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案例2昭君出塞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知识,从中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通过学习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的内容,认识到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3.通过本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并初步掌握运用图片、史料来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特别是围绕汉朝与匈奴的和战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运用对比的方法归纳历史知识,既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促进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4.在探究活动中穿插的历史小品表演,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而设的小活动。
活动准备:
1.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一般以四人小组为宜。
2.教师在课前把预习提纲打印若干份,分发给各活动小组。
3.各小组在预习课文的前提下广泛搜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图片、资料或其他的辅助资料。
4.在班中民主推选若干人,组成评分小组。
5.各小组自定一个本次探究活动要讨论的中心议题。要求所选议题是本课的重点或难点,小组成员要对所选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陈述,以利于所有小组参与讨论和学习。
活动步骤:
1.按活动小组抽顺序签,每组四人同时上台。
2.向台下同学及评分小组出示本小组的中心议题。四人小组按课前准备好的进行分工合作,围绕中心议题分别进行陈述、表演或演讲,同时配合使用投影仪、录音机等辅助设备。
3.在各小组上讲台的同时,推选出的评分小组成员各自独立按下表评分。
4.在每个活动小组陈述结束后,评分小组当即亮出所评综合分,并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由主持人宣布总得分。
5.有关说明
(1)在分小组活动时,尽量考虑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等各项能力强弱的搭配。
(2)评分标准除参照上表外,评分小组可灵活操作,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
活动过程:
以下是一个活动小组按上面设计的活动方案进行探究活动的精彩过程。
(四人小组上台,幻灯投影出他们的中心议题,并开始陈述)
甲同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小组和大家一起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围绕汉朝与匈奴的“和”“战”问题,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和亲”政策?
我们四人小组经过反复讨论一致认为,应将“和亲”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加以考察,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下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不同,但一般来讲,其结果都是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和亲的王朝。那么,什么是“和亲”呢?和亲指的是我国历史上汉族封建统治者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有时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联姻。
西汉初年,我国北方的匈奴族势力逐渐强盛,特别是冒顿单于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严于治军,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使匈奴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并不断侵扰西汉的北部边境。当时西汉内部统治尚不巩固,社会经济还未恢复。同学们可还记得,汉初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上朝的困难情景。因而面对匈奴的侵扰,西汉政府无力对匈奴作战,于是刘邦采纳臣下提出的“和亲”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匈奴的单于为妻,每年还送去大量的丝绸、粮食、酒等物品,同匈奴结为兄弟。刘邦以后,直至景帝时期,继续实行和亲政策,送给匈奴的东西也逐年增多。西汉初期的和亲,是在西汉政府国力贫弱,忍辱求全的情况下,被迫采取的政策。送去的公主,实际上和其他物品一样,是给匈奴贵族的礼品。实行和亲政策,虽然并没有使匈奴贵族停止侵扰掠夺,但毕竟求得了匈奴“小盗入边,无大寇”的局面,为西汉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反击匈奴做好了准备,创造了有利条件。
乙同学:到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已经强盛。他认识到汉初屈辱的和亲政策,不能制止匈奴的侵扰,他决心彻底改变西汉被动挨打的局面,便放弃了退让的和亲政策,对匈奴接连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发生于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丁同学投影《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随着乙同学的讲述,指图配合)这次战役汉武帝派作战英勇的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他们分道北上。卫青行进千余里,穿越浩瀚的大沙漠,在漠北同匈奴的主力相遇,双方激战一天,大败匈奴。霍去病也挥师北进,追歼匈奴兵。经过漠北战役,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从此,“漠南无王庭”,汉朝取得了大片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并移民屯田,进行开发。百余年来,北方边境地区所受匈奴的威胁至此基本解除。
丙同学:(对上面内容做一简单总结)汉与匈奴之间的纷争是一场民族之间的纷争。无情的军事冲突,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和两族人民的生活都带来巨大损失。当时河套地区、河西走廊、漠南等地,到处是烽烟滚滚,茫茫沙原上横卧着汉匈两族人民的尸体。然而,历史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民族之间的纷争也是民族融合的前夜,当汉的边塞烽火熄灭之后,大批移民带去中原的生产技术进行经济开发,汉匈两族人民最初以交换生活必需品开始交往,并逐步恢复了两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下面是历史小品“昭君出塞”片断表演。其中甲同学是旁白,乙同学扮演汉元帝,丙同学扮演王昭君,丁同学扮演呼韩邪单于)
(旁白):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为几部,互相攻打不休。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同汉朝订立了友好盟约。汉元帝在位时的一天,呼韩邪单于来到了长安…
呼韩邪单于:“臣呼韩邪拜见大汉王朝皇帝陛下(做动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台下同学笑)
汉元帝:“平身,赐坐。不知单于此次来京有何贵干?”
呼韩邪单于:“臣此次来有一事相求,恳请陛下把汉族公主下嫁给微臣,此后两族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血远再无战争之忧。”
汉元帝心想:蒙古草原又远又冷,我可不想把心爱的公主嫁到那鬼地方去,怎么办呢?有了,在宫里挑选一名宫女,把她做为公主嫁过去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于是,他下令:“谁愿意嫁到匈奴去,寡人就把她当做公主看待!”
(旁白):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在进宫后,先由画工画好送给皇帝看,皇帝再根据画像进行挑选,当时有个画工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时,如果宫女给送点儿礼,他就画得美一点儿,不然就画得丑一点儿。有个叫王昭君的宫女,性格耿直,不给他送礼,自然就被画得没有本人漂亮,皇帝也便不会挑选她了。当生活在深宫里的王昭君听说这个消息后,她想……
王昭君:如果汉朝真的和匈奴和亲,那就不用再打仗了,老百姓也不用受苦了,这可是件大好事呀,自己苦一些,也不算什么。对,我这就去报名。(同学笑)
汉元帝:“听说有个宫女报了名,去,给她准备嫁妆!并找人教她学习匈奴语及匈奴的生活习俗,一切按公主待遇。”
(旁白):没多久,王昭君学会了一切。到了出嫁的日子,身着盛装的王昭君风姿绰约地来到了大殿,拜别汉元帝(表演),随后与呼韩邪单于乘马离去。留下了目瞪口呆的汉元帝和满朝文武大臣。因为他十分惊讶皇宫里竟然有这么漂亮的宫女,自己却不知道,之后,他下令把弄虚作假的毛延寿杀了。(小品结束)
乙同学:我们经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你们知道这些词的来源吗?它们分别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王昭君便具有其中的“落雁”之姿。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琵琶,曲哀人艳,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
昭君远嫁塞外,当时,塞外情况怎样呢?请大家看这幅“昭君出塞”图(投影图)。从图中可见,当时的塞外荒凉、寒冷、辽阔,比中原要落后许多。民风、民俗也与中原不同,但她自愿前往,这表现出了昭君非凡的勇气。
丁同学:(轻轻按下录音机的按钮)现在请同学们欣赏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家华彦钧(盲人阿炳)的琵琶曲《昭君出塞》。
(音乐在教室里回响起来,同学们渐渐沉浸到了音乐的旋律中、节奏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一曲终了,用幻灯投影如下诗文)
丙同学:(读诗)“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唐戎县《咏史》
“和亲自古非长策,谁与朝家共此忧?”
──宋陆游《估客有自蔡州来者,感怅弥日》
乙同学:这些诗文在内容上的一个共同点是反对和亲政策,认为封建时代的和亲是一种苟安的“拙计”。那么,你能从刚才阿炳的琵琶曲中体验到这种情感或者说思想倾向吗?
学生1:体验不出。(有的微微摇头)
甲同学:你们体验到了什么呢?请大胆说说自己欣赏乐曲的真切感受。
学生2:开头的音乐响亮奔放,定下的基调是高昂沉毅。
学生3:整支乐曲流畅婉转,给人的感觉似乎来到了北方草原,境界开阔悠远,一支马队在坚毅地向前行进……
学生4:结尾两声重拨,简练干脆,戛然而止,似乎象征昭君出塞和亲的果决与坚强。
甲同学:大家听得很专注,也很投入,说得也很真切。确实,阿炳的《昭君出塞》不同于前人的《昭君怨》,它洒脱婉丽,清纯质朴,从中感受不到哀苦怨愤,杜甫的诗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在这里是用不上的。阿炳是独树一帜的,融入了自己刚强不屈的人生经验,我们做人也应如此,决不向困难低头。
乙同学:同样,著名的史学家翦伯赞、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也是独具卓识的。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看待昭君出塞的:(投影诗文)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谒昭君墓》
丙同学:由此可见,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它带来的不再是掳掠屠杀的血雨腥风,而是民族和平友好的交流与融合。有史书记载为证:(投影课本黑体字)昭君出塞后,“边城晏闻,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乙同学:是的,和亲只是改善关系的一种方式,有些和亲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今天,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教室里又回旋起抑扬错落、玉盘滚珠的琵琶名曲。我相信这些话不但记在了书本上,而且刻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