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生学习更有价值的数学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小学数学乘法练习课。课上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每千克香蕉4.8元,3.5元买0.75千克香蕉,钱够不够?”计算后,学生甲回答:“不够。每千克香蕉4.8元,买0.75千克要花3.6元。而3.5元小于3.6元。”其余学生也赞同甲生的观点。
A老师微笑着表示赞同,准备进行下面的教学,突然学生乙站了起来:“老师,可以买到的!”学生们都愣住了,教师示意他讲下去。
“老师,就因为差一角钱而吃不到香蕉,挺可惜的。只要和卖香蕉的人讲讲价,是可以买到的。再说,估计他也不会因为差一角钱而失去这桩买卖。如果在买之前和小贩讲价的话,也许3.5元还有节余呢!我妈妈买东西时经常这样。”
面对该生有理有据的陈述,教师颔首称赞道:“多有创意的看法!”
课后,参与评课的教师们,对该教师的做法大加赞赏,都认为这位教师有驾驭“课堂生成”的本领。大家还认为:讲价,是生活中常见的事。学生乙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进课堂,并从现实的角度来思考数学问题,运用生活经验去解决大家都认为不可能解决的事,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相互融合,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思维。
授课教师也为自己给了学生一次旁逸斜出的机会而“沾沾自喜”:教材不是圣经,教师也不是权威。给了学生一次旁逸斜出的机会,就是培养了他的创造性,发展了个性,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更有意义。
然而,笔者却对以上观点有异议。案例中,学生甲通过计算得出了精确的答案——“买0.75千克香蕉要花3.6元,而3.5元小于3.6元”,从而判断出——“3.5元不够买0.75千克香蕉”。这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精确性、科学性。而学生乙的答案:“讲价后可以买到香蕉,如果买之前就和他讲价的话,也许3.5元还有节余呢!”这是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是纯生活化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也许他仅仅是“因为差1角钱而吃不到香蕉”,觉得“挺可惜的”才想出这么个办法。
授课教师在对学生乙的答案作出肯定性评价的同时,却忽略了数学学科本身的严谨性、精确性,而代之以生活的眼光来看待数学问题,这显然有失数学本身的特性,是不科学的。更为遗憾的是,教师给予了学生乙肯定的评价,无疑向其他学生传达了一种错误的思想,即数学等于生活,甚至生活高于数学。“课堂生成”固然可以幻化出精彩,但此案例中的旁逸斜出留下的却不是“无妨”,而是“有碍”。
在数学面前,教师必须保持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是非判断标准,要切实处理好生活与数学的严谨性、科学性之间的关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为生活服务的。但是,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严谨的学科,以其高度的精确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与现实生活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绝不能等同于生活。新课标强调要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但我们可不能误读了二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