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量》教学反思
许 争 晖
我一直认为复习课最好开门见山,这节课我也是这样做的。学生自己根据所学过的内容简单回忆,整理复习。由于很长时间不接触有关量的知识,学生整理起来不很顺利。然后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成果小组交流、补充和完善,再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为了让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更有序、更准确,我接下来出示了一个表格,在这个表格中,我把计量单位的意义这一学生自己整理时忘记的但不是重点的知识点特别揭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此有了理论上的认识和科学的表述。那怎样记住这么多的进率呢?在学生边填表格的同时再次引导学生发现进率规律,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进率。同时它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一节课下来,感到本节课成功之处有: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补充,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不足之处有:
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进行学前调研,认为学生对于整理这样一个常见量的表格也就是15分钟左右(课前找一名中等生实验过了),可是,这个整理过程拿到课堂上,竟然是那样的蜗速。学生用了20分钟还没有整理完,导致习题训练的相对较少。
反思一:这节课为什么会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呢?可能由于自己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进率而在时间安排上出现了不合理。课堂中发现学生整理计量单位时不太顺利,如果能把学生整理这部分知识作为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先整理复习,这样学生可以在家里查阅更多的资料,复习到的东西会更全面。在课堂上直接进行小组交流补充,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为计量单位的改写留下比较充足的时间。
反思二:复习课不仅要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更要让学生达到知识的提升,这一点在本节课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原因之一是自己在的设计教案时就忽略了这一点。原因之二是复习课知识的提升是自己上复习较为迷茫的一点,因而不能有效地去完成。
反思三: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还需要继续培养,特别是对于整理过程中遇到疑难,怎么办的问题?课堂中,学生遇到疑难,不敢举手,不敢小组合作讨论,这说明了我们的孩子还是不善于合作学习的,这是教学中需要加强的地方。
这一节课复习课,效果不够理想,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