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世界人口的分布优秀教案与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1.人是社会的主体,我们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本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为今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本节人口的数量、增长、迁移与分布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东西,也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1.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学科。学生初次接触,有一定难度,教学过程中我采取图文结合的方法,增强学生对人口分布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兴趣。
2.初一学生处于行为规范阶段,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但仍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课堂气氛良好,积极性高,
3.部分学生地图上的方向感差,大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较差。教学中需采取引导、启发的方法,加强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据计算,了解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通过地图,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过程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8-27 07:46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二、 正课
三、课堂小结
以问题导入:目前,世界有60多亿人口,60多亿人是否平均分布?怎样来定量描述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
板书:世界人口的分布
1、 人口密度
①     出示教材问题,让学生计算
②     (总结)人口密度能准确地说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很不均,有的地区稠密,有的地区稀疏。
③     (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读图: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在哪些大洲的哪一部分?
2、 世界人口的分布① 让学生看地图,找出人口稠密的四大地方,并用所学过的知识对这些地区进行分析② (展示)〈世界地形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对照比较③ (总结)可以看出,人口稠密的地区,一般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所以在人类历史农业发展较早,现在也是工业、交通发达、城市集中的地区。④ 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是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以不能用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学生思考
学生计算教材出示问题,并思考总结
(学生活动)对比上述四个问题,结合已学过的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知识,分析人口稀疏区的自然条件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想一想”第二题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说出能或不能的理由。
学生练习:在世界大洲的空白图上,找出世界四个人口稠密区的具体位置,要求形式用红笔在课本图上勾画出人口稠密区的位置。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得出人口密度的概念。
知道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这样分布的原因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的密度        2、世界人口的分布:     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四大稀疏区:高纬度地区        高山高原地区        干旱沙漠地带        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 学生小组成员互评
2、 老师根据课堂活动表现及作业加以评价

教学反思
1、这一课的教学是在“世界人口”这个大标题下开展的,由于前面内容学习充分,所以这一课的教学开展较为顺利,学生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且学练结合,知识得到了及时巩固,是一节较为成功的课。
2、但是就教学方法而言,稍有些死板,虽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但仅仅是把它作为一个展板在用,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一些优势,例如整个教学过程平铺直叙,只是老师在教,学生在学,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相对于七年级来讲,部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走神,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一些功能,减少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把关键点点明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并加以总结。

 
热门初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