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选的是咱们省会吴老师的一节课。首先吸引我的是标题-----找“尺子”,我第一反应便是低年级长度单位的那节课。没想到打开一看,孩子们不像低段的。让我继续看下去的吴老师的笑容,很有亲和力。她并不十分漂亮,但笑起来很阳光,很温暖。
一、课前交流
比较她和小助手。
结论:生活中处处有比较。
二、导入新课
1、比长度
出示两条线段
肉眼看---用尺子测量---有厘米。可以计量长度。
尺子上除了有厘米之外,还有毫米、分米、米、千米。
2、比面积
由两条线段变成两个长方形。你还能比什么?
比面积。
用什么尺子来测量面积?
用1cm2的小方格量、用计量面积的公式……
追问:用公式算出来的是什么?
(这个环节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需要的,老师略微有点着急。调整下问题应该就可以了)
课件展示:用小方格去铺。
结论:用小方格作为计量面积的尺子,去铺满两幅图,可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3、比体积
两个面变成两个长方体。
看到了这两个图形,你还想比什么?
比体积。
问:计量体积的尺子是什么样的?
学生思考,交流。
发表意见:用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
将二维图形转化成三维图形就可以量了。
师总结:量什么用什么。量线段用线段,量面积用面积,量体积用体积。
用同类做标准和未知事物作比较,就是测量。用来做标准的那个量就是单位。
板书:体积单位
二、讲授新课
1、立方厘米的认识
介绍: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符号表示:cm3
看到cm3,想到什么了?
生1:想到了平方厘米
生2:在cm的上面加了个3.
①活动
a 在学具袋里找到1cm3的小正方体。
有学生拿出后,用尺子量。为什么用尺子量啊?
确定拿出来的是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
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来确定。
b 观察1cm3的小正方体,结合生活作比较。
一粒花生米、一个小石子……
课件展示1cm3的实物
c 使用
用1cm3的小正方体测量橡皮的大小。
思考:你准备怎样量?
生1:量出长、宽、高,再计算。
生2:用小正方体摆
d 动手操作:用小正方体摆出一个和橡皮同样大的长方体。
(学生频繁的将立方厘米表述为平方厘米,真的只是口误吗?)
生描述摆的过程,师课件演示。
用了18个小正方体,所以这块橡皮的体积是18cm3。
e 猜测:另一块橡皮的体积。
学生推测,师演示。
将橡皮改变形状,捏成一个不规则的形状,问:体积是多少?
发现:体积不变。
结论:可以用这把“尺子”表述物体的大小。
2、立方分米
出示一个较大的盒子,发现,用立方厘米计量不合适,用立方分米来计量
①1立方分米的意义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
②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关系
③计量盒子的体积----3立方分米
④闭上眼睛,记住1立方分米的样子
⑤练习: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巩固对体积单位的认识。
根据提示猜物体;填体积单位。
3、立方米
黄山上的飞来石,体积用什么单位来计量?
①生活中用立方米计量的物体体积
飞来石的体积、、神舟五号的返回舱的体积、集装箱的体积……
(为什么不选择学生熟悉的实物呢?)
4、对比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形成认知。
四、小结
找尺子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