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你让他背一句话,经过多次重复也无法完整叙述出来。在普通教育学校里教这些孩子可真是一件苦事,而他们对自己遇到的挫折也会深感痛苦,到最后还会被“淘汰”。
苏霍姆林斯基曾调查过2000多个家庭,了解儿童的遗传、日常生活、营养和精神生活的情况。最后苏老师发现:这些智力不正常的原因,在每一个个别情况下来说,是一层层的累积起来的,最初是一个原因在起作用,就是婴幼儿时期可能患过什么病;后来又加上第二个原因,就是早期受到了不正确的教育,而第二种不良影响成为了使儿童在发展方面落后的主要原因。倘若在他们进入初中后继续用和别的孩子一样的方法教育,这也是不适当的。
对待这类孩子,苏老师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并没有列出了具体的方法,而是给出了一些主要的基本原则,努力发展能力差的孩子的认识的可能性,增强他的记忆,同时不以他记住知识的多少来对他评价,而是在他取得进步的时候,再给予评价;不对这些孩子提出要记住什么东西,放在首位的是让他们在新的发现面前感到惊奇和赞赏,他认识的简单的依存性和联系越多,他的记忆力就变得越好。
按照这样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更加注重内容的新颖,方法的创新,把书本的知识搬到生活中去,去联系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事物,再从物理角度去剖析它。要做到这些,就要对生活处处留心,经常思考,同组的李老师在这方面的造诣是我需要学习的,在她的课堂,你能感受自己是被生活化的物理所包裹,无论是理解还是记忆,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在她的课堂上,任何人都可能回答出老师的一两个问题,任何人都可能被老师称赞、表扬。
在这种环境下,即便是原本厌学的孩子,也都会耳濡目染的学到一些知识。
人的头脑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迹,但是这种奇迹只有在教育的影响下才会出现。而且这是一种长期的、单调的、非常复杂和折磨人的艰难的播种,撒下的种子要过好几年才能长成幼苗。之所以还没出现奇迹,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亦或许是还没有到发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