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中《历史与社会》《农耕文明的繁盛》教学设计与反思


名校教案 《农耕文明的繁盛》教学设计
浙江省苍南县龙港六中 陈民藩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讲的是明、清的一段历史。本文的明清时期指的是从1368年明朝的建立,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清历史。教材将明清的这段历史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中外比较,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盛世景象,并隐含了出现这一盛世的原因。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对外贸易的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理解这一时期社会呈现的繁华景象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呈现出的繁盛景象;同时,要对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有所察觉,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繁盛”的自豪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难点:探究繁盛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出示“乔家大院”系列图片。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千米,南距东观镇仅2千米。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引出“晋商”和清朝商业的繁荣。由此引入新课。
欣赏图片,思考乔家大院能告诉我们哪些历史知识?你对乔家大院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引入本课时明清繁盛的教学
活 动 一 活 动 二 活 动 三 活 动 四新课教学
(一)农业的繁荣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尝试归纳农业繁荣的表现尝试探究它的原因
1.精耕细作的农业继续发展;多熟制的种植制度。
2.引进并推广新品种;
原产于北美洲的甘薯和玉米高产引入中国。
3.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二)手工业的繁荣
手工业的发展是明清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学时,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阅读与思考p9
1.手工业繁荣表现在哪些行业?
2.与前代相比,明清时期的手工业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明朝中期以后出现的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已经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特点?
案例分析:景德镇的制瓷业
见课文阅读卡
师指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特点也是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的突出特点。
(三)商业的繁盛。
1.苏州附近的昆山市方泰镇变化。给我们留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地区的变化?方泰镇的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的什么特点?当时市政人口的主体是哪些人?
2.商业的发展-商帮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整座旧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四)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变化)
外贸资料:阅读P11资料三从表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农业繁盛的表现 尝试探究繁盛的原因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
思考并回答
学生说出景德镇制瓷业的特点。如,分工细密、生产规模扩大和产品种类繁多等。
学生回答: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使大批市镇兴起;繁荣、发达;商人手工业者。
感受商帮的实力及其在促进商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遍及世界各地的温州人商会。


学生:对外贸易频繁,而且长期出超;明清时期商业繁华、人口增加,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在当时世界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培养学生归纳列举能力
初步培养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表述能力
使学生初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通过剖析方泰镇的发展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温州商人特点。

通过对资料和表格的阅读、比较和分析,感受农耕文明繁盛的诸多表现。增强历史的自豪感。
课堂小结
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对外贸易的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等,这一时期社会呈现的繁华景象。
生:社会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口流动频繁,逐渐从农村流向市镇。
感受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五、板书设计 1.农业 2.手工业:丝织业、棉纺织业发达 3.商业: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商帮形成 4.国际贸易:频繁
教学反思

明至清朝前期,中国的农耕文明在自己的轨迹上继续发展,达到了鼎盛。无论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对外贸易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农业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高产作物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15世纪以来中国因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粮食紧张问题。手工业方面表现十分繁荣,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基地,以及其他手工业也呈现繁荣景象。尤其是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占据了主导地位,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特点的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开始出现。伴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起来,表现在市镇的兴起和规模扩大、商帮的出现。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表明明清时期的中国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同时展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地位。

“农耕文明的繁盛”这一课时内容主要围绕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几方面的发展展开论述。课文通过典型案例的呈现,展示了明清时期高度繁盛的农耕文明,并表明这一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热门初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