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从中得到不少的经验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
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一味的在台上讲,要求学生在下面竖起耳朵听,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那是极难的,所以在上每堂课之前都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让小朋友在那一堂课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开心的玩了。但是有的时候一旦没有准备,那么那一堂课根本就不能上好,学生没兴趣,老师感觉累。
教师教学不能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对教材的使用不够灵活。应该有意识的将教材上的知识联系一些实际日常生活,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好好的运用,导致有部分学生对一些问题不能理解。
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比如在一堂10的加减法课上,老师要求同桌的两个人拿出一捆小棒或是圆片,分别取10个,分成两堆,能够写出几个关于10的加法算式。然后先两个人一起摆算式,摆好后由一个同学记录下来,看最后哪一组写的多。但是学生互相合作的基本上没有,都是各干各的。老师一再强调要两个人一起商量再做,但是没有一组是符合要求的,回答问题的时候都是“我的答案是……”而不是“我们一组的是……”,学生不能理解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合作”这个词完全不理解。所以在后段的教学中要逐步加强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概念。
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学生的思想是最重要的,现在发现好多学生的思想和原始人差不多,一年级小朋友的思想教育更是要狠抓。有的习惯是在幼儿班的时候形成的,例如乱下座位,不举手就乱叫。稍微不如意便大喊大叫,一不留神就打起来了;有的学生甚至在老师批评他的时候,态度恶劣,不肯认错,大道理他都知道,但只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把这些都抛在脑后了,不顾后果。所以在这方面学生的教育更是不容忽视。
对于奖励的问题,我觉得不能够太频繁了,太频繁了,学生则没有兴趣。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有一次上数学课,为了维护好课堂纪律,我便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规定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就奖一个大苹果,其他的学生都已经坐好了,就只有一个学生还在乱动,于是就说:“那个小朋友你不想得到大苹果吗?”谁知道那学生说:“不想,我才不要呢,那个苹果又不能玩,不能吃的。”他一说完,马上又有几个学生跟着在起哄,这个时候老师还真是哭笑不得,确实他说的是实话,你又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为了维护课堂的纪律,最后不得不用强硬的手段让他们安静下来,当然这只能够维护一时的平静。所以在这方面还是要想出更好的办法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身上,跟着老师一起学习。
数学课一定要让学生感兴趣,使他觉得上数学课是一种乐趣,教师在教学上的方式、方法都要力求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达到教学目标。
坚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