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公开课《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本教材包括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四部分内容。地表形态变化:教材首先指出地球表面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而这种变化是内力和外力共同的作用,然后分别介绍内力和外力的来源,表现形式,作用以及最终可能产生的后果。大陆漂移假说。教材以文字和地理图像介绍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内容和代表人物魏格纳。板块构造学说。教材以丰富的地理图像和文字,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接地带的地壳比较活跃。用板块构造学说掩饰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火山与地震:主要介绍火山与地震是地壳运动最激烈的地带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2. 能力目标    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3. 情感目标    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教学过程

一、海陆是变迁的
导入:地中海曾经有座美丽的小岛,它有一个神秘而古怪的名字“幽灵岛”,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么美丽的小岛却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呢?
幽灵岛究竟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难道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
今天我们就揭开幽灵岛的神秘面纱.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可以出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1、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2、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古井等人的总称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已往是什么状态?)
4、荷兰的国土面积在已往的百年中为何在不停扩大?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活动:分组讨论。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讨论。总结: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练习:1、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种?
         2、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来的、在什么时候?
         3、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体现出三个亮点,一是引入“幽灵岛”的神秘面纱抓住了一个教学资源;二、过渡非常自然;三、思路清晰,体现了一定的驾驶教材的能力。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讲授大陆漂移时采用动画效果,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大陆在漂移,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本节课的教学改进让我深深体会到,细微的改进在教学效果上能出现巨大的差别。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效”,特别在教学上,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改变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多方位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好的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热门七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