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 《巴西》课标要求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学研究室 李向华
【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国家的课程内容有9条,“巴西”一节可以承载以下5条内容。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5.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活动建议】开展学习交流、角色扮演等活动。例如,选择一个教材没有介绍过的区域,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同学的质疑;就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分别扮演地理学家、政府官员、热带雨林区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从各自角度提出见解。
【说明】本单元规定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国家,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这里主要指探究国家的基本方法)。
《巴西》课标解读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学研究室 李向华
一、课标要求
【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国家的课程内容有9条,“巴西”一节可以承载以下5条内容。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5.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活动建议】开展学习交流、角色扮演等活动。例如,选择一个教材没有介绍过的区域,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同学的质疑;就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分别扮演地理学家、政府官员、热带雨林区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从各自角度提出见解。
【说明】本单元规定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国家,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这里主要指探究国家的基本方法)。
二、课标解读
(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国家的要求,最明显的变化是“课程内容”的第2条仅保留了“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删除了“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因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已经包含了“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同时删除了对有关成因的要求,降低了学习难度。
关于指出某国家的位置以及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每个国家都可以承载,而且也都是认识国家的基础,所以,对于教材最后一个出现的国家巴西来说,它依然很重要。
关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巴西的工业和农业都很典型,既可以结合巴西的自然条件,分析巴西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也可以结合巴西的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分析巴西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
巴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最典型的是对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这部分内容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了解热带雨林对巴西以及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
巴西的人口、人种以及语言、宗教、节日、舞蹈等多元的文化特点与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密切相关的,认识这一点,对理解巴西文化的“多元”很重要。
(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在课堂实施中,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1.大胆放手 巴西是人教版教材中最后一个出现的国家,有前面几个国家做基础,学生对研究国家的一般方法应该已经掌握。以上五条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是第一次接触,所以,这里最适合将巴西作为一个方法运用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研究国家的一般方法,自主认识巴西,并在对巴西的探究中检验学生对方法的掌握情况。例如,上课前,我们给学生播放巴西的文化视频片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问学生:关于巴西,你想了解她的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将问题进行简单归类(如,在哪里,有什么景观,气候怎样,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怎样等),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最后,进行集中交流、总结和答疑。在学生交流、总结的环节,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对学生的疏漏适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区域内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梳理,巩固认识国家的一般方法。
2.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人教版教材中的“巴西”一节,蕴含了很多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首先,巴西的工业和农业都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典型案例,只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对巴西工农业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次,对巴西“多元文化”成因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观和民族观,有效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和欣赏多元文化的良好情感。最后,巴西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的经验和教训,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热带雨林对世界环境的意义,又能帮助学生形成保护资源与环境、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将三维目标融合到一起,本专题的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在世界地图、巴西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巩固认识国家位置的一般方法。
2.根据地形图、气候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巴西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巩固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特点的一般方法。
3.运用地形图、气候图、农业分布图和其他资料,简要分析巴西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4.运用巴西矿产资源分布图、农业产品分布图、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以及主要工业城市的工业部门统计图表等资料,简要分析巴西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实例,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5.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语言、宗教以及其他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感受多元文化对巴西发展的影响,树立尊重多元文化、反对种族歧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以巴西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为例,了解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巴西》重难点分析
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 路国春
1.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和多元性的文化(重点)分析:巴西是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文化具有多元融合的特点。多元文化对巴西有重要的影响,是巴西特色之一。突破方案:图片品读法第一步:品图片。 读“卞卡一家”图(下图),了解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的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出,卞卡一家既有白种人,也有黑种人、印第安人和混血种人,有大量的混血种人是不是卞卡家特殊的情况呢?展示巴西足球队队员图片。从巴西足球队就可以看出,各种肤色的队员都有,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巴西人种复杂。巴西足球堪称一流,足球是巴西人最喜欢的运动,2014年世界杯又将在巴西举行。除了足球,狂欢节和桑巴舞也是巴西的国家名片。从狂欢节和桑巴舞的图片里,你能发现哪些不同的文化印记?第二步:议图片。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说一说为什么巴西会有许多混血种人?从巴西的代表文化狂欢节和桑巴舞,可以发现葡萄牙、非洲、印第安人的文化印记,这对巴西有什么影响?小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2.工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重点、难点)分析:巴西地形平坦、气候湿热、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工农业的条件良好。同样自然条件优越,同样曾经是单一商品经济,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发展水平较高的,是“金砖国家”之一,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些国家经济比较落后,两者对比,有助于理解巴西发展经济的经验。突破方案:读图分析法、对比法首先,读“20世纪以前巴西几种重要农矿产品的开发”图,各个时期的主导产业虽然不同,但其共同特点是什么?与我们之前讲过的哪个地区相似?(单一经济明显,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相似)然后,读巴西农矿产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有哪些主要农作物?为什么选择这些农作物?从地形区上看,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形区?从图中找出巴西重要工业城市,描述这些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观察这些城市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与原材料有什么关系?任选三个城市,说出主要工业部门以及附近的原材料。
城市 | 工业部门 | 附近的原材料 |
累西腓 | 纺织工业、食品工业 | 甘蔗、棉花 |
萨尔瓦多 | 石油工业、汽车工业 | 石油 |
贝洛奥里藏特 | 纺织工业、钢铁工业 | 铁矿、锰矿 |
里约热内卢 | 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造船工业 | 铁、锰、石油 |
圣保罗 | 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 | 铁、锰、石油 |
《巴西》教材的变化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教师进修学校 郑春艳
一、导学语言的变化【修订前】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叫做北美,美国以南的美洲,因为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我们以美国和巴西为案例,学习西半球的国家。【修订后】在本章,我们从西半球的国家中,选择美国、巴西两个国家为案例,学习认识国家的下列内容:【修订意图】新教材删除了北美和拉丁美洲的概念等内容,更加关注学科思想,内容要求更加明确,语言的描述更加规范简洁。二、教学内容的增加和减少变化1:一级标题由四目变成三目【修订前】分四目: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热带雨林的危机;城市化问题。【修订后】分三目: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修订意图】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理解“城市化问题”有难度,后续会学习这部分内容,因此删去了“城市化问题”这一目,相当于“做了大手术”。一级标题更能突出主题,彰显巴西的种族构成特色(由旧教材“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变为新教材“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语言的表述更为恰当、全面,旧教材“雨林的危机”一词突出雨林出现的问题,新教材“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全面概括雨林存在的过度开发和人类积极的保护措施。变化2:承载“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地图的变化【修订前】包括了地球上主要纬线、国界线及亚欧两洲的分界线等信息。【修订后】删除了地球上主要纬线、国界线及亚欧两洲的分界线等信息。图9.15 巴西在世界的位置【修订意图】这些信息与“巴西在世界的位置”知识关联不大,新教材去掉这些无关紧要的信息,会更加突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变化3:第一目“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文本内容的变化【修订前】文本材料共五个自然段加上一个阅读资料“印第安人和玛雅文明”。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大国之一。巴西同整个拉丁美洲一样,其开发的历史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最早来到拉丁美洲的殖民者是欧洲人,他们把这里的土著居民叫做“印第安人”。当时的印第安人创造了与欧洲同样灿烂的古代文明。例如,印第安人的种植业文明为我们今天提供了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印第安人在公元4~9世纪创造的玛雅文明已经相当发达。15世纪末,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首先在加勒比海地区落脚,在以后的一个世纪里,他们分别向北、向南拓展其“领地”。向北部进入墨西哥高原,向南部则在沿海和山麓地区发展,进而扩展到包括巴西在内的整个南部大陆。随着拉丁美洲种植园的发展,罪恶的奴隶贸易在拉丁美洲和非洲之间发展起来,大批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拉丁美洲。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与黑种人、印第安人结婚的比较普遍,他们的后代有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人。例如,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从巴西就可以看出,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在这个民族的大熔炉里,来自不同的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修订后】文本材料精简为三个自然段,删去阅读资料“印第安人和玛雅文明”拉丁美洲有一个面积辽阔的热带大国──巴西(图9.15)。巴西人口众多,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巴西人口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从15世纪末开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进入巴西。随着巴西种植园的发展,大批非洲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这里。那时,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与黑种人,以及原住民印第安人通婚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的后代便成为混血种人。巴西有很多家庭像图9.16所示。在这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里,来自不同的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修订意图】“印第安人和玛雅文明”作为铺垫的背景知识,是属于历史学科范畴的内容,相应的学科会讲述,为避免重复不再赘述。文本在语言陈述上更为简洁,突出巴西“混血种人”为主的社会特点以及具有巴西特色的文化。变化4:活动“分析巴西多元文化及其影响”的变化【修订前】图片名为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桑巴舞、狂欢节、巴西足球队获奖瞬间的照片。1.读图9.18(巴西的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说出巴西的海陆位置(2)找出巴西的邻国(3)说明巴西是“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2.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它们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修订后】图名为“巴西文化举例”,活动题目如下:阅读图文材料,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影响1.下列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2.多元文化对巴西有哪些影响?受以下同学的启发,谈谈你的看法?图9.17 巴西文化举例【修订意图】修订后的图片更具有时代性,反映巴西文化的特色,尤其是“巴西海滩足球”图片更贴近巴西人的生活,与语言文字描述相符,新教材注意细节可见一斑。关于活动问题的设计,旧教材的提法“它们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有些笼统,新教材的问题 “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这一问法更为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在第二个问题“多元文化对巴西有哪些影响?受以下同学的启发,谈谈你的看法?”以三个同学发表观点的方式给出提示,从而使问题的设置更科学,更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变化5:巴西不同历史阶段经济发展特征的阐述【修订前】按时间顺序以文字形式加以描述。●殖民初期,巴西主要出口称为“巴西木”的木材。●16世纪中期开始,从非洲引进甘蔗后,开辟了很多甘蔗种植园,制糖业兴起。●17世纪末开始,由于先后发现黄金和金刚石,掀起了“采金热”。●19世纪初,大量种植咖啡,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修订后】用概念图表述,增加了“天然橡胶”部分内容。图9.19 20世纪以前巴西几种重要农矿产品的开发【修订意图】新教材在这部分以概念图的形式,借助于时间轴巧搭“脚手架”,更形象地表述巴西不同时期的经济特征,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这样呈现更能体现地理学科“以图载道”的学科特色。增加“天然橡胶的故乡”这部分内容,体现了关注区域地理特色的思想。变化6:承载“巴西地形”、“巴西的农产、矿产品和工业”两幅地图重新整合【修订前】图9.18巴西的地形图;图9.22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修订后】分成“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图”,删除有关“伊塔比拉露天铁矿”和“伊泰普水电站”文字框部分。增加收割甘蔗和采摘咖啡豆的场景图片。图9.20 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图9.24 巴西的矿产和工业【修订意图】新教材把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放在同一张图上,更符合地理学科逻辑,农业产品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另外,我国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后,伊泰普退居第二,显然这部分内容滞后了,因此删除了伊泰普水电站的文字框。新教材增加机械化收获甘蔗场景图片,更新采摘咖啡豆的图片,时代感很强。变化7:关于工农业的活动有变化【修订前】问题设置为:1.读图9.22,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巴西有哪些主要的矿产资源?重工业为什么多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区?2.巴西的能源矿产不多,政府采取一些办法解决能源矿产短缺的问题。对此,你还有哪些建议?我们从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利用本国大量生产甘蔗的有利条件,以甘蔗为原料制造酒精。大力发展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本国水能资源丰富,全国90%的电力靠水能发电。加强对海底石油的开采。你的建议:3. 读图9.22,说明巴西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修订后】飞机制造厂和首都巴西城市景观整合为“图9.23巴西的新面貌”,问题设置如下: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1.在图9.24中找出煤、铁、石油的分布地区。2.在图9.24上任找三座城市,结合图9.20完成下页表。表9.1
城市名称 | 工业部门 | 附近的原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