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8页。
[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同学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 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 000克。
3. 使同学了解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 发展同学的分析、比较、笼统、概括能力,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2. 让同学在实际操作中自主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
3.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同学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三)情感教育点
1. 引导同学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2. 使同学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授课类型]
概念课。
[教具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两袋糖各500克,一袋盐1千克,弹簧秤,电子秤,盘秤,杆秤,地秤。
(同学用)六人一组:一个2分硬币约1克、一个纽扣1克、两袋糖各500克、一袋盐1千克、一袋苹果1 050克、一瓶椰汁300克、一个果冻25克、一个固体胶30克、一本字典250克、弹簧秤。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 000克。
[教学难点]
培养同学的估测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观看课件演示:(熊猫森林超市开张情景)
咦,什么声音,这么热闹?
噢,原来今天是熊猫森林超市开张的日子。
2. 课件显示(超市内部场景)。
师: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你看到了什么就一起说出来!
(同学自由说出看到的商品名称、质量)
3. 仔细观察,你们在这些商品包装上发现了什么?(同学考虑)
(商品上标有它的质量;有数字;有克和千克…)
师引导得出: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
4.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一)感知1克的质量
1. 设疑:你知道1克大约有多重吗?
(生:其实我们用的一个2分硬币就大约重1克。)
2. 动手掂掂:说说自身有什么感觉?
(同学动手掂量硬币,感觉1克很轻)
3. 合作找找:在各组的商品中,有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
4. 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强调:用手掂的方法)
(二)感知1千克的质量
找一找:现在谁还能从中挑出重1千克的物品呢?(举起来)
1. 例:盐。
(1)说一说:你怎么知道这包盐重1千克?
(外包装上标有质量1千克)
(2)掂一掂:体会它的质量。
(3)比一比:一手放2分硬币,一手放一袋盐,感觉有什么不同?
(1千克比1克重得多)
在这些商品中还有重1千克的物品吗?
2. 认识1千克=1 000克。
例:同学查找,两袋糖掂出1千克。
(1)你为什么要挑两袋糖呢?(外包装上标有质量500克)
说出理由,并把两袋糖和一袋盐一起掂掂,实际感觉一下。
板书:一袋盐1千克,两袋糖各500克。
(2)现在我们可以在一袋盐和两袋糖之间加上一个什么符号呢?(等号)
(3)观察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左右两边表示的质量相等,单位不同)
读的时候要怎样区分呢?(指名读和互读相结合)
(4)现在你知道1千克里有多少个1克了吗?(1千克里有1 000个1克)
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找一找还有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吗?
3. 例:苹果。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掂出来的)
怎么掂的?(一手拿苹果,一手拿一袋盐,感觉他们一样重)
大家都同意他的看法吗?(局部同学持反对意见)
这时用手掂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呢?
三、教学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1. 你见过哪些秤?(同学根据以往生活经验回答)
2. 你会用这些秤吗?
师:刚才同学们用手掂的方法估量出苹果约重1千克,现在谁会用秤准确地称一下?(同学回答后上讲台前实际操作,并报出所称物品的质量)
3. 实践发现:一袋苹果的质量比1千克多一点。
(引导得出:要想准确地知道物品有多重,还要用秤称。)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学了这么多知识,熊猫伯伯很想请大家去他的超市帮助,你愿意吗?但去之前可要经过熊猫老板的考验哦。你们有信心吗?
1. 第一关:抢答。
练习十八第一题。你想帮谁?
练习十八第二题。你想告诉谁?
2. 第二关:实验报告。
请小组合作依照实验报告中的要求填写,先估一估,再选择合适的秤称一称。
(汇报一件你最喜欢的商品的质量)
3. 游戏:看谁估得准。
游戏规则:先听小组提问题,再合作掂一掂,每组只有三次机会,看谁估量得最准确。
如:掂一掂一本字典有多重?(100克)轻了!再掂一掂。(300克)重了一点,最后一次机会!(…)
五、结课
师:现在我代表熊猫森林超市热烈欢迎大家的加入。(掌声响起,全课结束)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请问这个怎恶魔下载不了
很不错的教案,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