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奇偶性》教学指导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安排了多个数学活动或游戏让学生体会数的奇偶性。
  活动1:本活动主要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发现“奇数次在北岸,偶数次在南岸”的规律,并对学生进行列表、画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第1个问题的结论是在北岸,因为11是奇数,奇数次在北岸。第2个问题的结论是:这种说法是错的,因为偶数次应该在南岸。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利用一定的解决策略发现规律,教师适当进行“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试一试〗
  本题应让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应让学生应用策略自己探索得出“翻动奇数次后,杯口朝下,翻动偶数次后,杯口朝上的规律。”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口朝下。问题解决后,可以让学生用“硬币”为题材,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2:本活动主要是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教材中安排了两组数,圆中的数都是偶数,正方形里的数都是奇数,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奇数、偶数相加奇偶性变化的规律。教材中,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采用“先用规定的数相加得出初步结论,再自己举例进一步验证”的研究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研究“偶数+偶数”的规律,在经历“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后,再引导学生用这样的研究方式探索“奇数+奇数”、“偶数+奇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最后让学生应用结论判断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减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等。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