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天气和气候,天气和气候的特征选择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天气的 特征 通过天气预报的符号,气候特征通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分析气候的时间分布规律,通过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来分析气候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成因。贯穿始终的是天气、气候和人类的关系。 关于天气知识对于学生来讲比较熟悉。天气是学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因此教材把该内容作为第一节内容。但是这种认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还不够。所以,教材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易于被学生接受,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由浅入深地进入气候的相关内容。
学情分析
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体会到的,但学生基本没有,也不能从地理科学的角度去分析、看待有关天气与气候的问题,所以本节看似生活中的简单总是却有着大量的科学知识,学生感兴趣,但也容易偏离重点。教师应从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正确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说出 “ 天气 ” 和 “ 气候 ” 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学生能识别 天气预报 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绘制天气符号图,识别简单的天气符号。
2. 通过模拟天气预报,读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3. 通过收看电视节目里的天气预报,读懂卫星云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天气的认识,学会关心身边的天气状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天气的含义;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难点:识别卫星云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
同学们,你们看看窗外,用简单的语言或者词语来给老师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状况。在我们的生活中还会有什么样的天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板书课题《多变的天气》。
二、新授
(一)天气及其影响(板书标题)
出示课件:几幅不同的天气图片
提问:这几幅图分别描述的是哪些方面的天气状况?
归纳:阴晴、风雨、冷热等
提问:从我们刚才对天气的描述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天气发生的时间长短怎么样?
回答:时间短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天气?(板书:天气的含义: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
提问:在同一时间,合阳、韩城、澄城的天气状况是否相同?从中可得出什么样的天气结论?
回答:不相同。得到结论: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不同。(板书:特点;差异大)
提问:同学们回想昨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猜猜明天的天气会是什么样,从中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回答: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不同。
讲述:由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认识到,天气是多变的。(板书:多变)
3、 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出示课件:课本活动题
学生观察分析材料,看它们分别说明了天气与什么的关系?
回答:交通、生活、农业、战争。(板书:影响:交通、生活、农业、战争)
讲述:由此可见,天气与人类是息息相关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知明天的天气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框题:明天的天气怎样?
(二)明天的天气怎样?
1、电视天气预报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明天的天气状况呢?
回答:看天气预报
课件展示:卫星云图
引导学生讨论,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哪些地方有雨或者是阴天?
课件展示:《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
提问:你们能看懂这幅图吗?
提示学生:我们要读懂这样的图,必须要认识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符号我们称之为天气符号,每一种天气符号代表着不同的天气。
看课本《常用的天气符号》,熟悉各种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
活动:请学生模拟节目主持人预报城市天气预报。
提问:除了看电视外,还有什么途径可以知道明天的天气状况呢?
2、其它媒体的天气预报(板书:报纸、互联网)
读图3.4,思考:我们怎样去认识它?
学生讨论完成:什么是降水概率、阴天、晴天、风向、风力、温度及其表示的含义。
3、归纳总结天气预报一般要预报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我们关注天气预报有什么作用?
4、承转:我们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读图3.3,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三、总结
四、作业
熟悉记天气符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多媒体为辅助。首先,从感性材料入手,让学生分析认识天气的含义及天气“多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描述上课时教室外的天气状况。其次,联系实际生活、生产,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了解天气的重要性,自然过渡至“明天的天气怎样?”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预报陕西省的城市天气状况,让学生在欢快、悦的氛围中熟记天气符号,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养成了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从这节课中也发现了学生平常不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启发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联系实际生活、生产,这样才能有效地学习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