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前“闯关”,激发学生已知
教师在教室门口设置“闯关”问题,用来检测学生对前一天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答对了才能进教室。比如: 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 在回答时,尽量鼓励学生说和别人不一样的答案,如果说错了,就站到队伍最后一个,再试一次。
2、“小白板”举起来,随堂检测法
教师问一个问题,让学生把答案写在白纸上。比如:写出单词"sleep"的过去式;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白纸举起来,老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尽收眼底,谁做对了,谁还需要帮忙,一目了然。
3、“伸出大拇指”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感
学生上课爱走神,主要原因是缺乏参与感。美国老师上课时,常常让学生伸出自己的大拇指,用大拇指告诉老师听明白了吗?
大拇指向上是完全懂了(I get it!I understand everything.);大拇指横过来是懂了一些(I need a little help.);大拇指向下就是完全不懂了(I need a lot of help.)。老师会让小朋友把大拇指放在胸前,这样只有自己和老师能看到,而且不会的孩子也不会感到尴尬。
一个小小的大拇指,增加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感;而且,当学生知道老师在时刻检查着自己的学习情况时,他们听课也会更专心。
4、“交通灯”自我检测法,培养独立自主能力
在做独立练习时,学生将自己的独立练习情况用红、黄、绿颜色的立体小册子来表示,放在桌子上示意老师。老师看到了,会先帮助出示红色的学生,黄色的学生先自己试一试。
最后,你会惊奇地发现,有些刚开始出示黄色的学生,一会儿就变成了绿色。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弄明白了,这正是我们常常宣扬的独立学习精神!
5、“Parking Lot”游戏,了解学生困惑
除了知道学生懂了什么,老师们还要了解:学生还有哪些“困惑"或“不懂”的地方。这时老师可以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一个“停车场”布告栏。下课前,学生在便利贴上写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贴在布告栏。老师只要下课扫一眼,就知道学生们的疑惑有哪些,下节课可以统一讲解。
作为老师,不在乎一节课讲了多少内容,最在乎的是讲的内容学生到底懂了没? 我们希望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理解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