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最小公倍数》教案
利川第一民族实验小学 郭海燕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重点:掌握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难点:灵活选择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 自学课本第91 、92 页练习十七的第3 一9 题。
2、有什么疑惑?
二、汇报展示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完成教材第90 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 1 )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 2 )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 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指出:像这样能够直接看出最小公倍数的,就不用再从头去找公倍数了。
2.完成教材第91 页练习十七的第3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哪几组数属于特殊情况?
再让学生说一说这几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什么?
你能总结一下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与特殊情况分别是什么吗?
学生先互相交流,再汇报,总结:
( 1 )如果两个数成倍数关系,那么其中的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 2 )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 ,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积。
( 3 )一般情况,可以先写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再从中找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区别是最大公因数从大到小找,最小公倍数从小到大找。
随着学生的总结汇报,老师出示下表。
3 .完成教材第91 页练习十七的第5 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理由。
4 .完成教材第91 、92 页练习十七的第4 、6 、7 、8 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做出解答。然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并提问:为什么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 .完成教材第92 页练习十七的第9 题。
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完成,并说一说思考过程。
可以这样想:先从小到大写出36 的所有因数,然后从中依次观察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6 。
三、反馈检测
1 .火车站是410 路和901 路汽车的始发站,410 路每隔10 分钟发一次车,901 路每隔15 分钟发一次车,这两路汽车同时在早5 : 30 同时发车后,到中午12 时10 分有多少次是同时发车的?
2 .兄弟三人同一天从家出发外出打工,老大15 天回家一次,老二20 天回家一次,老三10 天回家一次,下一次兄弟3 人同一天从家出发至少需要多少天?
3 .已知a 、b 的最大公因数是12 ,最小公倍数是72 ,且a 、b 不成倍数关系。求a 、b 各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先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再从小到大,找出另一个数的倍数,从而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另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另一种是两数只有公因数1 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课后反思:
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进行了对比,并能熟练应
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课前预习:
1、 自学课本第91 、92 页练习十七的第3 一9 题。
2、有什么疑惑?
二、汇报展示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完成教材第90 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 1 )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 2 )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 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指出:像这样能够直接看出最小公倍数的,就不用再从头去找公倍数了。
2.完成教材第91 页练习十七的第3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哪几组数属于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