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围绕着“黄土的形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及其危害——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这一主线来编写的,每一个专题之间有着密切因果联系,疏松的黄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进行生态建设。本节内容分2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主要学习黄土的形成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下节课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标准
标准
活动建议

1、利用地图说出本区的位置范围、所跨的省区并尝试对黄土高原的位置作出简单的评价。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区域的地形特征。
3、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4、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形成原因。
5、举例说出本区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
1、用多媒体投影图片让学生自己说出。
2、用多媒体投影图片让学生自己说出。
3、利用课文的资料讨论。
4、利用课文的资料分析、归纳总结。
5、通过辩论及教师的引导去探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形成原因。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举例说明本区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哪条河?黄河中大量的泥沙是从哪来的?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呢?出示黄土高原的景观图,说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出示教学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形成原因。
3、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4、理解区域内的各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学生活动] 结合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黄土高原的范围,说出四面的界线。(让一学生在课件上拖动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2、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区。
[教师小结]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接秦岭。所跨的省区有7个。
[承转过渡] 观察黄土高原的一张景观图片,设问:黄土高原给你的印象有哪些?得出黄土高原的两方面的特殊性:
1、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黄土高原面上沟壑纵横。
[教师设问] 观看黄土景观图设问:黄土高原的黄土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的(1)小题,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出示图片小结] 大多数人认同“风成说”,即黄土物质是西北风将蒙古和中亚的黄沙吹来。并寻找了不少的证据。
[小组讨论探究] 分四小组进行讨论“风成说”的每一条证据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1 、“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黄土高原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这与当地的盛行风西北风的动方向一致。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而成的,而是外来的。
[教师小结] 大多数人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中亚、蒙古被西北风搬运遇太行山和秦岭的阻挡堆积起来的。
[承转过渡] 结合黄土高原几种典型的地貌图: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黄土林和黄土柱等,完成下列任务:
1、描述五种不同的地貌各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会有如此大不同?——得出黄土高原各地的水土流失程度并不相同,最轻的是黄土塬,最重的是黄土林和黄土柱。
2、哪一种地形是当地人口、村庄和农田的集中分布区?——黄土塬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呢?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 读P68图8.4,思考下列问题:
1、当地的地形、土壤、气候和植被各有什么特点?
2、当地的地形、土壤、气候和植被的特点与水土流失有什么关系?
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清,让学生阅读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在读图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②烧杯内水量多少;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从而得出:植被覆盖率越少,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弱,水土流失状况就越严重。
[归纳小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地形坡度较大,土壤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少。
[教师引导]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
让学生阅读图8.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人为原因。
[学生辨论] P69的“活动”2,分男女两个小组辨论:“到底是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还是千沟万壑导致水土流失?”
[教师小结] 两者皆有道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女生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生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也说明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而人类在这个恶性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也就是说人类活动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因。
[课堂总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大多数人认为黄土是西北风将中亚、蒙古的黄沙搬运和堆积起来的。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侵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坡度较大、降雨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少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当堂练习] 分A、B两种难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A类题目: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有    
A.降水集中,且多为暴雨            B.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C.黄土中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D.滥砍滥伐,过度开垦和放牧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时间是                 
   A.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按“风成说”的原理,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什么风带来的?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B类题目:[知识迁移和运用] 运用本节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举例说出黄土高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对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从植被、土壤、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进行引导和启发。)
2、读P70的图8.8“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主要在我国的第几级阶梯上?
②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教师讲评]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般分布在什么样的地区?(降水较多,地表坡度较大的山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中适当地留有“空白”。留“空白”就是有些内容教师不要讲,而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猜测和创造。这节课通过用假设创造空白,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提高了教学效果。假如你长大了,让你去建设黄土高原,你会怎样做?假如黄土高原经过改造治理,面貌改变了,你还会做什么?,这样创造出一些空白来让学生任意去猜想、推测,并发表自己观点,学生学习热情高涨,长大报效祖国的理想也就油然而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想象,愿意为自己设计未来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来畅想未来,把自己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乐趣。

 
热门初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