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呀?
生:厘米、米。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看谁单位说得准,一棵大树高约12( ),一支铅笔长约18( ),一个一元的硬币厚约2( )。
(学生很快就说出了一个大树与一支铅笔应用米和厘米做单位,但对一元的硬有许多不同的意见。)
生1:老师,我感到用米做单位肯定不行,但用厘米也不行。(边说边用手势做出1米与1厘米的长度。)
师:对于这么短的东西该用什么样的单位呢?我们今天认识一个新朋友,这位朋友就躲在你们的直尺里面,大家快快把它找出来。
生:(无目的的找)没有呀!
师:你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在0与1厘米之间有许多什么呀!
生2:老师,我发现有许多小小的格子。
师:仔细数一数0与1厘米之间有多少个小小的格子?
(学生认真的数起来,一会儿有学生像发现新大陆式的大喊。)
生3:我数出来了,是10个小小的格子。
师:大家注意这些小小的格子,每一小小的一格就是1毫米。
生:毫米这么小呀!
师:怎么样,1毫米有多长,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吗?
(生均用大拇指与食指做出样子,有一个学生小声的说,太小了,两个手指之间发抖了。)
师:你现在能用刚认识的毫米这个朋友来量一量一元硬币有多厚吗?
生:没问题。
师:大家量的时候可注意了,毫米单位可小了,你可要仔细认真哦!
(学生开始认真的测量,并不时地与同伴交流着什么,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对学生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指点。)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量的吗?
生4:从0刻度量起,后面在第几小格就是几毫米。
生5:注意要与尺的刻度对齐。
生6:量的时候手不能抖,否则就不准了。
师:看来大家都做得不错,你能不能用毫米做单位,量一量数学的书的厚度?橡皮的厚度?铅笔盒的宽度?
(学生很快地又进行了测量活动,对于超出1厘米长的,有些学生犯疑惑了,有些学生正在想办法。)
师:大家能交流一下你们的测量成果吗?
生7:我量的数学书厚约6毫米。
生8:我的橡皮厚约13毫米。
师:你怎么知道是13毫米?
生8:我看到是1厘米过去了还要数三小小格,1厘米是10毫米,再加3毫米就是13毫米了。
师:大家看看生8同学的量法怎么样?
生:我也是这么想的。(还有些同学没有出声,但表示了赞同。)
师:大家发现1厘米等于几毫米?
生:1厘米=10毫米(学生教师板书)
……
【反思】
我们的课堂往往都是以活动为核心开展学习的,怎样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理、提升认识,一直是我们课堂研究的重点,也就当前新课程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我做了一些探索。
一是创设情境,激发活动的冲动。问题往往是形成课堂活动的核心,一个问题的出现必然让学生产生解决的欲望,这时孩子们活动的目的明确、兴趣浓厚,主动参与也就成为了他自主自愿的行为,活动中的收获必然丰厚。
二是注重交流,提升活动的效率。学生个体的活动往往存在着某些片面性,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各自的活动感受,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分享同伴的学习成果,更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学生之间儿童语言的交流更有利于孩子们理解相关的数理,收到成人语言叙述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是关注过程,积累质变的素材。孩子们在活动的初始阶段可能缺乏一些对问题的清晰认识,在一次又一次的层次性活动中,他们不断积累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表象,一点一滴地感受着活动带来的变化,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习的数理自然而然地跳进了孩子们的脑海中,这时得到的数理是真实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