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讨论,派代表发言。逐渐的我发现孩子们学会合作了,那是一次语文园地学习课上,在字词句应用模块,要求学生会续写后面的故事,在题目中,别人给出了一小句话,后面的孩子自己去思索如何展开写,在讨论过后,我派小组代表发言,竟然发现,孩子们居然一个小组一段话,精明的小组长给每人分配了一句话,四个人的像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一样,把一段话说的美轮美奂。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孩子心中终于扎根了。
我们班的孩子之所以会合作,来自于上课的那句齐刷刷的口令,老师一旦发出“讨论”的口令,小班长起身说“起立,讨论”最开始,老师们都觉得这是个好方法,因为这样的口令让孩子有了讨论的仪式和意识,有了仪式感的他们会赶快动起来,而不是左顾右盼不知所措。后来这个方法被别人学去后,就有人提出疑问了,孩子们并不是自发的去讨论,而是在老师的指令下去讨论的,我同意这个看法,但我仍然相信,如果没有当初的这个口令,而是凭借自觉去合作,一定是达不到今天这样的效果的,循序渐进说的就是这么回事儿。
我也开始反思自己,我的孩子们很明显已经有了合作的意识,那么我该设计更高的目标让孩子自觉地去探讨了,可能是白天想得过于多,以至于晚上做了一场噩梦,梦到一节推门课,那时的我,看不到一点光,因为窗帘被拉上了,凑着一丝丝的微光,我看到了校长那张严肃的脸,在梦里我说,我为什么不问他们需要讨论什么?我虽记不清大屏幕上的文章是什么,但是我记得最清的一句话是“你们读懂了什么”,醒来后,我茅塞顿开,原来,初级的合作课堂达到要求后,我的更高目标应该是问学生“你们读懂了什么”而不是抛出一个问题让他们去讨论,现在的我是一个穿线者,我把问题设置成一条线,学生顺着这条线解析课文,其实是无趣的,更高的要求应该是学生在预习的时候,留下疑问,用他们的疑问串成一节课,所以我准备接下来这样做:
增强预习的强度,现在我的学生可以达到的是自己解决生字词的偏旁部首笔顺,但是这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课堂了,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学会自己解读课文,带上问题来上课。
不能提前精确的预计课堂的走势,是可怕的,因为谁也想不到究竟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他们究竟会不会打开思路,真正的做到解读文本。这样的不安全感是一定会有的,孩子们该努力的方向是将思路打开,勇敢的提出问题,我该努力的方向是将文本吃透,将教学目标牢牢记在心中,及时将跑偏的话题拉回来。
有了新的目标,我们51个人一起努力......期待成熟那一日,再写一篇总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