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光的色散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本节课力图展现光学知识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既可以合成,也可以分解。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光的反射、折射等内容,相比之下本节课的内容更贴近生活,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二、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三原色。而难点则在于光的色散演示实验和光的三原色混合演示实验的展示。
三、 我的三维目标设定如下,要求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初步了解太阳光谱,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和整理资料的方法来学习,从而使学生领略到光学的巨大魅力,感悟自然规律之间的和谐统一。
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等方法来实现STS教学理念。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成果展示法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根据以上分析,我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首先是实验导入(水盘实验),学生观看完实验后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实验中的“彩色光带”来源于何处?讨论结束后我会向他们介绍牛顿的三棱镜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太阳光是真的可以被分解的,刚才的彩色光带就来源于太阳光。
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三棱镜、喷壶、盛水玻璃杯、透明圆珠笔杆)将太阳光进行分解。在实验过程中,我会走到学生中间,帮助他们完成实验,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成功的用三棱镜将太阳光进行分解。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
通过分组实验,不难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白光是复色光。”这时就可以顺势给出光的色散的定义:“太阳光通过棱镜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接着我会和学生一起通过实验分析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并使学生明白彩虹现象与三棱镜色散原理相同,都是由于不同的单色光在介质中的偏折程度不同而形成的。
分析彩虹现象后,让学生回归生活,寻找生活中的色散现象?鼓励学生留心生活,勤于思考,从生活中学习物理。
学完光的分解后,引导学生从光路是可逆的思想出发,理解光既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从而通过演示实验带领学生学习色光的混合现象。类比颜料的三原色,光也存在三原色,大自然中的万紫千红都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按不同比列混合而成的。
最后一部分为开放性知识学习,在课前已经让学生搜集红外线,紫外线的相关知识,现在就由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这一环节的设置,既锻炼了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通过课堂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展示完后,我会总结红外线紫外线点知识点,便于学生把握重点。
我将课后作业设计为彩色转盘的制作,并让学生用色光的混合知识解释其原理。这一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重点,也是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还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