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确确实实存在有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有一大部分学习有困难的,所谓的学困生。那么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是忽略,是忘记还是任由其发展,不管不问?
最近在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作者给出了一些建议:首先教师要找到是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一定要找到最根本的根源;再者要清楚,他已经被学习困难耽误到了何种程度;而后,在你的课堂当中或者是课下的时候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切实有效地关注到每一个学困生,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你的课堂当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摘自原文,有改编和个人整理后的思考)
当然,我们也知道学困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就不受大家的重视,尤其不太受待见。所以长久以来他们就有天然的自卑感,或者是不自信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一定要让他体会到作为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层面的尊严,要使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学习这个专业上体会到价值。我们不仅仅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然后最重要的是要给予他生活的快乐,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给他一种自尊感。(摘自原文)
当然,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现状,并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而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由不知道到知道是一个很复杂的道路。每一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经历,这些道路对一个儿童而言,有些孩子认为可能比较容易,而对于有些孩子而言就比较困难。
所以,教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对学生一帮再帮,否则他就会对自己的现状失去信心,最终堕落变得无法克服困难,永远无法进行改变。
对于学困生的引导和帮助一定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马上出效果,甚至不可能全部得到孩子们的信任和支持,又或者是他们长期处于自卑的阴影中去,不愿意表白自己的心事,也不愿意主动去接纳自己以及愿意真诚帮助自己的人。
如果我们在教室内无法实现这些改变的话,那就不妨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拥抱,大自然,用大自然的一些直观的东西和形象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鼓励他们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去主动的观察思考,大胆地进行表达,然后看看能否用自己的笔将其记录下来,那么在这个整个参与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就能够得到一些进步。(摘自书中部分建议,有个人的思考)
要知道所有的改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的引导非常之关键。有一些老师可能会觉得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孩子而言,就让他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教科书上就好了,能够把课本上的东西学到就行了,其实这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学生越是学习困难,就是要引导学生多去阅读一些文本一些与课本教材有关系,但是又不全部是教材内容的书,一定是非常有趣的,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书,所以我们作为教师不要强迫儿童长久地死抠课本,而要培养他们的智慧发展,教他们的大脑叫他去观察世界,发展儿童的智力,这一点作为教师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
对于学困生,除了讲求方法,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真心爱她的,愿意他更好才如此努力和用心。长期观察发现,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他从未得到什么关爱,他是长久缺乏关爱和关注的孩子,所以教师对他们应有的爱和关注应该比别的学生更多一些,更细致一些,再更温和一些,或许会更好。
如何对待“学困生”
文: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