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
在课前我布置了每人准备了2cm、3cm、4cm、5cm、6cm长的小棒,任意选三根小棒,动手摆一摆,能不能摆成三角形,并记录下来。【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世纪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已经基本发现了:当两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的时候,能摆成三角形。但在此时生a却提出:“三根长2cm、3cm和5cm的小棒也能摆成三角形。”问题一提出后,教室里顿时炸了锅。出现了如下的教学片段:
生1: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当两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的时候,能摆成三角形,而2 + 3 = 5,并不大于第三条边,所以我认为不能摆成三角形。
生a:刚才我们探索发现的是“当两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的时候,能摆成三角形。 ”并没有说等于的时候不能摆成呀!(生a反驳道)
(我在思考怎样来处理自己课堂上的生成)
生2:老师,我们可以动手摆一摆来证明我们的观点
(生2的话提醒了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同学们纷纷拿出小棒进行了拼摆。教室里静悄悄的,但我分明感受到的是学生不甘示弱的思想在流动。)生3:大家看,我用我的小棒就摆不成三角形。
(生3边说边在展示台上展示)
生a:反对!我的小棒就可以摆成三角形。
(我请这个学生也上台进行了展示)
(在这两种结果的争辩中,许多学生是赞同能摆成的。于是,我组织了学生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
师:刚才两个学生说出拼摆的结果,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4:老师,我认为小棒在拼摆的时候有误差,应该不能摆成三角形的!
生a:我们已经摆成三角形了啊!(生a 得意地说)
(当时仍然有许多的学生在支持生a的观点,如果我强制给学生说拼摆由于误差造成的,学生绝对是不会信服的,我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师:刚才通过拼摆,我们仍然存在争议,你能不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
(这时,学生又投入到了积极的思考之中,教室里又安静了下来。大约过了五分钟,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示意他进行回答)
生5:我们可以利用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说明我的观点。因为用小棒拼摆有误差,我们知道最长的小棒是5cm,可以画一条5cm长的线段。(她边说边画)刚才很多同学都赞同能摆成三角形,如果能摆成三角形,就是这样(她指着画好的图),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而在摆成的三角形中, 2 + 3并不小于5,所以我认为不能摆成三角形。”【图略】
(我带头为生5的精彩发言鼓掌,连生a也心服口服,我感动着,感动着学生探索的精神;我分享着,分享着学生探究的愉悦)
【反思】
上完本节课,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对于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交流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1、操作真的很准确吗?
在本节课后,我与学生a进行了交流,从她提出:“三根长2cm、3cm和5cm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到全班进行操作,再到“我们已经摆成三角形了啊!”。她是这样认为的:能不能摆成三角形,动手操作是最直观的,在她的每次操作中都能摆成,所以她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直认为能摆成三角形。而无论怎么解释有误差她都不会放弃自己所看到的事实,因为视觉在她的数学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从直观操作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
在操作中,当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时候,我很理性的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能不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学生又投入到了积极的思考之中。在经历了上述的操作过程后,动手操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操作层面上,而没有变换一下思考的角度,这正是问题的症结。当学生提出“我们可以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来验证时,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发生了一个转变,从数学本身的知识推导出结论是错误的!在和这个学生交流时,他说:“当我们已经给她解释有误差的时候,学生a并不信服,我想,通过操作是不能解决这样的争论的,以前老师您曾经在数学课堂上说过:‘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时候,不如变换一下思考的方式’,于是我就想到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来验证。”所以在操作存在误差的干扰时,我们不妨变换一下思维方式,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在课堂中经历了从直观操作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郑州市金水区实验小学 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