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与评析


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 温丽丽 苏惠珍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说出名称、能正确地分辨、直观感知其特征)。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参观“图形王国”。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认识物体”一课中认识了四种图形,它们都住在图形王国里(课件演示),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
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课件演示──出示□△○),谁认识它们?请介绍一下。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师:你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物体中,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2)引导发现。
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的家安在哪里?
(3)课件演示──面在体上及分离过程。
2.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启发“再创造”。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汇报交流(描、印、折、画)。
③看书第34页,你们想的办法和书上小朋友的一样吗?
④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小朋友的还要多,真棒!
(2)动手操作。
①提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要求:小组合作完成。A.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B.每种图形至少要有2个。C.每组都有一叠纸,每张纸只描或印一个图形。D.请小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
②小组合作。
③准备交流。
④全班交流:我们小组采用了……(其他小组补充并给予评价)。
⑤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家安到纸上。
(3)分类(渗透图形特征的认识)。
①师:现在请各小组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按要求贴到黑板上。
②学生分类。
③评价──他们分对了吗?
④抽象。
⑤变式。
师:小淘气也有3个图形,你们看它放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
3.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探索、操作,把平面图形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留在纸上,还懂得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来辨析各种图形的类型。
三、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1.游戏1。
(1)教师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学生根据要求举起图形。
(2)抢答。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 (说出图形的名称)。
(3)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辨析(教师分别说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名称,学生按要求出示相应的图形)。
2.游戏2。
三个人一组分角色做游戏(一人蒙眼睛,一人摸,另一人当小老师出题并作评价)。
3.说出以下交通标志是什么形状的。(课件演示,渗透交通安全法规教育。)
4.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去观察、去寻找)。
(1)学生观察、寻找。
(2)全班交流。
5.想一想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长方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师,你会给大家留什么作业?
评析
本教材的设计遵循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规律:立体→平面→立体。学生在这之前,通过“认识物体”一课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这四种立体图形。同时,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观察、操作、思考、再创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本课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人教版一年级实验教材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在“趣”上下功夫。如在课的导入时,教师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参观“图形王国”,巧妙地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巩固拓展时,创设了让学生“举、辨、摸、找、说”的游戏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2.独立思考,有效合作。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自主地思考。本课教学中,教师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得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时空。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的交流讨论,是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进行的,因而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具体采取了以下的策略。第一,设计既富有童趣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教师这样设问: “这些图形的家是安在哪里?”“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想办法帮它们把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单独住在纸上吗?”学生经过积极、自主的思考,创造了不少的方法。有的学生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有的学生说: “可以沾一些印泥,再扣在纸上。”有的学生说: “可以把纸包在盒子的周围,用手使劲折,就有一个图形的痕迹了。”还有的学生说:“还可以把盒子放在纸张下面,用铅笔描。”……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第二,提供材料,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再创造”。课前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印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以及印泥、纸张、剪刀等学习材料。课中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做数学”,在做中“创新”,在做中“再创造”。第三,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尽量释放创造的潜能。这样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实现了真正的数学学习。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