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 深度学习,打磨生长课堂


上周日,我参加了“中国梦——全国中小学‘深度学习、生长课堂’名师教学观摩活动”,由名师朱德江、潘小明、刘松带来的精彩数学课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朱老师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由生活中路线判断远近导入,让学生产生数学与生活的链接,激起他们的兴趣。“探究新知”是3个活动组成的,出示一个边长是2、3、4厘米的三角形,学生动手测量,思考有什么发现。提问过程中,有个学生一下子就把“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规律说出来了,大多老师都惊讶了:这该如何继续。我们在疑虑之时,朱老师淡定地问:所有三角形都是这样吗?一句疑问既避免了其他学生直接机械记忆规律的错误,又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这可谓一箭双雕,不得不佩服朱老师的教学机智。继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画三角形、测量、验证,发现有的并不符合这句话。朱老师不慌不忙地发问:出现了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你怎么理解?提问了3个学生,他们都是把规律的那句话进行修改,只有一个学生想法独特:我感觉他量的不一定准确。“的确,大家都是慌忙改结论,只有他在质疑测量问题。”朱老师说,并指名学生动手测量展示,确实是测量出错。朱老师处理学生的错误特别自然,并没有当机立断说结论是正确的,而是鼓励学生思考,看他们是怎么理解的,也真的存在会思考、敢于质疑的学生。
朱老师的课给我的启发是:多让学生实际操作,探究原理,自己解疑,这样他们会领悟的更深刻。
留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刘松老师的《认识几分之一》,整个课堂都是民主、和谐、活跃的,学生们参与度、配合度特别高。尤其是刘老师培养学生养成自己回答完问题后,追加一句:“我是这样想或理解的,你们认为对吗?”的习惯,让学生体验真正的主体角色。他把课堂彻底地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重点培养他们完整表达的能力。特别是讲到“找出一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时,学生自己动手画,但大多学生都是只有两种分法(横竖或是沿对角线平均分四份),刘老师鼓励学生继续思考,注重生长课堂,而不是有了基础答案就不再继续深入讲解。
随后刘老师的《找准着力点——试谈核心素养的坚守与攻破》讲座,让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深刻的理解,以前只是简单地知道这个名词,并不明确其中的含义。听了刘老师的讲座,才懂得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协作能力、交往能力、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唯有如此,才不会像公交车售票员那样被社会淘汰。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维度。只有自己会自主学习,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健康生活等其他素养才会有所发展。其实老师亦是如此,不断深度学习,才能打磨出生长课堂,让自己发挥潜能,不被替代。
刘老师的课给我的启发是:多锻炼学生数学表达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会自主学习的习惯,注重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名师课堂的闪光点我需进一步消化吸收,用于自己的课堂中,提高课堂效果。实践是检验所学的唯一途径。告诫自己:深度学习,打磨生长课堂。



                                         王冉
                                    2018年3月26日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