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低年级学生思维水平较低,动手操作是低年级学生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探索欲望。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其实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合作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想象出几何图形形成现实空间、图形的形象,能准确地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使学生能进一步在大脑中留下空间图形的形象,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在认识平面图形时,让学生自备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锥体等实物,让学生先把实物的某个面画在纸上,然后指导他们认识这就是平面图形,再认识各自的形状及性质,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用手折一折、剪一剪等方法得到平面图形。有了亲身感受,对以后的观察物体和动手操作奠定基础。
2、注意根据几何图形,引导学生感知和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
在教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长方体纸盒,并把纸盒展开。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数一数,发现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有六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相等。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发挥想象,寻找出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物体,看看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孩子们很快就想到家里的衣柜、冰箱、月饼盒等是长方体的,还有自己的课桌、笔盒、课本、作业本和练习本等的形状都是长方体的。这样就使学生形成事物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