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4.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5.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条幅、flash课件、题卡、小黑板。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南湖小学开展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读书是我们每个同学喜欢的一件事。(出示宣传纸,这个你们熟悉吗?这两周同学们都在选订自己的你们都已选订了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了吗?张老师也特意向小朋友选择了几种适合你们阅读的课外读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课外读物宣传纸,谁来说一说他们的价钱分别是多少?一年级李明的妈妈给他六十元要求他选订两份读物,都只订半年?你们认为他可以订哪两样?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学生汇报:哪个同学愿意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生1:他可以订中国儿童报和红领巾
生2:他可以定中国儿童报和少先队小干部
生3:……(老师有顺序的板书,整十数和两位数放在一起)
他有这么多的选择,这些都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
生:把两份读物的价钱加起来看是否超过六十元。
下面我们就对第一种订法进行验证,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出结果来,当然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
生1:我是用口算的方法想出得数的,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2: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进行验证的。
生3:我是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的。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4:我是用竖式的方法来验证的。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道理,我们暂且保留自己的意见,那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第二题进行验证。
生汇报:
师;看来学会用竖式的方法也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呢?(用竖式计算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请他边写边介绍)
生:首先把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是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下面我们再用课件演示一下。大家看明白了吗?那么列竖式应该注意些什么?先学生说再同桌之间在说一说。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列竖式的方法小组内每人选择一道题验证一下好吗?
指名板演,学生汇报时说计算过程。同桌互相检查看谁写得更好,指导书写。
我们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数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那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现在我们再用我们最漂亮字体,最整齐的竖式验证一下最后这种方法,好不好?我们小组评一评,比一比看谁的写得又快又好又漂亮又整齐。
(算理是个位是3个一加上5个一;十位是2个十加上2个十;只有相同数位上的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所以才能相加)每位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在说明注意什么时,学生能归纳出相同数位对齐,在对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有些迷惑。老师首先肯定两种都可以,同时说明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算法的优化。并列举从个位加比十位加方便快捷。从而顺得成章地得出结论。同时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读理解重点词语。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老师这里也有好多小朋友用竖式做的题目,出示错题。请小朋友们当当小老师,来批改一下。
17+20=19
50+26=56
3+54=84
1 7
5 0
3
+
2
+ 2 6 +
5
4
1 9
7 6
8
4
你能说出错误的原因吗?
看了这些同学写的题目,你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大家都说得挺好,看下面的问题看谁做得最好。
四、联系生活实际,活用数学知识。
老师家有一位邻居强强,他非常喜欢运动,他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和足球,共用去多少钱?你能帮他算一下吗?
五、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表现可真棒,不仅帮李明选择了许多方法,而且还自己创造和学会了新的计算方法(笔算加法),老师这儿还有一个问题留给大家,李明要定《少先队干部》和《少年科学画报》这两种刊物到底够不够?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解决好吗?
五、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两组“做一做”的题目,主要解决竖式的对位与计算顺序问题,我通过学生熟悉经历的生活情境与素材,通过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引入笔算最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练习、巩固、提升。
这部份内容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高度重视新课的引入,通过情景图引入两位数加法的计算。
2、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全课围绕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进行,例1主要是对位,而例2却是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
3、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化。
4、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做了必要的提示。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经历具体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学数学、用数学乐趣。
(2)具有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由于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学生不是不会计算,重点是教会学生怎样对位的问题,所以通过现实生活场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寻找解决的办法,所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在思考、探究中“明确算理,正确对位”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在计算的过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引出笔算方法,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同时也比较发现最优化,最简便的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同桌交流、讨论明确算理,在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分以下几个环节设计本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第一个环节是新知引入的过程,我首先出示课件一: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长炼小学一(4)为了捐助一名失学儿童,废品回收30元和自己捐献的零花钱36元两个信息,让学生自由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便会提出计算一个小队一共筹集了多少元爱心钱?而计算一共捐款多少元?用什么方法计算,自然会采用加法来计算,而要计算36+30=36除了我们学习的口算外还有什么计算方法?这样很快引入学生
学习和探究新的计算方法。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主要教学学生如何在明确算理的前提下,正确对位,从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为了突出此重点与难点,多让几个学生说出36+30=66的计算方法,目的就是让学生复习数的组成以及数位,为后面的明确算理做准备。如果有学生说到竖式方法,并且表达清楚时,老师顺势将方法交给学生。如果学生知道,表达不清楚,或是不会书写,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说出笔算法。学生说了不同种计算方法后,老师教学笔算方法,学生通过计算另一个小分队一共捐多少钱?尝试采用新的笔算方法去做,再订正反馈后引导学生讨论,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准确又简便,从而引入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学生在尝试采用笔算方法进行练习,进一步掌握新知。
(三) 巩固提高,灵活运用。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为此,我安排了如下两组练习。
第一组练习是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1、我来做一做:
59+40= 52+36= 32+6= 37+42=
59 ( ) 32 ( )
+ ( ) + 36 + ( ) + ( )
( ) ( ) ( ) ( )
2、当当小老师:
25+30= 28 50+26=76 3+54=84
25 50 3
+ 3 + 26 + 54
28 76 84
通过看了这些作业,你有哪些画要对同学说?
第二组练习是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出示课件)
1、算一算明明和强强两份礼物价钱的多少,体会实际生活中口算和笔算的优点
2、借助学生订书现实生活情境,从四种书中任意选两种,有多少种方法,各种订法需要多少钱?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
任选两种刊物(用序号表示)
两种刊物的总价钱(元)
把你们小组讨论结果,填在下面表里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探索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的引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为背景素材,在练习设计中,适当选取了贴近生活的素材。它们以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使学生感到有趣、有桃战性,激发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从而诱发他们去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体现数学实际问题采用最喜欢最优化的计算方法。
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与同桌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不强调学生采用什么方法,而是鼓励学生采取最简便的方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