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21-12-4 09:56 编辑
大家好!我是来自武汉市**区实验小学的穆桂鹤。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88—89页的《方程》。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依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原则,设置了三个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这样设置,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也符合《课标》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
【课前慎思】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一个具体目标,也是《方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曾多次观摩同行们教授《方程》这节课,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仔细琢磨后,我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注重利用天平的平衡使学生理解方程,忽视了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其他形式的“等量关系”;二是注重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理解“等量关系”,忽视了通过分析、思辨等思维活动,体会“等号左右两边的两件事情在数学上是等价的”这一数学建模的本质表现;三是注重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数学思想的初步感知。我思考:如何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一个提炼过程,并能将最本质的东西抽象出来,然后用数学符号把两件事情等价表达出来,最终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呢?那么,就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
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符号来记录和描述,而数学思想是一种数学意识,是数学的灵魂。因而,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作为数学思想之一的方程思想,其核心在于建模、化归。在教学实施时,可以先让学生用自然语言对事情进行描述,然后抽象成数学表达,最后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这也正是建模的过程。于是,我将“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能够正确找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通过观察、分类、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初步感受方程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通过介绍数学史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作为教学目标,围绕两条主线组织教学——明线就是知识目标的达成,暗线则是对方程思想的初步感受。
二、在精心预设教学流程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基础与提升。记得我以前上学的时候,解最简单的方程的方式是这样的:比如x+5=8就是x=8-5,x=3。那时觉得很好懂,但是现在五年级课本上是这样的: x+5=8,x+5-5=8-5,x=3。看起来比较复杂。开始接触到这个课程时看到教材例题中的解法感觉很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新课程的“解方程”
教学要“绕远路”?如果单单从简单的加减乘除的方程来看,第一种方法无疑是简单易懂而且步骤少,而第二种方法就相对复杂了。那教材这样改的目的是什么呢?深入研究教参后我体会很深,明白了新课程数学教学要 “瞻前顾后”的道理。
新课程的改革,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联系,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体现与初中更加的接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老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的,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这些关系式,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方程都可以用这些关系式去解。而我们新教材却完全不是这种方法,它是利用天平的平衡原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即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和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不变进行解方程的。新教材如果能把天平的规律教学得到位,这样就能把等式性质掌握好,等式性质掌握的好了解起方程来也有规律可循了。于是,我在教学时充分地利用天平实物以及课件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天平的平衡规律,从而顺利地揭示出了等式的性质。这样在解简易方程时学生很容易掌握方法。知道未知数加(或减)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或加)同一个数,未知数乘(或除)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或乘)同一个数即可。一般不会出现运算符号弄错的现象了。所以虽然复杂,但是更容易掌握。
《方程》说课稿
**区实验小学 穆桂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