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课题名称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倒数
内容来源:共1课时 第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赵坤/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第九十二中学小学部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分数乘法,并且对“倒”这个字的意思理解比较透彻,本节课我放手去探究、发现,找出如何求倒数的方法,并通过计算,总结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拟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通过计算,讨论等方式,知道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评价任务:
1.通过例题的引入,能准确说出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并准确把握倒数定义中的关键词“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给出一个数,能快速说出如何求出它的倒数。
2.通过计算,小组讨论,能在小组内说说如何求1的倒数,以及0为什么没有倒数。
学习过程:
资源与建议:
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分数乘法。教材强调归纳推理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计算,在计算后,观察机组算式,归纳共同规律过程。从而引出倒数的定义。因此,理解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1、教材分析:“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乘法计算的后继内容,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先备条件,是属于承上启下的知识类型,主要包含两部分的知识:一是倒数的意义,二是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内容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
2、学习流程:铺垫孕伏——创设情境,探索新知——课题练习——全课小结。
3、重点是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方法。 难点是用倒数的意义求小数的倒数。用对话、迁移方法来突破。
具体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 学生的学 | 教师的教 | 评价要点 |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 1、男女生分组,计算比赛。2、说一说为什么其中一组计算的快。 | 比赛激趣,请学生说生出计算快的一组是因为它们的乘积为1。 | |
环节二探究讨论深入理解 | 1、总结乘积为1的两个数的特征。2、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3、概括倒数的定义。4、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在小组内说一说。 | 与学生采用问答方式进行层次分明的数学活动,进行“表述、举例、总结”。 1、表述(正确表示乘积为1的两个数的特征。)2、举例(引导学生总结出这样的数有很多很多)3、小结: | 能够正确表述倒数的意义,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 |
环节三运用概念探讨方法 | 1、独立解决例题。2、汇报如何找到一个数的倒数。 |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进行汇报,老师适当引导提问如何准确找到一个数的倒数。 | 能够又快又准确的找到一个数的倒数,并能在全班说一说怎样找。 |
环节四出示特例深入理解 | 1、独立找出1和0的倒数。2、小组讨论。3、汇报时怎样找出的。 |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 通过自己计算,小组讨论,能准确说出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
全课小结,拓展方法 | 学生尝试总结。 | (1)师:你今天到数学王国学了什么?(2)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 至少能说出一方面的收获。 |
题号 | 类型 | 评价标准 | 总评标准 |
(一) | 基础题 | 全对***,错1个扣*。 | 整体作业为5朵*,集够5朵*为优秀作业,集够4朵*为良好作业,集够3朵*为合格作业。 |
(二) | 巩固题 | 语言表述完整,条理清楚,列式正确,正确进行检验**,错1个扣*。 |
课后反思: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有一些概念点犹为关键,如“互为”,因此我也适当的加以提问点拨。对于求倒数的方法,我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学例题,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