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优化课堂
镇江市丹徒区上会中心小学 刘志华
《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方面,以发展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为主线,特别强调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与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而更多的是指缺乏信息或需要信息时的发问。提问是教师言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是师生互相交流的一种形式,是课堂英语交际活动的催化剂,在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大量的言语交际活动,这无疑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以提高他们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教师用新颖奇妙的方式,生动简洁的语言,准确明了的提问,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学习。
那么,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才能使所设疑问合理、适当、有意义,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呢?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笔者对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情景提问法
英语口语交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情景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引入真实的生活情景,将其自然渗透到口语交际活动中,从而使得学生自然地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一次复习What colour is it?那天刚好是下雨,于是我问:“What’s weather like today? What’s this?(umbrella)What colour is it?”花花绿绿,多姿多彩的雨伞刚好填补了教室里原有的单调色彩。此时再追问:“Whose umbrella is it?”学生会因为问题与现实生活的“零距离”而异常兴奋,特别是当老师或同学拿着自己的雨伞提问时会倍感亲切、有趣。这样,学生就在生活情境英语化、英语知识生活化的过程中感受英语学习的奥秘和乐趣,从而提高英语口语交际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二、观察提问法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喜欢看彩色图片,特别是卡通图片,并能从中获得信息。教师可在教学中从直观的、学生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进行一系列观察、思考、提问、回答,引导学生感知事物的特征,逐步得到完善、正确的概念,找出语言的本质规律。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使学生学会怎样思考问题。比如学习名词复数时,我出示了很多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图片下的短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来自己发现规律:“How to say 一个苹果?How to say 两个苹果?How to say 一辆轿车?How to say 十辆轿车?”就这样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很快就知道了名词单数变复数的前提和方法。
三、比较提问法
从现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中捕捉那些有助于突破重难点的典型情景,在教学中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由此及彼,用已知探求未知,打开学生的思路。有一次我故意让拿着数字卡片的有典型身体特征的学生在无意识中按照我的意图排列成两队,一组从胖到瘦,一组从高到矮。然后引导学生在我夸张的表情动作下观察、比较、发现队伍排列的体型特征。然后适时提出问句:“What’s she/he like? Is she/ he fat/ thin/ short/ tall?”这样学生既能熟练地运用fat,thin,short,tall,又能对所学的句型、课文加深理解,从而进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
四、迁移提问法
教师在教学中将已学过的知识或技能在新的情景下巧妙地转化运用,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自觉地运用已有知识结构同化新的知识,从而达到调整、优化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目的。例如,学会How many … can you see?后,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游戏进行复习,先是同学之间玩快速闪现卡片猜数字的游戏,后师生间玩,教师故意猜来猜去猜不出来,露出失去信息的表情,无奈地说:“How many … do you have? Let’s count.”利用问题很自然地在复习活动中从旧知识迁移到了新知识。
五、逆向提问法
我们不一定墨守陈规地先教问句后教答句,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尝试改变思路,先让学生学会陈述问句的答句,然后启发学生利用答句顺藤摸瓜猜想老师的问句。笔者教授Where are you from ? 时,先借助多媒体呈现儿童非常喜欢的卡通片,然后用英语作介绍:M King is from China.Michey mouse is from America…”等学生熟练掌握了国家名称,我就拿着美国国旗介绍:“I’m from America.”然后反问:“Where are you from?”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老师提问的意思了,并能作出尝试性回答。逆向思维的提问方式自然令学生耳目一新。
六、引渡提问法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架桥引渡,即借用一个已知问题为学生搭设思维的桥梁,把学生送到知识的彼岸。教授What about…?时因为这个句型的情景意义非常灵活,我就利用刚学的Do you like…?来引渡,利用很多的实物和图片复习了Do you like…?然后用一种物品先问学生:“Do you like apples?”后用同一种物品问另一个学生:“What about apples?”接着用不同的水果问同一个学生,先拿苹果问:“Do you like apples?”
后拿梨子问:“What about pears?”然后旁征博引,这样学生在已知问题的铺垫下和语境的变化中就不难理解What about …?在各种情景下所表达的意义。
七、归纳提问法
利用已学知识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出新的语言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例如,教授名词性物主代词时,我让学生回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再创设情景自然过渡。我先拿了自己的书介绍:“This is my book.”
接着拿了第一个学生的书说:“This is your book.”然后拿第二个学生(男)的书说:“This is his book.”再指着第三个学生(女)的书说:“This is her book.”然后把四本书混合起来进行猜谜游戏问答:“Which class="t_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