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
东方市第三小学 文雪芸
小学教师,既是师者又是园丁,旨在让学生找到适合其生长与发展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师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要注重.掌握.运用.应手的教学新方式.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才能满足他(她)们的不同需求?这就告诉作为教师的我一个走向,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拓展授课方式,拓宽讲课思路,增强师生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不同认识、理解和选择,使学生在课堂中易于接受,融会贯通,让学生表现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课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运用比较,提高学生的练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锻炼注意力、加深理解力,提高自我赏识力的乐园。下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的几点方式.
一、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一群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只有把每位学生看成发展中成才中的人,在教学中充分实施文本教育,鼓励他们走出封闭的世界,敞开各种各样的欲望,认认真真表现自我,才能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保证他们的健康与发展。唯一就是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学生兴趣听课的学法实际上是老师精心设计指导下的学习方法。如我在教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先请男、女学生各一名站在讲台前,然后,我拿出4个月饼,请其余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按老师的要求做。我边分边说:“我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吴富行和张子妮,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我接着问如果只有一个月饼,要平均分给吴富行和张子妮,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每人只分到半个月饼,我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字(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非知不可的欲望,这样创设了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景,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掌握的理念,激奋了学生学习的恒心,激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学经验证明,教法制约学法,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四性教学:即启发性、生动性、自主性和施教性,才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启发性就是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丰富想象,从各个视角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生动性就是教学富有艺术性、灵活性,教法要有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穿透力;自主性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施教性就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变异施教,多层施教,正确处理好本班学生的差异关系。为了达到“四性”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方法必须采用多种多样,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教法就不同.比如我在三年级教《轴对称图形》时,在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比一比,让学生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说:”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把它对折后,我发现它不能完全重合”。我说:”仅靠观察得出的结论有时并不准确,有时还需要动手操作进行验证”。又有的说:”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问:”说说你的想法。”他接着说:”我也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进行了对折,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我接着说:”平行四边形对折,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同意这位同学的请举手。(近一半人表示支持)看来,两种观点势均力敌,那么,就用事实来说话吧!”蓝培煊抢先说:”我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对折后,发现它的两边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所以我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另一个女生说:”我反对。虽然对折后两边大小一样,但并没有完全重合,不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我高兴地说:”你能抓住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分析,挺好”。吴富行说:”我反对。虽然对折后两边没有完全重合,但只要我们沿着折痕剪开,换一个方向后两边就能完全重合了,所以我坚持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李才彬反问说:”你错了,课本上写得清清楚楚,只有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才算是轴对称图形。剪开后两边重合是不算的。”张子妮说:”不然的话,课本上干吗不写对剪后两边完全重合呢?”(全班捧腹大笑)张阳钟笑着说:”如果剪开的话,原来图形的特点已经被破坏了,最多只能说现在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已。”(教室掌声四起)我满意地说:”在这么多事实面前,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最后李小婷说:”现在,我也同意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了。”…
在当今的课改中,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听课兴趣,更不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只有做到教学多样化,才能达其目的。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以课本为主体,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不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目前,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除了合理传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板本、卡片、教师课堂语言等)之外,还恰当引进现代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电脑图像等),使二者有机结合,综合设计,合二为 一,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这样,学生的视听触角同时并用,吸引率高,灵活性高,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反馈调节,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增强学生的运用比较
课堂教学,作为老师讲课面授的一种基本形式,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和采用,不管是过去,或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手段都必须在课堂中运作,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此,想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观,确立现代教学观,增强学生运用比较的视角,让学生视线清楚分明,易于排难解题。传统教学都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被动地恭听和接受知识的动物。现代教学却不同,教学不但是教师有效地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且还使所有的学生学有劲头,学得主动,生动活发,都能学好,就必须努力确定新型教学观。目前,新型教学观可分为四种理念:(1)整体理念。即是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等)的积极性,使它合理组合,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2)重学理念。就是要求教育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运用比较掌握解题方法和思路;(3)发展理念。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使他们善于判断取舍;(4)愉快理念。要把愉快因素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例如:我在教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时,我是如何引导学生用“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的知识呢?教学时也不能空洞、抽象地告诉学生“几个十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那怎样变我的告诉为学生的体悟呢?我的教学方法是分四步走, 第一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用计数器帮助对比、区分,如65+20,75+2,84+50,94+5,等等。第二步:只拨第一个加数,想加第二个加数的拨珠动作,再说出得数。第三步:计数器拿走,想象两数相加的拨珠动作,再说出得数。第四步: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基本上没有错误。教师要发挥好课堂交流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既要给学生搭好交流的平台,又要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为目的, 有效地指导课堂交流,运用比较,达到互动,坚持按照教材的实际,在教学中区别情况,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积累的知识加以运用,善于比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新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占有很大比例,它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计算熟练正确,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多重要的作用,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减少计算错误的重要保证。许多学生出现的计算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不良计算习惯所导致的,还有的是从学生错误的表面现象所致,认为计算失误是由于简单的马虎或不小心所致。如写字潦草,0、6不分,1、7互变,4、9混同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现象,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时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草稿,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直接写在桌面上、书上、手背上等等,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做,而在于他们缺乏对学习的准确的认识,视计算很简单,自以为能做,马虎了事,不够踏实。课堂练习尤为重要,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地进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熟练掌握、直到创造性地运用。一般可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即使是同一练习也可分层要求:第一层次的练习为基础层,指书本上的基本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内化的过程,并要求必须全面掌握;第二层次的练习为提高层,指变式题或综合灵活的习题,这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也就是解题过程,第二层次完成后要尝试“递进”,尝试新试题;第三层次的练习为挑战层,指难解性、思考性、开放性、创造性的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强化、优化的过程,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攻克。同时,也可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使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完成简单题目也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题目试一试,练一练,一旦他们做出来了,就会充满信心,强烈要求上进,这样的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和全面指导,既有利于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有不同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利于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练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充分体现了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集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加强”四基” 训练。什么时候加强四基,教学质量就提高;什么时候削弱四基,教学质量就下降。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当紧紧抓住这一经验,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1)首先确定哪些是基本训练的内容,然后把握三年级的教学要求和程序,由浅入深地安排,形成一个符合小学数学特点的基本训练序列;(2)训练的时间多长,数量多少,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3)习题的编排应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收获,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4)应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精心选编习题,让学生多多练习。例如:为引入新课,选编知识衍接题;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 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练习能力,牢牢掌握多层次、多渠道的解题方法,把课堂教学的知识学到手,在实践中运用。
三年级是连接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度关键在于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方式,大胆尝试新教法。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规律,善于把握学生的文化心态和思维特点,提高三年级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质量,不会再是难题,必会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