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1、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重视对等边三角形性质的探索;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证明;在教材中地位非常重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本节课是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轴对称图形,以及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的重要工具。
学情分析
1.通过以往的教学情况,以及作业情况知道学生的基础不扎实,有些连三角形的三种形状都还不懂。
2.针对绝大部分学生的要求,采取注重在感官上探究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学生认知障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不熟练记忆。
教学目标
1、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2、 通过探索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证明的一些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从成功中激发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难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应用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25 15:49 编辑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复习引入,揭示目标 (二)新课导入(三)探究得出定理 (四)巩固与提高(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 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有那些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目标:1、2、3、 1、概念: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形,那就是底边和腰相等,这时,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了.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2、观察:
填空:(1)AB_AC_BC(2)∠A_∠B_∠C思考: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吗?它们分别等于多少度? 2、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图形吗?若是,它又几条对称轴? 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都是60度,一条边长为3厘米,问该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厘米?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谈谈你的体会. 课本56页,第五题 | 1、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3、等角对等边学生朗诵一遍 学生一致回答:填入“=” A B C由已知:AB=AC=BC, ∵AB=AC∴∠B=∠C (为什么?) 同理 ∠A=∠C ∴∠A=∠B=∠C∵ ∠A+∠B+∠C=180°∴ ∠A= ∠B= ∠C=60 结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当,并且等于60度。结论: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 9厘米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探究——合作——成功 | 通过复习,让学生懂得知识间的联系,类比得出结论。让学生明确目标,实现目标学生初步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从感官上体会新知探索、合作、类比、归纳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及时巩固应用新知,让学生体验学而有用。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增强表达能力,敢于发表感想。 课外巩固与提高 | |||||
板书设计 | ||||||||
等边三角形一、定义二、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2、3、4、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本节以课件为辅助工具教学,按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提纲式——先学后教——分组合作交流的模式进行开展。目的要学生能够体会和理解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
教学反思
1. 通过复习等腰三角形的知识点,学生极易探究出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性质,通过类比很容易接受。
2. 真真正正把课堂交回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学生提出的怪异问题要善于接受并引导校正。自己融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做引导者认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意识。
3. 老师成了真正的组织者与合作者正确引导与共同探究新知,捕获新知。以及在探索,钻研中获得快乐!
4.如果我重新上本节课,我会继续按照之前的模式,再注重培养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指导学生评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