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趣味数学课:用扑克牌玩24点算术游戏
昨日上午9时,北部新区童心小学四年级1班教室里,一堂数学课正在进行。不过,孩子们没有端正坐好听老师讲课,却三三两两玩起了扑克牌,你一张我一张出得很欢快,不时还传来“我的牌最多,我赢了”的欢呼声。
小学生在课堂上玩扑克牌?其实,他们是在用扑克牌玩24点算术游戏,这也是数学老师张先彬教学方法里重要的一部分。
“比练习综合算术好玩多了”
上课前,张先彬先把3副扑克牌分发到了班上的12位同学手中,然后问了一个与课堂似乎不太相干的问题:“扑克牌,大家都听说过哪些玩法?”问题一出,课堂上突然活跃了起来,“我知道干瞪眼!”“我知道斗地主!”“我知道升级!”
张先彬将班上12位同学分成3组,每4个人拿一副扑克牌。一副牌去掉大小王之后,还剩52张,除了数字牌外,J、Q、K都代表数字10,A代表数字1,每人手上13张牌。每一局游戏中,每位同学出一张牌,同一组的4位同学用这4张牌分别代表的数字思考算法,谁最先想出结果是24的算法,谁就获得这4张牌,最后谁手中牌最多谁就赢。
童心小学是所新学校,本学期刚开课,四年级1班的同学都是从其它学校转学来的,所以只有12个人。张先彬说:“24点其实人多更好玩,会有更多的题目和解法。”
同学向星樾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以前她不是特别喜欢做计算题,但是却很喜欢张老师的24点算术游戏,“比练习综合算术好玩多了,一点都感觉不到算术的烦心。”星樾妈妈认为,这样的数学课增加了趣味性,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对成长非常有帮助。
24点算术游戏有17份教案
数学课结束后,张先彬告诉重庆晚报记者,看似简单的24点算术游戏,他一共就准备了17份教案,这些教案从简单到复杂,蕴含着小学数学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学习过程。
张先彬介绍说,17份教案就是17个课时,二年级开始学第1课时,随着运算学习的递进,到四年级时就可以学到后面的课时。也就是说,24点算术游戏课将穿插到二年级至四年级加减乘除运算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适时提高孩子的运算兴趣。
“当然,平时的教学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但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孩子带来收获,我有自己的设计,24点游戏事实上就是四则运算的教学内容之一。”张先彬说,“在其它我任教的班上,二年级、三年级也将陆续用上这套教案。”
北部新区童心小学校长秦波告诉记者,该校的教学理念是保护儿童的童真和天性,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所以老师们的教学方式都由自己决定,学校不做硬性安排。张先彬老师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可以自由施展自己的教学才华。
这位数学老师还有很多招数
除了将24点算术游戏运用到教学中,数学老师张先彬还有很多招数。比如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学到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时候,引入找茬游戏,让孩子们在找茬游戏中辨别并记忆各种图形。
魔方也是教学重要道具。“魔方非常有助于孩子智力发展,在玩魔方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图形的平面变化、空间变化,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张先彬说。
此外,张先彬还要求孩子们写日记,当然,不是传统的语文课日记,而是数学日记。在孩子们的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每天数学课的收获、思考过程。少则几十字,多则三四百字。
“其实我没有要求字数,只要他们能写出数学学习中的思考,我就会努力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张先彬说,“你光是从数字答案中是看不出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思维的,只有通过孩子的表达,才能发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比获取数学知识更关键,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张莉萍 刘润)
24点挑战赛
张先彬的17份教案中的最后一份是24点挑战赛。挑战赛有30题,其中部分题目比较基础,也有部分比较难,读者朋友们也来做一做,看能不能解答出这8组题目。
规则: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每组数字运算结果为24,每个数字都必须使用,其中J、Q、K都代表10,A代表1。
答案:
1 (8+8)×9÷6 2 9÷(9-6)×8
3 9×(10-8))+6 4 9÷(6÷10)+9
5 8×(9-7)+8 6 (10×8)-(7×8)
7 9÷(10-7)×8 8 8×(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