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优质课教案《功》教学设计


公开课资料 《功》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中学 关雅君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用讲学稿(见附件)课前检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2.实验器材准备:带刻度的杠杆、铁架台、滑轮组、斜面、长方体木块、细线、弹簧测力计(学生按4人一组分组,按组数平分成3份,各自完成一个实验探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和没有做功?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五、教学过程:

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
利用多媒体课件上的课题《功》和一段讲述不做功的几种情况的视频让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说出怎样理解力学中功,引出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由此引入新课。 学生课前预习 通过观看视频 思考并会回答 问题用与生活相关的视频内容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兴趣,同时检查学生预习效果,让学生有准备的学习新知。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
通过课件呈现出视频中出现的几种情况,并标注出研究的条件。让学生利用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分析视频上这些辛苦工作的人们为什么没有做功。并总结出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学生根据教师限     定的情境分析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视频中出现的四种情境是生活中常见的不做功的几种情况,这样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训练学生会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提取有用信息,归纳总结出解决物理问题的常规方法,学以致用。
利用刚刚总结过的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让学生实践分析运动员踢球的过程和坐电梯上楼的人是否做功了。学生应用刚总结出的规律讨论分析 这是一个应用过程。 学生在生活现象中提取有用信息,及分析讨论形成规律后能够成功的应用,会激发出成功的喜悦,增加兴趣的深度。并由此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利用提包上楼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功有没有大小,并让学生说出功的计算公式。利用讲学稿上的习题检查学生公式的应用能力并规范计算习惯。 学生课前预习并投影展示计算过程 功的计算难度不大,在考察时侧重体现估算一些运动过程做功多少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相结合的题型因难度不大,教师将其安排到预习中,便于增大课堂容量。
根据课前的分组,让学生测量用手直接对物体做功和利用杠杆、滑轮组、和斜面是物体被举高相同高度所做的功。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并发现引出功的原理。 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分析并发现规律 重走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学生细致的动手实践,享受发现规律的喜悦。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同时也能检验出学生对本节课功的概念掌握的情况。
  六、课堂训练:   见“讲学稿”。   七、课堂小结:   通过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了解学生学习成果和心理体验。   八、课下作业:   见“讲学稿”反馈部分。   附件:师生共用讲学稿 第十五章  第一节  功   课型:新授课       执笔人:关雅君     审核人: 王世德      授课时间:2009-11-19   [自主学习目标]   知道什么是功以及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够判断物理情景中的力是否做功   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具备功的测算能力   通过探究知道功的原理   注:斜体字部分请课前完成   目标一:力学中的功   问题一:怎样才叫做功  力学中所说的“做功”与人们所说的“工作”、“做工”有什么相同吗?什么是力学的功?   力学的功是指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                                                                  必要指的是                                            问题二:能说出课堂上视频中出现的实例为什么没有做功吗?   判断:他们做功了吗?                  运动员踢球的过程有力做功吗?               提包坐电梯上楼的人,对包做功了吗   练习:   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A点提升到B点,又从B点平移到C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   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目标二:功的计算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的成效越显著,说明这个力做的功越多。从做功的概念得到:   力做功多少的计算公式:                                                            即    W=    单位:                       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练习:1.估算:用手匀速托起两个鸡蛋升高1m时,手的托力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多少?   2.小刚从学校走廊的一端的水房中打了一桶水,桶和水的总重为100N,他提水走过20米的走廊,又从一楼上到三楼,一层楼高3米。他的体重为500N,小刚在这个过程中一共做了多少功?    目标三:功的原理   探究:使用机械省功吗?(提示:以下斜体字内容请在课前完成)  猜想与假设:(使用机械有的能省力,有的能省距离,能不能省功呢?)作出你的猜想。                                                            思考:1你将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形成实验方案  2实验中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完成实验: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                                                                        这个结论就叫做功的原理   练习:   1.有一个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2:1,把一个重为20牛的重物提升2米,动力的大小最少为       N,所做的功为        J。   2.从“探究斜面”实验我们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可以省          ,但不能省         。利用其他机械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省力的机械费        ,省距离的机械费         。   反馈:   1.在水平桌面上,将重为20N的木块沿直线匀速向前推了5m,所用的推力为4N,撤去推力后,木块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m,则推力所做的功是        J,重力所做的功为        J。   2.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32块金牌的好成绩,其中举重项目有4块金牌。仔细观察四位举重奥运冠军,他们的身高相对而言都比较矮.你认为身高矮在举重项目中有什么优势吗?答:                                                      。   3.把掉在地面上的一个苹果捡回桌面,克服苹果重力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01J    B.0.1J     C.1J      D.10J   4.如图1所示AB、AC、AD为三个光滑面,其中AD为曲面。物体由A点分别沿着三个面滑下时,重力所做的功(    )   A.沿着AB面做功最少       B.沿着AC面做功最多   C.沿着AD面做功最多       D.重力做功一样多   5.一石子从空中掉入水里,在水里下落的高度等于在空中下落的高度,则重力对石子所做的功应是(    )   A.在空中大         B.在水里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6.如图2物体A以2 c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水平拉力F=N,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 =N,2s内拉力F做的功W=J.(不计轮与绳之间的摩擦) 图2   7.如图3所示,甲、乙两人将两包水泥从一楼抬上三楼.甲在前,乙在后,水泥挂在木棒上的位置离甲较远,离乙较近(木棒的质量不计),假设甲、乙两人对水泥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则(    )   A.W甲 < W乙         B.W甲 = W乙   C.W甲 > W乙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图3   8.如图为我国某山区的等高线图。现有两种登山方案,一种是从B处爬到C处;另一种是从A处爬到C处。现在请你对这两种登山方案作出合理的评价。   (1)对第一种方案的评价:                                    (2)对第二种方案的评价:                                   9.木工用F=100N的力拉锯,锯条移动的距离s=50cm,每拉一次据条深入木头的距离为3mm,要把厚30cm的木板锯断,他需要做多少功?

 
热门初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