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听课反思感想体会评课记录


谈《认识人民币》听课感想
慈湖一小  王春莲
自从听了钟村曹春燕老师授《认识人民币》一课,我感触颇深。该教师研读教材深刻,本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这也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已有的体验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先从以下几个片段略谈几点。
片断1: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认识人民币:
(1)出示图片:小朋友在超市购买物品的情景。师: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小朋友在买东西。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时要用到什么?
生:钱。
师:对了,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生1:我们买铅笔用到过人民币。
生2:我们买吃的用到过。
生3:我们上公共汽车买票时要用到。
生4:我们坐火车用人民币买票。
师: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离不开人民币。那,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目的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人民币的功能]
(2)通过实物投影逐一出示100元、50元、10元的人民币:
师:请直接说出它是多少钱?
生十分自信地齐答:100元、50元、10元。
师: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争先恐后地说:因为每张钱上都写着100、50、10。
师:你们是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来知道它们是多少钱的。这样合理吗?
师随之出示数字相同但单位不同的人民币——1元、1角、1分说到:“哎,这些人民币上都写的是“1”,那它们肯定都是1元。
生马上反驳:不对,不对。
师十分疑惑说:为什么又不一样了?
生:第一张人民币的“1”旁边写着一个“元”是“1元”;第二张人民币的“1”旁边写着一个“角”是“1角”;第三张人民币的“1”旁边写着一个“分”是“1分”。
(3)硬币1元和纸币1元,师不解地问:怎么有两个1元,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它们一个是纸做的,一个是钢锛。
师接到:用纸做的叫纸币,用金属做的叫硬币。
(4)生活中人民币和书上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生1:书上是古时候的钱;
生2:书上的样品钱。
这一环节,我听后有两个想法。
①人民币在生活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学生最常见的往往都是购物结账时的情境。因此,在课的开始,先由一张超市购物时的图片引出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人民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接着,我又为学生设计了说一说的环节。“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人民币呢?”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人民币,渗透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品德教育,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
②大胆暴露出学生认识上的问题,在纠正的过程中,掌握人民币的识别方法。基于前测,我直接设计了看人民币报面值的练习,对于100元、50元、10元这样的人民币,学生可以很快的区分。但他们的方法是否准确呢?我通过让学生说自己是怎样认识的这个环节,暴露出学生认识上的问题。然后通过对1元、1角、1分的比较,使学生的认知与生活实际发生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仔细观察、分辨人民币的需求,完善学生的认识,不仅要看数字,同时要看汉字来识别人民币的面值。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较快,主要是突破学生认知的误区达到快速识别的目的。
片断2:自主分类,充分动手,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师: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乱呀!我们怎么办呢?咱们原来学过整理与分类。快,按照你的方法给它们分一下类,好吗?
[与学生原有认知相联系]
师:先把口袋里面的钱全部拿出来,再把这些钱按照你的方法分类并摆好。当同桌两位同学都分好了,就可以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把什么和什么放在了一起。两个人都说清楚了,就坐好。
生默默地对人民币进行分类,分好后同桌说一说。
师请学生汇报自己分的结果:
生1把钱按照纸币、硬币分类并摆在实物投影下,说:我把纸币和纸币、硬币和硬币分在了一起。
师:谁和他的分法一样。(有半数以上的同学)
师继续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2:按照数字来分;
师仍然继续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3把她的人民币放好后,不知怎么说。
师问其他学生:谁他是按照什么分的吗?
师边演示边说:这些都表示多少元,这些表示多少角,这些表示多少分。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人民币的单位。
生齐读人民币的单位,师板书。
师再要求学生将手中的人民币按不同的单位分类,边分边说自己把什么和什么放在了一起。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这一环节,听课感受是:
在学生自由地对人民币进行整理与分类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学生在掌握人民币的识别方法以后,我把人民币杂乱无章的放在一起,学生自然产生整理与分类的需要。我适时的让学生把自己手中的样币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在教学中进行较慢,主要是想在学生充分地分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片断3: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出示一个1元2角的本子
师:昨天老师到超市买了一个1元2角的本子,你们如果想买,怎样付钱呢?
生1: 1元一张、两张1角的人民币。
生2:两张5角的硬币,一张2角。
生3:五张2角,一张2角。
……
师小结:通过你们刚才的回答,老师明白了,如果小明的妈妈那一元钱(课件展示十个一角)的去买东西,可以怎样去拿?
生1:用一个布袋装着;
生2:用一个一元。
也就是说1元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
生读:1元=10角;10角=1元
(2)出示图:4支铅笔
师:你算多少钱?
生1:2元4角。
师:图:饼干
生:6元5角
师:图:水彩笔
生:12元
师:图:书包
生:38元
……
在自主购物的活动中,进行了多种付款方式的引导。结合生活实际,在购物付款时有时钱不一定准备得那么整。因此在看价钱准备钱的环节中,进行了不同取法的练习,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的钱,选择适当的付款方式。从而培养了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由于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不同,观察角度不同,观察能力有所差异,我修改后的第二种教学方法,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探究实践能力,也较好地帮助学生构建了对人民币多种特征和价值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的。
点评:
1、归纳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时教学速度不易过快,要让学生接受并理解。

2、认识人民币单位时既要体现个性化,又要面向全体。

3、预设和生成要有机结合。

4、在数学教学中也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使学生表达清楚、准确。
《认识人民币》听课感受
我们组的丁朱芹和宋萍萍两位老师共同上了《认识人民币》一课,两位老师的设计都很精彩,遵循了“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一数学思想。具体来说我有以下的感受:
   两位老师的课前准备都非常充分,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元以内所有面值的人民币,课上的活动每个孩子都参与了,可见老师的课前工作做得很到位。老师们都很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们的学习、活动兴致都很高。
两位的教学思路不同,丁老师没有自己去讲解,而是让学生到前面投影介绍自己所带的人民币,说出它的特征,其余同学举出同面值的人民币。经过这样的过程,我相信孩子们对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应该有了清楚的认识了。接着把人民币分类,引出元、角、分,再逛逛超市,学习用不同的方法付一元、五角,在比较中培养多样化的数学思想。丁老师的教学效果很好,对一年级的学生习惯培养很重视,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比较高,个人素养是比较好的。不足之处是时间把握得稍有偏差,还有一个内容没来得及在课上完成。
宋老师先出示各种人民币,问学生认识哪些,指名介绍,再分类。学生对于分的大小还不是很理解的,原因在于现在几乎用不到分面值的人民币了,所以这个内容老师还是直接讲解比较好。宋老师的课堂结构比较完整,课堂任务基本完成,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很活跃,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发展了发散思维。
《认识人民币》听课反思
3.21号听了高珊老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一课。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编排的意图,由以往的只重知识转向重能力培养;同时注意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
1、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
本节课中最初将人民币以多媒体形式出现,使学生在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面值与样式的同时,初步感知人民币的表象,为下面的具体探究与辩识作铺垫。而后,让学生自己接触真实的人民币,架设了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桥梁。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较好地认识了各种人民币的特征。同时,通过对货币上国徽的介绍,培养了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思想。使孩子们意识到从小就要养成对人民币的尊重。另外,老师通过适度的引导与发散,使学生很好的联系生活实际,讲出了爱护人民币的一些做法,无形中又反过来强化了必须爱护人民币的理论。
2、小组活动,合作学习
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创设一个购物的真实情境,让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充分体验如何付币、找币,学会与人合作,通过上台与同学的相互交流,体验不同的付款方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领会不同付款方式的共同点,帮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体验1元钱可以购买不同的商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课堂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实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
《认识人民币》听课小记
   本学期的第一次岗培让我们有幸听到了两节值得学习的课,因为自己也是教的一年级,所以,谢老师的课听后的感触更深一点。
     因为张老师上星期刚听过我的课,给我做了很多非常好的指点,所以,这节课,我就更注意这节课的重难点的处理以及这节课的有效性。
     首先,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谢老师创设喜羊羊和灰太狼拿压岁钱的情境,喜羊羊拿了一张一元纸币,灰太狼拿了10张一角纸币,所以,灰太狼笑话喜羊羊拿的少,这加深了学生理解1元=10角。接下来又安排了三个有层次的换钱、付钱的练习,1元换几张5角1元换几张2角,如何付8角钱,层层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其次,课堂的有效性:
1、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在羊村里认人民币、换人民币的情境,整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小故事,符合了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
2、谢老师讲了关于一个提问改动的细节,在呈现灰太狼的10角时,谢老师第一次试上是这样提问的,你怎么知道是10角的,孩子的回答吱吱呜呜要么干脆就是“我就知道”。后来针对这样的情况,陈老师建议改成“哪有10角?”孩子一下就能说出是从图上数出来的。我想这应该就是问题设计本身的有效。
3、在请学生汇报如何付8角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生:我付4个2角。
      师:他是用的同一种面值的人民币付的,你们还能用同一种面值的人民币来付吗?
      生:一张2角,6个1角。
      师:你是用2种面值的人民币付的。
      生:一张5角,一张1角,一张2角……
     教师的问题和学生的回答并不一致,可是教师没有做出一些回复,如:你说的是一种面值人民币嘛?
     这种情况是因为预设和生成的把握不够充分和到位。就像张老师说的,有时,我们有时为了得到想要的答案往往会忽视和越过孩子生成的东西,甚至在出现意料外的生成时变得慌张,这些都是要我们平时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在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之后,可以先列举出各种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此做出准备,达到好的预设,以应对临时的生成。

温向利老师《认识人民币》的听课心得
                                     梁 培 芬
这节课听下来,让我感受很深。把与实际紧密联系的人民币知识教授给同学们,让他们对这个知识点记忆深刻。
这个案例给了我如下启示:
师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这节课温老师与学生进行了很好的互动,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空间。把生活中真实的人民币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在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面值与样式的同时,也感知人民币的表象,为下面的具体探究与辩识作铺垫。看真实的人民币,架设了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桥梁。学生通过观察、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较好地认识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的特征。并灌输人民币的由来。通过适度的引导与发散,在课堂中就够起物来,无形中又强化了人民的认识,使学生很好的联系生活实际。
《认识人民币》听课心得
魏安平老师的课,教学效果很好,教师的素质高,能 力强,学生思维资源被教师充分开发出来,而且课中还渗透了人文思想,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 魏老师驾驭课堂能力非常强,这是我很佩服的地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让学生有兴趣是上好课的关键。魏老师选择了学生喜欢的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活动形式多样。这节课的活动中有组内活动,有组间活动还有师生活动。这些形式有利于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交流的气氛。同时也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
2、让学生在多维度思考中发展
   教好一堂课并不仅仅看学生的知识掌握得多扎实,关键还在于思维的训练。在设计过程中有意识的安排几个能让学生一展身手的机会。如:5角的铅笔,除 了可以用一张5角的人民币来买,还可以怎样买呢?让学生学会用几张人民币合着买一根铅笔,接着趁热打铁问:今天商店里还推出了一种特惠钢笔,一根1元, 你们也能想出不同的付钱方法吗?”用2张5角,5张2角,10张1角……”,从不尽相同的答案中,感悟出10角=1元。组织学生 在小组里向自己的组长购买文具盒6元5角、9元8角的水彩笔,提倡能想出更多的付钱金点子,而后指导学生有序地按号数在小组中买卖文具,应用提高,回归生活 。
   3、应用提高,回归生活
    学以致用,把外在的学习转向内在的应用,在应用中将知识磨练坚实。在学完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后,创设”售货商店”的活动情景,指导学生文明有序地进 行购物的模拟实践活动,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带着自己的购物白板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具,帮售货员,算算自己购物所用的人民币,检验自己的知识水 平,提高实践能力。
    《认识人民币》听课心得
    听了我校穆红艳老师上的《认识人民币》一课感受颇深。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编排的意图,由以往的只重知识转向重能力培养;同时注意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发挥学生在认识人民币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拿一拿自己所认识的人民币,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认识面值在5元以内的人民币。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创设一个小组购物的真实情境,让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充分体验如何付币、找币,学会与人合作,通过同桌间的相互交流,体验不同的付款方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领会不同付款方式的共同点,帮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并由此联想到角与分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体验1元钱可以购买不同的商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还有,穆老师富有启发性的儿童化的语言,自然大方的教态,漂亮的粉笔字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也是我非常钦佩的,是我学习的榜样。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