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后记 本课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所接触到得第一部分几何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几何的基础。在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建立感性认识,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实际图形基本上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抽象转化为几何的研究对象。所以这一部分的学习对整个初中阶段的几何学习都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
《多姿多彩的图形》这一节的内容为我们认识图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本课通过观察多姿多彩的图片,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授课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幻灯片欣赏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几何图形,自己通过物品展示立体图形的存在。
优点:(1)从熟悉的生活识别立体图形,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让他们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学生经历具体实物抽象成立体图形,在此基础上能够逐步建构实物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对立体图形的直觉。
缺点:这里通过展示大量的图片和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从生活实际中找到的立体物品进行抽象这一环节会花去大量的时间。
改进:所以开始第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已经发现时间上十分紧凑,那么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就适当的举例让学生展示自己物品的同时,不要全班展示,要分组展示,这样可以节省出时间。
第二环节:(出示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模型)
优点:观察、感觉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为了更好的识别几何体。
缺点:学生对这些新的几何图形一下子容易混淆,比如说棱柱和棱锥,学生在分辨的过程中很难区分开,所以在这一环节要重点讲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改进: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学生在此环节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很难分辨。所以在第二个班上课的时候,我特意拿出三棱柱和三棱锥单独讲解,用表格做出两者的异同点,再接着举例四棱柱和四棱锥,五棱柱等等。让学生一下子能够记忆深刻。
第三环节:引导学生回答:
在活动中(1)你能发现哪些平面图形?
(2)举出生活中类似的平面图形。
优点:(1)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完成平面图形学习,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问题1选择我们身边熟知的平面图形,激发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回忆。(3)问题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逐步养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习惯。
缺点:学生在完成此项活动,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弄混淆。
改进:此环节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刚才的立体图形中过渡到平面图形中来,举例做题和活动中引导学生如何抽象,步步分解。
小结:《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又有利于学生自主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体现新课标理念,在设计本课时,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着手,提供大量的实物与图片,注重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观察、想象、实践、交流等数学活动,识别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让学生经历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有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的过程,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思的让学生在抽象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本节课我是用的王娜的课件上的这堂课,王娜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这就要求教师有很高的业务素质,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还要有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这节课在两个班上,七班和八班就有明显的不同,七班的学生活泼,积极,能很好的调动起课堂来,只要就积极的,其他同学就会被很好的牵引着,这样整个课堂气氛也就很好了。在七班的课堂,我也试着突破自己,学会表扬他们,结果武勃清和侯文泽都起来回答问题,虽然不是全对,但对于数学基础差的同学来说,他们已经表现的很棒了。这节课下来,我感觉很高兴,很舒服。但在八班就不同了,学生很沉默,也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当然这不能怪学生,只能是我没有充分的调动好学生,也没有给予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以掌声,这是我的问题,对于八班,我要好好的调整好自己角色。
对于笔记的使用,我还在琢磨,上课,必须给学生留有时间,让学生有充分记笔记的时间,或者说让学生晚上去整理,只能让学生自己去找时间做。还有配套练习册,原来,我总想着如果给学生时间,却忘记了,学生的时间是灵活的,是可以挤出来的,只要告诉他们跟上我讲课的进度,让他们自己抽时间做就好了,但我一定要告诉他们时间,我什么时候处理这一部分题目,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就能提高优等生了,平时我不注意对优生的培养,每一次考试出来,总觉得一些好的学生没有考出实际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