味。
学生做全堂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还学到了哪些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会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