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大力加强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培养,以使我们的学生形成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在著名特级教师王凌《认识整万数》教学中,无处不溢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彰显深厚的人文关怀。
[片断一]凸现“人文”,弘扬数学的文化底蕴。
师:最小的时间单位是什么?
生:秒。
师:既然秒是时间单位,为什么还要有分、时、天、星期、年呢?
师:因为有的时间太长了,用秒就太大了。
师:对呀,太长的时间用秒表示就太小了!(生轻笑)同样,丈量学校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合适吗?(生笑出声)
生(齐声):不合适!
师:刚才说的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都是……
生(齐声):面积单位。
师:计数也有计数单位,什么是计数?
生1:计数就是计算数字。
生2:计数就是把数纪录下来。
师:简单的说,计数就是数数字。
师:(课件出示图片)计数从远古时代就有。人类的祖先,抓到一只羊,用一个小石子表示;这个人类祖先抓到的羊很多(学生笑),怎么办呢?(课件出示)一些大石子和一些小石子表示。猜一猜,大的就表示什么?
生:一个十。
师:猜对了。十这就是一个计数单位。
[评析]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数学,要充分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及其应用的过程,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历史积淀知识的精华,能被人们继承的、广为流传的知识是被历史风干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数学的课堂既是一个领悟知识的场所,也是一个传承文化的阵地,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科学的头脑,也要有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情感。正是基于对这一点的深刻认识,在这节课上,王老师用数的发展史引入教学,一方面延伸了学生知识的宽度和长度;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通过与历史的对话,站在历史这个巨人的肩膀上,从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获得更加完善的发展。
[片断二] 关注“对话”,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课件出示:2003年我国甘蔗产量是90240000吨。
2003年我国油菜籽产量是11420000吨。)
谁能把这两句话读一读?(第一个学生读不出,第二个学生准确读出,第三个同学流利大声地读出。)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大数怎么读吗?想像这两个同学读的一样好吗?(学生频频点头。)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些大数。(板书课题:认 数。)
师:比千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生:万。
师:几个千是一万?
生(齐声脱口而出):十个一千是一万。
师:(课件出示图片:十个小正方体排成一竖行)这是一个十。
师:(课件出示图片:100个小正方体排成一个10*10*1的长方体。)这是一个百。
师:(课件出示图片:1000个小正方体排成一个10*10*10的正方体。)这是一个千。
师:十个一千是一万。(课件出示图片:10000个小正方体排成一个10*10*100的长方体。)
师:感觉一万怎么样?
生:很大。
师:比万大的是什么?
生:十万。
师:多少个一万是十万?
生:十个一万是十万。
(课件出示图片:100000个小正方体排成一个100*10*100的长方体。)
学生不由得发出惊叹声。
师:比十万大的是什么?
生:百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
师:比百万大的呢?
生:千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师:瞧,咱们这个屏幕已经放不下了,你能想象一下一百万和一千万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闭上眼睛想象。)
师:现在是一百万。
(学生一起惊呼。)
师:现在是一千万!
(学生不由发出“啊!真大!”的惊呼。)
[评析]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以“知识”为载体,尊重、接纳、欣赏每一位学生,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领域的发展,还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对话过程中,学生被“唤醒”、“激发”和“升华”,他在们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实现自身主动的建构--获得知识技能,提高智慧能力,完善主体人格。虽然在教材中,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的认识是作为新授的内容,但学生已经在生活中较多的接触到了相关知识,所以王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把握课堂的节奏,在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式的对话中,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充分展现。而对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一万(十万……)到底有多大”,却是浓墨重彩,用了直观演示、进一步想象等方式让学生“看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把握了整万数“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
[片断三]聚焦“发展”,挖掘错误的隐含价值。
师:(整万数)写的时候,先写什么?
生:都先写那个几。
师:哦,几万就先写几。再写?
生:四个0。
师:(计数器上拨出十一万)会写吗?怎么写?
(学生自己写一写,集体校对,一生错。)
师:孩子,到这儿来。(招呼孩子到黑板前,仔细观察孩子在草稿本上所写的数。)
师:看看计数器吧,自己看。
(全班无声,教师静静的陪着学生一起看。学生自己指着计数器数出个级的四位:个、十、百、千)
生:是4个0,我少看了一个数位。
师:了不起。(抚摸孩子的头),会写了?怎么写?
生:先写11,再写四个0。
师:为什么写四个0?
生:个、十、百、千位上都是4。
师:谢谢!
(学生高兴的回座位了。)
……
师:看来,要想写对整万数,还要有一个检查的方法,怎么检查?
生:末尾都是四个0。
师:这四个0我们可以和前面分开。(板书分级线。)
师:用这样的方法,写一个,查一个。(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九十五万。)会写吗?
(学生写,集体校对,一生错。)
师:你愿意上来给大家再写写吗?(学生依然写:100950000)
师:整万数怎么写呀?先写……
生:一百九十五。
师:再写……
生:四个0。(学生紧张,依然写:100950000)
师:噢!那这样的话,42不就要写成402呢吗?(学生有感受,点头。)
师:一百九十五万,最高位是哪一位?
生:百万位!是七位数。
师:对呀!你的感觉很准确,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检查,看看位数对不对,是吗?
……(经过大约半分钟的分析帮助,学生渐渐明白。课后经过了解,这是一个智力有缺陷的孩子。)
[评析]教学是为了什么?为了人。人的发展是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核心,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应努力解读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捕捉学生的各种想法,有时还要凭借“教学敏感”帮助学生把“口欲言而不能”的内容表达出来。虽然在课堂上有些孩子不能准确把握某些知识点,产生了一些错误,但王老师通过“呵护”与“等待”,迎来了正确的写法接纳——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接纳自己的错误。从建构主义的立场出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各种观念,都是他们依据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的产物。即使是“错误观念”,也很可能是由于不同的认识方式所造成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构成了与科学家的观念(即所谓的“标准观念”)相平行的另一类“替代观念”。接纳错误,要善于用“慧眼”与“机智”辨识、发掘隐藏在错误之中的“真金”。
[片断四]重视“情商”,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
师:(课件出示图片:大约在60000000年前,恐龙就灭绝了,原因到现在还是个谜。)
学生自己读。
师:(课件出示图片:全世界可确认的昆虫大约有七十万种。)七十万?要写吗?
学生纷纷表示不需要。
师:说一说怎么写就行!
生:先写70,再写四个0。
师:从这个信息中读出什么?
生:地球上的昆虫很多。
师:光是昆虫就有七十多万,还不算其他的物种,我们地球上的物种真是非常丰富。但是丰富的资源也需要加以保护,要不然……(课件出示图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每年约有60000个物种灭绝。)
学生读一读。
师:有什么感受?
生1: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太严重了。
生2:我们应该要保护自然。
……
师:破坏自然也给人类带来了危害,(课件出示图片:大气污染导致每年约有300000-700000人因烟尘污染而提前死亡,25000000儿童患上慢性咽炎。)
一个学生读一读。
师:十万我们已经觉得很大了,这些就更不用说了。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生3:说明人多。
生4:说明每年污染都造成很多人死亡,很多儿童患病。
……
[评析] 在中国数学教育界,常常有“数学=逻辑”的观念。人们把数学看作“一堆绝对真理的总集”,或者是“一种符号的游戏”。但是数学是门大众文化,从古希腊数学发展至今,其中有着它自己深深的文化渊源。数学教学就是要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情商”的发展,从而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王老师在课接近尾声时引导学生就相关的四条信息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充分调用自己的数学、地理、社会知识,各抒己见。教师在不经意间升腾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更激起学生对地球资源的珍视。一种关注地球未来命运的崇高精神随着数的认识得以滋养和生发,这也许正是人文化数学课程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