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个内容是学生学习数量关系的基础。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情境导入,生动有趣。某某老师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抛弃教材上的情景图,主要从三组图片入手,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动物,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分析每组动物有何不同,如:兔子跑得比乌龟快,进而提问:比兔子跑得快的还有哪些动物呢?引出猎豹,进入正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索新知,由浅入深。某某老师分别出示三只猎豹A、B、C的时间、路程,让学生比一比哪只猎豹跑得快。引导学生先比较(1)猎豹A、B,时间相同时,如何比较?(2)猎豹B、C路程相同时,如何比较?对于这两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快速比较出来,某某老师还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完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时,某某老师制造了本节课的第一个冲突,如何比较猎豹A和猎豹C,它们谁跑得快?即:在路程与时间都不相等的时候怎样比快慢?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鼓励学生通过计算或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首先是计算的方法,学生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某某老师鼓励学生上台表述,这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接着,通过计算和线段图的对比将数形结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比较两只猎豹的快慢,实际就是比较两只猎豹1时跑的路程,而这1时跑的路程,正是我们所说的速度。从而使学生明确在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的时候比快慢,就是比速度。最后再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思路清晰,层层递进。
但是,个人认为,某某老师在板演画线段图时的讲解不够详细。我们都知道,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线段图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中并没有涉猎,所以学生画的可能不够准确或有误。此时,我们有必要跟学生一起经历准确画线段图的过程。某某老师在利用线段图的时候只是重点讲解速度,而其它细节讲解不够到位。
3、巩固新知,巧妙设题。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某某教师在引导学生得出速度与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式的后,又及时练习生活进行了拓展练习。她设计了计算“飞机和自行车的速度”这一道题。这是本环节的亮点。通过计算,结果均为12千米,由此制造了本节课的第二个思维碰撞:为何飞机和自行车的速度相同?从而引出速度的单位,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
总之,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某某老师把学生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深层发掘,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我教学的课题是路程、时间与速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
整节课我分成了4个大环节:
1.创设情境: 就是通过学生跑步比赛的成绩表让学生进行两次比较分析,这个情境的创设,我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速度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有关。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速度的意义。
2.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揭示速度的含义后,又提供三个情境,让学生口算出3个运动物的速度。使学生知道物体在1时、1分、1秒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
3.通过例题理清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加以理解和感受速度。此环节我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蜗牛爬行速度之慢、光传播速度之快,使学生在轻松与震撼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速度。
课上完后,效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首先,感觉学生学习气氛不够热烈,课堂不够活跃,这一点还需要在调动学生情绪上下功夫,在语言的启发上动脑子,另外,我还想是否应该增加一些判断、选择题进行抢答,这样气氛会好些,同时也会使学生对概念性的认识会更深刻一些。
2.整节课下来,感觉前松后紧,时间节奏的把握上处理不够到位。
3.这节课的重点是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者关系的三个关系式后,我是否应该设计一个综合性更强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深化,而我设计的练习题是否太单薄,只用到了路程÷速度=时间这一个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