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星期五),上海延安初级中学来我校援教的王玉宝老师,在我校上了一节省内公开课,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3节,课题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一节课在前一天,完成得非常圆满,但到省内公开课的课堂上,虽然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但在学生参与交流这个方面与上一节课相比略为欠佳。笔者主要从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交流活动的状况观摩了这节课,课后还对学生作了调查。这里,就本节课课堂中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作初步探析。
一、课堂教学过程回顾
本节课老师是这样组织教学活动的:
新课引入:
让学生两人一组,用相同规格的透镜、让同一个发光体在有刻度标记的光屏上成像,观察像的倒正、虚实,根据光屏上的格子估计像的高度。请课堂上离发光体远近不同的同学交流各自观察所得,根据学生得到的像的大小不同,提出问题:一样的发光体、一样的透镜,为什么得到的像大小不同?学生回答:发光体到透镜的距离不同,老师讲解,这个距离就是物距。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物距有什么关系呢?
新课教学:
第一环节:通过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器材名称、介绍物距像距的意义和在光具座上如何找到物距像距,让学生尝试通过设备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告知透镜、烛焰、光屏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根据学生操作老师介绍顺利找到清晰的像的办法:透镜已固定,先固定作为物的发光体,再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
第二环节:合作小组分工,一个组在光屏上找到三次倒立放大的像,另一个组在光屏上找三次倒立缩小的像,根据学习记录卡上的表格,把成像对应的物距和像距记录下来。(学生操作的时候,老师一直走来走去重复着布置的任务,要求学生在数据记录好后相互讨论,从记录的数据中找成像的规律。没有具体的指导。)
第三环节:学生交流发现的初步规律——像距比物距大,像就比物大;反之像就比物距小。老师板书(但老师板书错了,是个相反的结论,在后面对学生的调查中,全班只有一个同学发现这个错误,但没有在课堂上提出来。)
第四环节:老师叫学生交流记录数据,老师通过多媒体把数据输入幻灯片上的表格里,相应的实验图上出现物和像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引导学生从中得到更加具体的成像规律。(在成倒立放大的像的六组数据中,学生有两组跟规律不相符合的数据,在成倒立缩小的像的六组数据中,学生有一组错误数据,略大于2倍焦距,但成像倒立等大。
第五环节:老师从多数数据中引导学生得出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在二倍焦距之外;物距在二倍焦距之外,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第六环节: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几组错误数据产生的原因,学生几乎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老师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让学生说出成像不清晰就读数了。老师进一步提出:为什么选择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作为成像规律的特殊点。让学生观察发光体在二倍焦距处能得到什么像,让学生观察发光体在一倍焦距处能得到什么像。引导学生观察虚像时非常费力。
第七环节:宣布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表扬学生自己发现了规律。
二、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活动情况欠佳的原因调查
一样的条件、一样的素材、一样的老师,学生差别可以忽略,时隔一天,为什么在全省公开课上学生出现答不出问题并且害怕回答问题的现象,课堂比较沉闷,学生实验得到的数据也有明显错误呢?带着这些疑问,当天下午我在班里对学生做了一个调查。
我拟的问卷是:
1.写出来你这节课做了几件事情:
2.老师提问你几次?问题是什么?你是如何回答的?
3.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你记得的有哪些?
4.这节课你感觉成功的事情有哪些?
5.这节课你感觉遗憾的事情有哪些?
一共发出62份问卷,有效回收的问卷60份。
制定问卷的意图:第1个问题想了解学生课堂上学习、活动有没有形成思路。第2、3两个问题想知道学生和老师交流不顺畅和原因。第4个问题想正面了解一下这节课的效果。第5个问题想知道学生不如意的地方是哪里。
答案分析:
第1题的答题结果表明,有46名学生能明确表述这节课做过的事情,而且有恰当的顺序和思路,他们知道这节课做了些什么。
第2、3题的答案情况是,这节课堂上老师提问过18名同学,共提出23次指名回答问题,提出的问题总量是20个。其中有5名被指名的同学忘记老师提出的是什么问题。结果表明,老师提问的频率比较高,从学生整理出来的老师提问来看(特意让学生复述这些问题,看看他们对老师的问题的具体印象),有些学生没有听明白老师的问题,老师也没有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老师提出的有些问题在表达上也比较宽泛,如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如果改为“发光体在什么位置时成放大的像?”答案就要明确一些。一些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领会,或没有反映过来,这是导致师生交流不顺畅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4个问题答案是,有57名学生表示成功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31人表示得到成像规律,7个人认为自己明白并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5人成功在于答对老师的问题。我在旁边观察到,学生实验找规律的阶段,我发现坐在我身边的一组学生,照搬老师总结的“发光体固定不动、调节光屏承接像”的做法,把它机械地照搬成三次成像发光体都不动,只移动光屏,并且在那里记录成像数据。而老师在这个阶段在学生中间穿梭,嘴里不断重复着这个实验要得到什么,对学生的具体操作没有用心关注,指导缺失。导致那么精确的仪器没有做出准确的数据,老师又在错误数据分析方面花了精力和时间,成像规律的得出成了一个勉强的结果,所以尽管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了实验,但他们并没有从中发现或者领会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5题答案中,有41人表示没有主动回答问题,13人表示没有听懂老师的教学,9人表示课堂气氛不活跃,6人表示实验不成功,5人表示举手后没有被老师指名回答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的遗憾。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这节课最失败的地方在于师生互动不成功,为什么明知如此却不肯积极互动呢?据学生总结,主要原因有这几个方面:一是自己没有预习好。二是老师提问速度快,没有思考时间。三是稍一迟疑答不出,老师没有启发,而立即叫下一位,伤了大家积极性。四是老师态度有些急,批评答了得不好的同学,让想举手的同学退缩了……
三、学生不能主动参与课堂交流活动的原因分析
从课堂记录和对学生课后的调查中,总结这节课学生不能主动参与活动的根本原因有:
从老师的方面讲,主要是老师的关注点从学生转移到课上来了。老师有些急于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当问题出现时也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给予补救。如找清晰的像如何找,当很多学生“接受”了老师先前总结的固定发光体调节光屏的做法、因而得不到三个清晰的像时,老师没有去发现并解决这个问题,指导不到位,导致数据错误,这种错误与学生的预习也相冲突,在处理这个冲突时,可以让每组学生选择一组错误数据的物距做物距再实验,看像距与别人记录相同时像是否清晰,要得到清晰的像像距应该是多少,记录一次,以多数同学相同的数据为准。而老师只是强调数据不对,没有实践的情况下让学生分析原因,结果学生也说不出、老师也讲不清。老师很想有一个好的实验结果,让课做得圆满一些,从一开始对如何找像的自我总结中可以看出,对学生缺乏信心和耐心,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时,想到的还是如何完成这节课,如何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自己预设的课的思路中来,而没有反思问题的提法和自己的引导,就表现出急躁,结果越急就越急不来,形成恶性循环。
从学生的方面讲,一是学生没有养成主动、大方参与课堂活动的好习惯,有相互观望和从众心理。二是学习没有养成严谨的实验习惯,在没有按照要求成清晰的像的情况下也盲目地读出物距和像距。关键是学生还是习惯于老师牵着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还没有很好地形成。
四、对教学的启示
一是任何情况下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组织教学,用学生的思路上课, 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根本,是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活动的前提。教学内容可以因故没有完成,但完成的每一步都踏实做好。
二是把课堂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交给学生。最近有一种很时尚的提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对这个提法不以为然,我们的课堂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学生事先并没有参与设计、表达自己的意愿,是我们的体制、理念、内容、方法、条件等决定这样的课堂,而并非学生自主能选择怎样的课堂,所以说,现有的课堂并没有真正属于过学生,也不存在还不还的问题。但把学习的责任交给学生还是能够做到的,王老师这节课原本是这样设计的,如果多给学生一些信任、一些引导、一些耐心,让学生对整个学习的过程负起责来,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
三是老师的态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老师尤其是老教师,面对任何场合,要努力做到心平气和。用自己的平和平息学生的紧张,用自己的智慧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四是联想到一种教学现象——“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说的是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学生上一节课时,有时候上得不尽人意,但同样的做法放到别的学生那里,常常发挥得非常好。其实差别在于“教人”还是“教知识”。当我们教自己的学生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这个知识背后学生将要面临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解决得了,因而不知不觉地对一节课赋予了过多的目标、尤其是知识目标。这一赋予必然影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对别人的学生,没有这个负担,可以尽情地照着三维目标的方向去落实。这实际是老师在新的理念和旧的评价标准的夹缝里生存造成的后果。其实,有好的过程必然有好的结果,在理论上容易接受,但现实中常常因为过于盯紧那个结果、那个目标,难免出现目标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