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突出了数学的应用知识,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整个教学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教学过程也较为科学和完整。先从课前热身复习有括号法则入手,设计用练习题加以巩固,然后看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设计有括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行阅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试着了解有括号的方程,寻找解这种形式方程的方法,最后总结出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教师巡视,启发,诱导,发现问题及时订正。然后设计例题训练,熟悉解法,牢固知识,巩固提高,最后设计课堂练习题,自我完善,以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结果还是不错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后,去括号解方程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的有两点:(1)括号外面的系数漏乘括号里面的项;(2)去括号时候该变号的没有变号。从课堂教学上看: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认真,大胆探究,积极回答问题,小组共同讨论,探究积极性高,氛围好,同伴互助热情高涨,教师对小组及时检测评价,激发学生竞争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堂课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纠错的效果。
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觉得这节课还是较科学的。做到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先学后教,检测评价,注重了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及老师的主导作用,并注重强调做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但我觉得这节课学生练习的力度还不够,特别是后面的巩固练习及应用,有的学生只完成了一半,教师就忙于讲评,使中下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
总的来说,这堂课的效果良好,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我还是觉得学生练习的量少些,对求解的题目,我认为课堂上需要更多的练习,从题目中去反馈学习效果显得更加合适。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更为简捷明了,省时少力;掌握去括号解方程的方法,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数学思考:从现实问题中提取数学信息,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领会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索、归纳能力,渗透化归思想。
3、解决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合作交流,归纳解题步骤,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4、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热爱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激情;通过探究,逐层深入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加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的数学思维;感受方程的魅力,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逐步树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
教学重点: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会用去括号、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去括号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也许都读过俄国杰出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作品《变色龙》、《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可同学们是否还知道,在他的小说《家庭教师》中,居然写了一位教师为一道数学题大伤脑筋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道题:
顾客用540卢布买了两种布料共138俄尺,其中蓝布料每俄尺3卢布,黑布料每俄尺5卢布,两种布料各买了多少?
问题1 两种布料各买了多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算术方法?方程方法?两种都行吗?孰良孰莠?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较之算术方法,方程解法要简易得多),展示如下:(师生共同合作)
设买了蓝布料x俄尺,那么买黑布料_______俄尺;因而买蓝布料花了_____卢布,买黑布料花了_______卢布,根据买两种布料共用____卢布,
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经历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顺利列出方程:
3x+5(138-x) = 540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问题2 如何解这个方程呢?
分析 现在怎样使这个方程向x = a的形式转化呢?利用“分配律”先去括号,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进程,你能说出每步的依据吗?
由上可知,买了75俄尺蓝布料和63俄尺黑布料。
问题3 解方程的去括号法则是什么?
师生共同整理出去括号的法则: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时,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去括号: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去括号是解方程时常用的变形,因而,要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当然必须掌握去括号解方程的能力.
3、例题讲解,深化理解
例1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师生合作,深入地理解题意,体验建模的过程:
已知条件:顺流时间为2小时,逆流时间为2.5小时水流速度为3千米/小时。
未知条件: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相等关系:顺流速度×顺利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解体目标:求出使方程变成x = a的形式
解题过程: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千米/小时,则顺流速度为_____千米/小时,逆流速度为_____千米/小时。
解:(略)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解题过程,学生可以依照引题中的解题思路,顺利完成求解任务,获得成功经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2 解方程2(x-1)-3(x-3)=2(1.5x-2.5)
学生共同口答解题步骤,教师板书演示解题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去括号法则,掌握解题步骤,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4、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通过解带有括号的方程复习巩固去括号法则,熟悉解这类方程的一般步骤,熟练掌握解题方法。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再次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即经历“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认识到数学不仅来源于实践,还要运用于实践;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5、总结归纳,教后反思
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自己的收获;去括号法则;解方程的步骤。
6、布置作业,复习内化
教材第102页习题第1、2、4题
教学反思:这节课比以前学习的问题更复杂,强调建模思想的渗透,强调创设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条件以及解法中程序化的思想,结合实际问题,重点讨论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两个问题,即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如何解方程?渗透数学史、人类文明史、关注数学文化。在本节解方程的过程中蕴含了建模思想和化归思想;在解方程的各个步骤都注意点明解方程的目的,即最终使方程变形为x = a的形式,体现化归思想在解方程中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