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学生首次接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既是为笔算除法的计算打基础,又要为试商这一难点做铺垫,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 学生会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能够说出整十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算理;
2、 学生会用合适的估算方法对整十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相关的除法进行估算;
3、 通过探索整十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过程以及估算过程,建立试商的初体验,发展数感。
结合学生平时练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计算的算理,易错点是计算时会出现120÷20=60的情况。
在上课开始,我主要通过上周的跳绳比赛导入,先复习除数是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接触最简单的除数是两位数的算式,首先有一个计算的初体验;接着继续延续跳绳比赛的大场景,通过分80面彩旗和150个气球,依次引出例1、例2,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并通过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再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除法估算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估算,为什么这么算。在巩固练习环节,我设置了三个环节:第一,乘法和除法算式对比口算的题目,一方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明显的对比,让学生发现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算理的理解;第二,通过“夺红旗游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进一步巩固口算除法和估算的计算方法;第三,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之前学过的速度、时间、路程,出一个相关的需要两步计算(第一步用乘法算出路程,第二步用除法)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反思及改进:
通过常老师两位老师的指导,和自己之后的反思,在授课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
第一, 最明显的就是算理没有讲清楚。
在课前我也了解到学生这节课大部分都已经会计算,所以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去理解算理上。这里的算理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80里有4个20),但是在上课过程中没有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去寻找和理解算理,而是让学生直接说计算的“道理”,当没有达到效果后,又结合小棒图,让学生说一说,发现学生还是不能准确表达。当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一个学生说对了,就马上带领学生一起说,但是其他学生理解不理解,自己并不知道。说完之后老师没有进行提炼和总结,所以在这个环节虽然也花了不少时间,但是学生的认识并不清晰也不深刻。
常老师建议说可以从学困生入手,因为会有学生出现120÷20=60的情况,呈现错误的例子,让好学生去说正确的方法,接着站在学困生的角度反问好学生,结合小棒图让好学生去说,然后让好学生给学困生说,最后让学困生也会说。这样既可以让全班参与思考,也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思考和表达理解算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作用,在好学生说的时候及时提炼和总结,带着学生去清晰该怎么理解、怎么表达,学生表达准确了,才能让其他人理解,自己也才能深入理解。
第二, 对学生的了解和预设做的不够。
在对学生的预设上,我首先预设到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120÷20=60的类型),也计划在巡视中发现这个问题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讨论,从而更加明晰算理,但是在巡视时没有发现学生有出错的;其次在计算方法上我进行了三种预设(①想80里有几个20;②8÷2=4;③20×4=80),但是在课堂上,几乎所有学生都是用“盖0”(第②种)的方法计算,一是受导入中210÷3的影响,二是这个方法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用的,但是当我问为什么这么做,学生一脸茫然;还有,四年级这个班平时普遍思维很活跃,平时上课时在难点处通过他们之间的问答,老师再协助理解,就能解决难点问题。但是由于班级纪律也是全校最好的,每到公开课,学生就会收敛很多,一些平时很愿意参与的学生由于怕出错,总是不敢举手。(这在第一次上校内公开课时就出现过),所以无法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班里有个别程度特别差的学生,我以为这节课很简单,即使这几位同学不理解,也能学会计算的方法。但是下课询问后我发现,有一位同学并没有学会,更没有理解。
在听评课时我有一个小启发,可以通过课前的小调查(书面或口头问的形式)在上课前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所想、所会和所需),进行有效的预设。
第三, 对教材、教参、教学目标的研读把握不够成熟精确。
虽然心里很清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对教材、教参没有吃透,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当,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环节,学生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我也没有及时找到“出来的路”,导致重点没有讲清楚、难点没有有效地突破。
所以在平时备课时,我一定要认真地钻研教材,首先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同时明确自己在课堂上应该做一个“引路者”,而不是被学生带着走,要事先预设好,知道“用什么方法教”和明确“教到什么程度”,如果学生达不到教学目标,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追问什么样的话”才能给学生好的思路。比如这节课,当学生能够算对而又说不出算理时,我可以借助小棒的形式,追问学生:“你的方法(8÷2)中,8相当于哪一部分小棒?2相当于哪一部分小棒?8÷2的意思是什么?”,从直观的形式慢慢让学生知道,其实求的是8个十里面有多少的2个十,也就是80里有几个20。
第四, 课堂上生生互动不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参与度不够。
课堂不是老师的课堂,也不是好学生的课堂,而是老师和全体学生共同的课堂。常老师指出我在课堂上总是让好学生发言,好学生每说对一次,就马上带领学生一起说,中等生和学困生几乎没有参与进来。常老师的比喻我觉得特别贴切:“不要把课堂当成你和好学生之间打乒乓球,要当作是在踢足球,好学生传给学困生,学困生的问题由好学生来接,这样传来传去,才能让好学生和学困生都参与进来,都学到东西”。我在上课时总是会被活泼的、举手的学生吸引注意力,而忽视了不爱发言的中等生和有困惑的学困生。这节课如果在列算式计算时,多挑几个人(好学生、中等生、学困生都有)到黑板上板演,同时在中等生和学困生里发现错误的例子,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者对板演的同学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多一些,而不是我一直在问,只有好学生在思考。
小学数学四年级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能庄小学杜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