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育体育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同志们:
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区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总结2017年工作,全面部署2018年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加快步伐,努力开创xx新区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过去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系统干部职工勠力同心,奋勇前行,在十九大精神鼓舞下,以迈向教育强区、争当行业排头的勇敢气魄,以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追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保持大局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一是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委党委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正确指导和保障中心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抓好党建作为抓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健全党的基层组织,选优配强党的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一年来,各基层党组织认真开展“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系统组织党员集体学习x次,各级党组织书记讲党课x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x次,党员干部素质不断提高;坚持开展“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整治工作,查摆整改各类问题x件。坚持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处置案件线索82件,给予党内纪律处分x人,诫勉教育x人,清退违纪款近x万元。靠铁的纪律带出铁的队伍,用良好的党风带出良好的政风、教风和行风。
二是民生工程顺利推进。过去一年,我们经历创建全国卫生城区,大气环境整治持续加强的考验,抢时间、争进度,建成北塘昆明路小学等5所学校,新增学位x个。开工建设塘沽首创小学等5所学校、幼儿园。完成天津师大xx附属学校等5所学校、幼儿园主体施工和室内装修任务。推进天津实验中学海港城学校等3所学校、幼儿园建设前期工作。对全区170所学校进行了提升改造,确保了46所学校的92个项目的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并接受区级评估验收,用实际行动践行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
三是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提高。以“三名”工程为引领,依托高校培训基地,分层次开展高水平名师培训和骨干教师培养,完成第二阶段学员跟岗实践计划。落实教师培训规划,构建“整体规划,分层实施,逐级负责”的区级、片域和校本三级联动培训管理体系。抓实新入职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和各类专业培训,开展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19名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57名教师入围市级“三项工程”培训项目。举办xx新区首届教师“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全区3749名教师参加了第二轮比赛,并从中筛选出1000余名教师进入决赛,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四是教育质量不断攀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德育内涵,举办中小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展示活动。积极开展“三文明”创建活动,汉沽八中等24所学校被评为xx新区文明校园,塘沽二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被评为天津市文明校园。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创建体育特色项目,油田四中等28所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加强业训工作,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我区以总分1687分、奖牌174块的优异成绩第四次蝉联天津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冠军。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成功举办了校园“合唱节”“戏剧节”“书画大赛”等艺术竞赛展示活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大港七中等14所学校被授予“科普中国校园e站”,508项作品在天津市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塘沽一中、塘沽一中心小学被评为天津市航天特色学校,汉沽九中被评为全国航天特色学校。加强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组织了70余场集体研究交流活动,总结、展示、推广各级各类优质课和优秀教学成果。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专题研讨,总结提炼提质增效的管理模式,有效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上升。2017年中考、高考再创新佳绩。中考平均分427.5分,高于全市平均分x分;高考600分以上x人,一本上线率x%,二本上线率x%,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五是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做好两平方公里土地教育规划。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进北京优质资源到新区合作办学。以xx职业学院为主体,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简称CCID)合作,共同建设“赛迪xx开源学院”和“赛迪智能制造培训中心”。推进职业院校国际化建设,启动了塘沽一职专天津市世界先进水平职业学校和xx职业学院、xx中专两所国内先进水平试点建设项目。成立了xx新区职业教育集团和9个行业指导委员会,进一步深化了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成2个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和2个大师工坊。积极推进办学体制多样化,引进2个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认真落实《xx新区关于加强民办托幼点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引进美国加州大学贝克斯菲尔德分校与新区开展教育合作,欧文国际学校等来新区办学。
六是平安校园建设得到加强。持续不懈地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全年共开展了四轮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五个专项的安全治理工作。2017年底,对各单位消防安全进行彻底的大清查大整治,全系统共派出检查人员x人次,检查点位x个,做到不落一个单位,不丢一个死角,系统x%全覆盖,共发现安全隐患x项并立即进行整改。加强校园安防设备建设,所有学校、幼儿园安装了防撞桩、公安联网摄像头和一键式报警器。大力整治校园食品卫生安全,规范学生配餐工作。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管,加大问题通报和责任追究力度,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加强信访WW工作,全年共受理办结信访事项x件,处理群众诉求x余件。全系统协同作战,在各方努力下,妥善处理了非津籍随迁子女家长集访等问题,切实保证了教育平安,维护了社会稳定。认真倾听社情民意,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87件,实现办结率x%、满意率x%。
七是群众体育工作成效显著。建成131个社区健身园,14个多功能运动场和笼式足球场。全年举办群众体育赛事50余项次,直接参加活动人数达到15万人次。积极开展“一街(镇)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创建活动,18个街镇中已有16个街镇具有了自己的品牌项目。20多支群众健身队伍在全国比赛上获得13个一等奖。圆满举办了全国第十三届全运会火炬传递活动,顺利组织了6个群众比赛项目和1个竞技项目的全国比赛。我区37名运动健儿在全运会比赛中,共获得5枚金牌、4枚银牌、7枚铜牌,为新区人民争了光。教体委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授予第十三届全运会竞技赛区优秀赛事承办单位和群众比赛最佳赛区称号。
与此同时,在全区创卫、创文、环境治理等重大工作中,我系统始终为政府作劲,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区先进行列。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一是靠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二是靠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三是靠全系统广大干部师生恪尽职守、拼搏奋斗。在这里,我代表区教体委向一直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向全系统广大干部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教育强区、争当行业排头的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二是党的建设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党员干部队伍中,政治意识、政治观念还需要觉醒和树立,个别领导班子软弱涣散的问题还很严重,一些党员干部对从严治党的认识还有相当差距;三是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随着新区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老城区改造空间不足,教育资源配置相对滞后,尤其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四是教育内涵发展的潜力不足。新区教育整体水平与发达地区、全国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教育理念不新,教育创新不足,办学特色不彰,校园文化不显,管理水平不高,尤其是教育质量还有很大差距,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领军人物和先进典型,缺乏各类教育家,缺少教育骨干、学术精英。
同志们,2018年将是具有战略机遇的一年,党的十九大向我们提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我们提出优质教育的新期待,xx新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建设赋予了我们新使命,我们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历史人办好历史事的境界,正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肩负起历史使命,以饱满的热忱、坚定的信心、百倍的努力,昂首前行,携手踏上新征程!
我们必须倡响“建设教育强区,争当行业排头,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并以此作为全系统共同努力的奋斗目标。
    一、必须坚守“质量建设这个主阵地”,着力提升教育发展的内涵品质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教育内涵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源泉,也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根本保障。
一所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必须以优异的教育质量为显著标志。坚守主阵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应当所为、职责所在。
    (一)要在质量内涵认识上更深刻
全面认识教育质量,必须站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必须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内涵,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必须突出文化基础这个重点任务,突出学科知识这一核心任务。没有教学高质量就没有教育高水平。我们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但没有“升学率”,学校就没有生命力和说服力。2017年中期工作推动会在质量问题上就已明确了“突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本思路,下一步我们要在继承、巩固的基础上再完善、再创新,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放在重要的位置。必须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充分发展、全面发展实施教育;必须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摸式;必须立足课内,同时兼顾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要在落实“立德树人”上更加强
把脉我区的学校德育,我们感到德育工作存在两个极大的薄
弱环节,一是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的脱节;二是德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及形式的脱节。为此,我们应从遵循育人规律,构建科学渐进的德育体系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探索学校德育建设的一体化。
    一是德育理念一体化。德育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规律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一体化实施,才能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才能避免形式化,体现科学化。应根据人的发展目标,将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衔接作为德育工作的战略思考,一同设计、一同布局、一同建设。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统领,才会实现真正的“立德树人”这一目标。
    二是内容体系一体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为重点,建立符合各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无缝对接的内容体系。
    三是课程建设一体化。要强化“学科德育”的重要性,挖掘专业教育课和各学科课程的思想教育内容,使每个课任教师都担负起自己的育人责任,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四是教育方式一体化。突出“以德育人”主题,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立德树人”的全方位的锤炼体系。既要注意遵循各年级各学段衔接规律,又要“横向贯通”,发挥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功能,还要着力提升新媒体、新形式的第三课堂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拍、合力作用。
五是实践载体一体化。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有更新认识。开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最深厚的软实力,是中华文明成果的根本所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学校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负有重大使命和历史责任。每个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教育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有科学载体。各学校必须大力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领悟其精华,感受其魅力,接受其洗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融合,使每个师生都能在学校学习生活中有感悟、有领会,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落实、落细、落地。要将我们刚刚试行开展的“家校结合建设”“三文明”创建这两项重大活动,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丰富其内容,创新其形式,各年级段、各学校做到无缝对接,驰而不息地加以推进。要有有效机制。要把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努力做到“三进”“三入”。“三进”即:一是进课堂,强化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体育、美术、音乐、艺术等主要学科的主导作用;二是进活动,要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是进网络,利用校园网、家校通、自媒体等宣传传统文化经典,展示传统文化教育成果。“三入”即:一是入发展规划,传统文化教育绝不搞一时一事,而是纳入长期的学校发展的重大活动;二是入教师队伍建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列入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传统的师德师风;三是入评价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综合评价的重要项目。
    六是空间建设一体化。德育从来不是单一化的个人的影响,而是一种熔化式、渗透式、全方位引领。要借助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力量,建设好教育基地,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熟悉国情、了解社情、清楚民情。要切实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尤其要发挥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让家长走进学校生活,参与学校建设,帮助学校发展。要把家校结合工作做实、做细,加强工作交流、总结成功经验,培育出新区教育的一个品牌。
七是评价一体化。由于育人工作的特殊性,效果的滞后性,德育评价方式、方法显得尤其重要。形成科学有效、具有正确导向的德育评估体系,破解德育评估难的问题。要从决策、内容、方法、主体、效果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估,以促进德育教育产生实际效果和作用。
我们必须沿着德育一体化建设这一方向,从建设体系、发展体系、评价体系、推进体系上有突破性的探索,以此带动我区德育工作迈上新水平。
(三)要在实现以体育人上更加劲
学校体育不仅承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重任,还具有促进学生心智和精神发展的作用。体育不仅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社会育才的重要条件。成人、成才皆依赖于体育。
教育质量内涵水平在一定意义上也取决于体育质量的高低。
抓好学校体育,从理念上要做到“两个强化”。一是强化“健康第一”的思想。“拥有健康未必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可能会失去一切”,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互相协调发展才能称得上全面发展,才能称得上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发展教育必然要重视体育,提升教育质量必须要重视体育,只有这样做的校长才是真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校长。二是要强化体育育人的作用。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但从体育与育人的主体关联和内在联系中,应该懂得体育具有促进人的品德发展,自身和谐、健康成长的价值和功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育人的目标有更加清晰地认识,从而充分把握学生认知发展、身心特点、年龄特征等,将“体”与“育”的内涵有机结合。同时,不论是体育活动,还是竞技比赛,在培养学生集体观念、竞争意识、尊重规则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拓展手段,大力借助体育课程、体育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体育社团组织、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责任感和意志品质,挖掘不同体育项目的育人功能,丰富育人内涵。
    抓好学校体育,从行动上做到“两个更加”。一是更加关注充足的运动量。学校体育要坚决克服体育娱乐化倾向,坚决杜绝“唯分数”的错误理念,坚决做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段的学生身体情况创新体育课程,创新活动方式。二是更加注重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据资料显示,我国大多数人没有正确的终身锻炼习惯和方式,这种情况十分令人担忧。如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根据学生心智成长、年龄结构的特征,我区的学校体育应主动破解这个难题,建立“小学注重培养爱好兴趣,初中围绕多元需求实施多样化培育,高中更加关注体育技能培养习惯”的学校体育新思维、新思路,并以拓展体育课、课外活动、体育社团、运动员训练及体育竞赛的方式和路径,推进学校体育出实效、出成果,从而走出一条新区学校体育的特色之路。
(四)要在促进质量提升上更加力
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发展,关键是调动学校自主发展的内驱力,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主动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为学校发展搭建宽广的平台,为校长展现管理才华提供更大的舞台。
从今年起,在综合考核、督导评估的基础上,每年对全区办学水平较高、教育质量较好的10所学校进行评比表彰,在全区树立优秀典型,树立学习标杆,树立建设榜样。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校竞相发展,设立六个方面的单项评比奖励,即:教学质量先进校、教学质量进步校、“建文明学校、当文明老师、做文明学生”(即“三文明”建设)先进校、艺术教育先进校、体育教育先进校和科技教育先进校,促进全区形成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热潮。
为推动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从今年起,我们要搭建促进学校发展的“四大平台”。一是在3月初到4月中旬举办第一届“教学质量建设月”,以对各学校质量评估为基础,对全区各学校教学质量进行诊断分析;二是在4月中旬到5月底,举办第一届“学校建设月”,各学段学校开展办学水平展示活动,开展从共同体级到片级再到区级的“互比、互学、互看”办学经验交流活动;三是在下半年9月初到10月中旬举办第二届“师德建设月”,将师德建设向纵深推进;四是在11月初到12月底举办“教师基本功建设月”,开展新一届“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为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提供平台。
为持续推进学校个性发展、特色建设,提升我区办学内涵建设水平,要按照时间节点,开展全体师生参与的“建设书香校园全员阅读成果展示周”“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周”“艺体教育成果展示周”“全民教育成果展示周”以及“‘三文明’建设成果展示周”等五个精品展示活动。届时,面向全区、全市,乃至全国展现新区教育成就,展示新区师生风采。
    我们号召全系统不论从机关到学校,还是从干部到教师,都要用“精品化发展、精细化管理、精致化服务”的理念、措施、手段,保证各项工作效果达到极致水平、极高境界。
    二、必须抢占“三个战略制高点”,努力夺取率先发展的主动权
新区这个全国少有的教育发展大平台,理应成为教育家成长的沃土。“要培养杰出的教育家”“要让教育家办学”是新时期交给我们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课题。从2013年开始投入巨资启动“三名”工程培养计划,到2018年,两期工程已近收官,我们应当向全区人民交一份答卷。“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不会成为级别的加封,也不会是荣誉的授予。当下,我们的干部人事管理部门,我们的各级培训组织,我们的全体决策者和参与者都应在深刻总结、反思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思考对卓越的再追求,对责任的再担当,对自我的再超越。我区的“哑铃状”队伍构成导致我们在队伍培养上有强烈的焦虑心态,一大批领军式的校长、知名的教师即将退休,在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必须实施“抓两头带中间”的策略,必须迈出超常规的步伐。
(一)必须大力提升校长办学能力
人民满意的好学校必然是一个人民满意的好校长创造的。一个优秀的校长成长主要靠自我修炼,同时也需要组织的教育和培养。我们围绕校长队伍建设将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打牢校长的职业恪守。每位称职的校长都要树立“立德树人、人民至上、质量为先”的职业意识,按照校长履职尽责的“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五个基本理念及教育部颁发的六十条专业标准修炼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满意的优秀校长。同时,组织部门要把校长的职业责任教育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加强落实。
第二要建立科学行权的基本机制。为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减少行政决策的政治风险,非常有必要建立以下基本的权利运行机制:一是权力公开运行机制;二是决策执行全过程接受监督机制;三是体现党的领导、群团组织协同管理机制;四是建立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五是实施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六是建立健全重大问题责任追究机制。通过以上六个机制的建立,确保校长在健康、正确的“法制”环境下行使指挥权,用健康的政治环境保障宽松的工作环境。
第三要大力提高校长领导力。毋庸置疑,几乎所有的校长都有办好学校、做好工作的事业心,绝大多数都有一个当好校长的决心,都有一个成为名校长的雄心。但现实中,却存在三个方面的严重不足: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力不足;其次是行政能力的不够;再次是政治敏锐性不高。当下,要把提升校长领导力作为校长队伍建设的重点,围绕政治纪律、政治意识、政治规矩的提高,学校常规制度建设,校长课程领导力,学校安全管理方法,群众工作能力,领导行为科学,领导艺术科学,以及如何当好“一把手”,如何提高协调能力,如何化解矛盾等基本功和基础性工作,进行靶向性指导,案例式讲解,指向性培训,以尽快化解校长的领导本领恐慌。
    第四要构建校长培养的系统工程。合格的校长靠培训,而拔尖骨干靠培养,我们要打通培养校长成才的八条渠道:一是坚持开展高层次的系统性的院校培训,请专家以学校内涵发展为重点,围绕课堂建设、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名师培养等内容进行实地指导;二是督促岗位自学,为校长指定学习书目,并进行考试验收;三是开展课题研究,培养研究型、学者型的校长;四是组织校长论坛,让校长共同研究探讨学校管理艺术,阐述学校发展管理理念、经验、方法,为每位有造诣的校长提供展现才华的平台;五是举办个案沙龙,为有头脑、善思考的优秀校长形成科学的办学思想提供有效服务,帮助校长形成个人办学理念和总结办学经验成果;六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荐有发展前途的校长到全国各地名校挂职锻炼,并支持学校与全国知名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七是输送优秀校长到境外、区外研修;八是编辑xx新区校长治校方略和优秀校长办学思想文集。
第五要促进校长自主发展、自我提高。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为校长服务,为有志向和追求的校长鼓劲。一是每年评选表彰十佳校长,并在此基础上,在适当时机,授予一批对新区有突出贡献的校长为新区“功勋校长”;二是通过“三层级推荐、一层面考核”的机制,促进青年骨干及早进入管理岗位;三是大树特树一批典型和榜样,为优秀校长站台、鼓劲、加油,大力宣传优秀校长的先进事迹,让他们成为新区的“教育明星”。
    (二)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素质
如果说高水平校长是高质量教育的保障,那么高层次教师就是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去年中期推动会,我们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指向性的要求,今年,我们将结合推进工作中的经验,沿着这个方向更加科学地完善,更加持续地发力。
第一要在正师风上加大力度。教师的岗位应该是圣洁的,教师的心地应该是善良的,教师的人品应该是正直的。但最近在全国发生的一系列教师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件,让人感到震惊和愤怒。虽然我区教师违背师德行为没有这么严重,但个别教师有损师德的行为也非常触目惊心。有的教师见利忘义,把手中点点权力用到极致,穷尽手段敲诈家长;有的教师借用组织给予自己的名气大搞有偿家教,收费敛财达到令人惊讶的程度;有的教师工作提条件、要待遇,斤斤计较,凡事都与个人利益挂钩;有的教师工作应付,只做表面文章,甚至只是为了对付考核;有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的错误言行不管理不教育;有的教师本身自由散漫,不注重自己的言行,枉为人师;有的教师体罚谩骂学生,已突破了公民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个别教师、干部为了自己评优、晋级,不顾脸面和应有的尊严,弄虚作假;还有个别教师谋取第二职业,不仅上班期间进行商业推销,甚至还向学生家长推销商品,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些歪风如果不予以纠正,将严重败坏新区教育形象,严重损害全体教师利益,严重影响社会风气。
师德师风具有强大的指向性和导向性。学生总会在不自觉中把教师当成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的言行直接感染和影响学生,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抓师德、正师风、树师表”应作为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强化自律。育人者必先正己,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我是否愧对教师称呼,我是否愧对家长信任,我是否愧对党和人民的托付?要完善考评。建立科学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综合利用领导、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面评价。从今年起,建立全系统的教师个人师德档案。要建立机制。通过定期搜集,建立优秀教师师德事例资料库,建立违背师德、损害师风事例档案。各单位都要制定师德管理办法,实施“一票否决制”,在评优、晋级中,把师德作为重要参考标准。建立全区幼儿教师信誉系统,对因教师失德被劝出或开除的教师,全区内所有办学机构一律不准聘用。建立师德师风讲评制度,每学期都要对全系统师德师风情况进行评估、讲评、通报。建立优秀师德标兵评选制度,每年教师节都要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楷模”,让品行好、作风正的教师得到鼓励。要注重教育。要狠抓思想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把“当文明教师”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要坚持经常性地开展师德规范培训,加强对师表的讲解,并纳入新教师入职的必选课、首选课。同时,还要主动积极地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
第二要在“练师功”上下大力量。教师专业功力的深度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高度。从区级层面上来抓教师基本功建设,必须有战略性布局。
一要瞄向青年教师。一个新教师的“入门引领”和“出手水平”决定了他的未来发展空间,骨干培养必须从入职抓起。为此,应该让刚踏上教师岗位的青年人迅速熟悉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尽快适应事业发展需要。首先,教研培训部门协助各学校“一对一”建立导师对接制度,用好师傅把青年人领进门。其次,培训部门和教发院要建立全面的,从教师本岗到班主任岗位的,系列系统化培训方案。瞄准所有近三年入职的青年教师,找准培训切入点,使新教师在学科教材认识、教案设计、课堂管理、教学技能、班级工作、师生沟通、考评学生、教学研究等方面,从基本的掌握到熟练的应用,不但具有教师资格证,还要取得新区青年教师业务培训合格证。
二要瞄准领军人物。要在多轮的评比竞赛中筛选出一批管理和教学骨干,授予xx“名教师”“名校长”的荣誉称号,纳入新区教育功臣候选。为每位“名教师”“名校长”都建立工作室(站),成为下一轮“三名”工程的培养基地,让新区老一代名师的优质资源不丢失、不消失,并将其教育特色不断凝聚,而后辐射和放大。
    三要利用项目带动。经验的积累必然带来理论的提高,亲身实践必然带来能力的增长,只有对教育内涵的深刻领悟和刻苦研究,才能有素质的提升。教师先祖孔子之所以称为万世之表,固然有其宽厚的道德情怀,更在于理论与实践的深刻融合。要列出具有新区特点的研究发展项目,让每一个“种子”学员建立和参与集研、学、训、实践为一体的课题研究。
四要注重实践提升。高水平的教育家必然是一个高水平的实践者。所有的领军人物都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况且每个学校的校情不同,每位教师遇到的问题不同,必然有个性化的解决手段。因此,实践是成长的永远动力和手段,基于问题的研讨,针对实践中的困惑,在对话中提升,在评论中提高,在思考中形成理论。从一名教学高手到学科领军人物,必须跨越只会做不会总结的障碍,必须形成自己的主张,对学科理解、教材组织、教案设计、教学风格、教学技能和学科评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今年起,我们每年都要总结教师、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的有效招法、精彩手段、制胜法宝、实践经验,并编辑成册,留下xx教师从成长走向成熟的足迹。
五要搭平台摆擂台。要为新区教师参与全国性技能竞比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和支持。利用每年以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为目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评选每年一届的青年新秀、教坛能手和教学精英。每两年评选一次区、校两级教学骨干,建立新区“领军人才库”和“xx教育家”资源库。
六要加强团队交流。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成长离不开自我发展、自主成长,但“要想走得远必须结伴而行”。为此,要建立全区所有“三名”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的学术研究资源库,定期组织学习和自评交流。要高度重视学科领头人建设,把名师工作室与学科带领人建设组合运用,在全区按科目学段划分成立若干个学科研修团队。这个团队必须选择忠诚教育,热爱教师岗位,甘于奉献,乐于研究的成员组成。以学科为单位,建立全区学科建设共同体,围绕队伍提高和教学质量提高,推进“低负担高效率”课堂建设。教体委将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鼓励支持学习团队建设,做实文章、做大文章。为保证效果,在教发院成立学科团队建设办公室,统筹设计规划、促进支持各学科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具体实践研究措施。
第三要在“铸师魂”上用大力气。教师既然是“传道”者,就必然有意识倾向,有价值偏向。这就是教师的灵魂,这既是教师的人格风范,更是教师的内在追求。
    一要必须占领思想阵地。党的各级组织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切实担负起思想教育的领导责任,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占领学校的舆论阵地,要通过日常的宣传、教育,灌输党的主张,确保教育阵地牢固地掌握在党的领导下。
    二要必须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各单位尤其是主要领导必须把队伍团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在名利面前表现出应有的领导风范,带出好头,做好榜样;要善于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善于做思想工作,善于引导舆论,建设和谐、积极的工作环境。
三要必须不断传播正能量。在积极乐观的环境中工作,才能心情愉快,精神豪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教师头脑,教师有信仰,发展才能有力量。党组织要经常用正面典型、道德楷模、师德模范教育引导教师敬业爱岗;要经常用正面舆论压倒压迫消极思潮,消除低级趣味;要经常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宣传教师中的崇高伟大,让那些昏睡或装睡的教师心灵得到警醒,矫正教师的人生坐标。
(三)必须大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任务,课堂既是学生成长的渠道,更是教师发展的载体。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是从课堂水平差距开始的,一所学校,有没有凝神聚力抓课堂,关键和根本在校长是不是心无旁骛,聚精会神。
一个合格的校长必须重视课堂。保持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高速度,离不开对课堂的研究和建设,因为课堂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载体,是核心素养的生成地,是教育质量建设的战略制高点。
    一个合格的校长必须深入课堂。课堂是学校各种教育活动、管理工作的中心和重心所在,作为一名校长,如果长期不教课,也不听课、评课,不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就会脱离教师、脱离学生,就无法把握学校的实际情况,就无法掌握管理的主动权。这种学校管理就是典型的行政化管理,领导就会瞎指挥。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对校长深入课堂、深入教研、深入科研工作的监管、监督,让校长的注意力引导全校的注意力,促使校长当好课堂建设的引路人。
    一个合格的校长必须研究课堂。首先作为区一级的教研组织,应对全区各学科、各学段课堂教学情况有一个基本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出台新区标准的达标课、优质课基本标准,使所有教师都能对照标准有所看齐。作为校长应对本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有个基本的判断,结合课堂研究专家的意见,梳理一下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进行分类。我们发现,在我区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批学生“参与率”不高的课堂,甚至是“收视率”很低的低效、无效课。这样的课堂何谈“行业排头”“人民满意”?作为校长,抓课堂建设必须从“最后一名”抓起,两眼不仅盯住“优质课”更要盯住“平庸课”、“低效课”,对课堂效率不高,学生有意见的老师组织专家诊断,对症施治,做到“精准帮扶”。
作为校长,应在课堂建设上打好攻坚战,当好指挥官,做好“掌舵人”,把自己的管理理念、治校方略体现到课堂上,从课堂中提升,牢牢掌握教学的指导权和话语权。
    一个合格的校长必须发展课堂。课堂建设不是单向用力,课堂效率呈现在课堂上,功夫在课堂外。各业务处室、专业部门、各学校,必须着力围绕教学管理的五个基本环节下功夫。课堂建设不是一时之功,必须在围绕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做文章的同时,抓牢学生的主体作用,唤醒学生的主体功能,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追求“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教师内心的向往,但课堂建设仅靠教师的自我觉悟是不能完全做好的,需要专家、骨干的引领作用,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作为校长要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教研组“磨课”“研课”,课堂展示、示范、研究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对课堂研究的自觉性、主动性。课堂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只有校长的豪放大气才有课堂的激情四溢,只有校长的智慧盎然才有教师课堂的面貌一新。
区教发院要持续推动“低负担、高效率”课堂建设的达标评比与提升工程,持续性发力,连续性作战。把此项工程与“大练兵大比武”有机结合,持续攻坚,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消灭低效课,大幅度提高各学校课堂达标率,大幅度提升优质课堂率,以课堂建设优质推进教学质量优质和办学水平优质。
教育管理部门、教发院要为课堂建设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技术支撑,要组织区级优秀教师巡回讲师团,组织全区性的课堂示范课,建立优质课堂资源库,让拔尖人才带动教师发展,让教师先从模仿到领悟再到突破。
    要推动高中优势学科建设,力争把优质学科建设做成一个带动全区课堂教学上层次上水平的驱动性项目。要切实提高校长课堂建设领导力,教研员指导力,教师教学执行力,要围绕追求一个目标---“低负担、高效率”,关注一个关键---“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兼顾两个层次---“扶助暂困生,提升绩优生”,写好课堂建设大文章。
    三、必须夯实“三个重大基础”,全力增强加快发展的续航力
(一)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第一要加快建设,统筹配置教育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是新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对我区来讲,资源配置问题是阻碍教育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推进资源建设。2018年,我们将全力推进塘沽首创小学等4所学校建成使用,推进大港东城小学等4所学校主体完工,开工建设海港城实验中学等4所学校。在过去一段时间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学前教育全面配置,基础教育均衡配置,职业教育协调配置,高等教育优质配置,特殊教育、社区教育科学配置”原则,已经初步确定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布局规划,形成了两个重大成果,即《xx新区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和《xx新区教育布局规划》。下一步,我们必须尽全力加以推进,为新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第二要科学定位,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新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必须改变学前教育发展的被动和滞后的局面。一是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要全力落实《新区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要全力推进规范民办托幼点建设,用“磨破嘴皮、厚着脸皮、硬着头皮”的精神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和帮助,抓好落实。二是要坚持公办示范引领。公办园是政府意志体现,具有公益性特征,必须在规范办学、管理科学、服务民众、引领方向、带动发展上起到绝对的榜样、标杆作用,在抓好公办园管理建设的同时,要建立起公办园辐射、携手民办园的发展机制。三是要提升办学层次。充分利用《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xx新区公办幼儿园等级评定工作方案》等,对国办、民办幼儿园进行全覆盖、全方位的评价,推进学前教育上台阶、上水平。四是要确保质量公平。无论公办,还是民办,要一同要求,一同考核,要建立对民办幼儿园的考核评估办法,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五是把好办学方向。学前教育要肩负好“早期教育”和“为上学做准备”两个任务,成功的幼小衔接是不能偏向任何一方的。目前学前教育小学化还是比较严重的,学前处应作为一个重大课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小学处要指导小学为适龄儿童做好衔接准备,杜绝误导家长走向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歧途。
义务教育必须确立优质均衡发展的定位。要以义务教育现代化达标为抓手,以标准化带向优质化。继续推进并完善学区化为特征的共同体建设,根据新需要、新要求,重新梳理共同体的职责和发展思路,使共同体成为同考核、同交流、同发展、同命运的教育合作发展组织。
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映照,需要“特殊”对待。一是要对特殊教育进行科学的历史性的布局调整,根据新区残疾儿童分布状况和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布点,高标准规划。二是要全面落实市教委等八部门制定的《天津市第二批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对新区现有特教资源进行全面分析,挖掘现有资源的优势,成立新区特教联盟,根据学生类别分布,做到办学优势互补,保证每一类残障学生都能得到特殊的服务,并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为更多残障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三是大力推进医教结合。借力专业部门的力量,借鉴发达地区“医教结合”的经验,将医疗康复手段与教育相结合,联手医疗行业,引进专业力量加强对学生康复工作的专业指导。四是积极推进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普特结合体系。建立与随班就读相配套的科学制度和措施,保证残疾儿童的入学需求,做好从学前一直到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五是结合就业发展,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能力的适龄残疾学生进行跟踪管理,提供专业选择指导,为更多的残疾学生创造继续教育的机会,为更多的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高中教育必须坚持多样化发展、特色化带动,坚持把推进优势学科建设作为地区特色。各高中校应积极探索领先学科建设,以建设优势学科带动办学优势,并以此支撑学校声誉,从而带动全区学科特色发展。有实力的学校应主动担负起领衔责任,建立起校长总负责,主管业务校长和分管主任、学科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该校优势学科建设的协调推进、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估。教育管理部门、教发院应超前设计项目规划和推动方案,要聘请国内外学科专家把脉会诊,协助推动,强力推进,要通过专项资金保障各项目活动开展;要举办全市乃至更高级别的成果展示,彰显成绩,突出优势;要在推进中发现并着力打造学科领军人才;要建立科学的资助办法,促进成效显现和团队发展。
职业教育必须着眼于国际化、现代化。我区具有现代制造业的典型特征,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支撑,而我们作为地区技术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很不够。因此,必须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建设、抓民计民生的理念,下功夫下力气抓好职业教育。我们的核心任务是打造具有世界眼光、国内领先、新区特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目前我区职业教育专业化、技术性不突出,产业特征不明显,而且专业同质化、同类化倾向严重。为此,应坚持专业建设为核心,围绕新区产业结构,技能型人才急需的特点,设置以服务我区紧缺型职业技能人才需要的专业,培育打造3—4个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技能人才基地。二是发挥职教联盟的作用。为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去年底我们成立了xx职教联盟。联盟要做实做强,要适应新区市场需求和着眼现代化、国际化,从专业布局上要更加科学,从发展行动上要实现三到五年内各办学体互利互动,共享共融,专业、技术、师资、设备等达到互通互用互赢的效果。三是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推进从中职到高职的专业对接,加快打造从学校到企业,从学习到就业融通的质量建设融合机制。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密切与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合作。要推进内涵发展,从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材设计到师资建设等,整体瞄向国际先进水平。四是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来自具有实际能力和一流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教体委要统筹协调各学校力量,形成行政主导,校企参与,围绕教师实际能力提升的培训体系,牵起校企之间的合作之手,实现教师成长和企业发展合力共赢。五是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条件,创造更多的“证书”获取机会,搭建更多的技能性竞赛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各种锻炼。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状况分析系统,不断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提高我区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二)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发展动力不足问题
第一要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要瞄准方向。课程改革作为推进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驱动器,着眼点必须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向,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围绕学生“关键能力”建设做文章,始终围绕“教学与评价”这个主题做研究。要定准目标。各相关学校应把“立足本校,着眼全局,围绕课堂,整体规划,稳健推进,确保效果”作为推进课改工作的行动指导。要明确路径。“课改”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和敏感地带,既需要积极主动的态度,更需要量力而行的策略。要加强学习借鉴,广泛、深入吸收先进地区、学校的成功经验;要科学引导、指导,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全区课改指导意见,为未来几年的课改发展指明道路,提供基础的技术和行动遵循;要建立制度保证,从具体实施措施到教师专业培训,从学生学分确认到学生选课规划,从课堂设计行动到课程选择配置等等,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要精心设计,并以制度形式加以稳固,逐步完善,防止朝令夕改、“三天热度”。要强化保障。要实施“一把手”工程,调整管理结构,探索适合课程改革发展趋向的组织保障;要统筹人员配置,善于借助外力、外脑,为课改深化提供人力保障;要加大投入,为课改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与此同时,要关注过程推进,不断总结经验,矫正推进目标,调节推动步伐,确保课改不走偏、不走样,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二要积极探索管理方式的变革。我区教育管理体制伴随着全区第三轮行政管理改革迎来了体制的挑战和管理职能的变化。原有各区域发展特色,历史上形成的发展不平衡、优质资源配比不充分,以及管理辐射半径过大、执行效能不高、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已经逐渐显露。我们必须主动探索适合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当下,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对海滨教育中心职能做出调整。强化海滨教育中心对xx南部区域的业务建设作用,突出其在区域教研、科研建设的功能,将其列入区教发院整体规划,重新明晰职责,在其内设机构的办公室中增加对区域行政工作的综合协调管理职能,作为海滨区域各基层单位连接区教体委的中枢,负责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负责对一般信函、信件、信访的处置和一般性材料送转,情况通达和政策咨询。
其次,撤销原属教体委办公室的汉沽、大港两个综合管理工作处。原管理处的行政职能重新梳理后,分别转至汉沽教育中心、大港教师进修学校,在其内设机构的办公室设专职人员履行对原区域行政工作的综合协调管理职能,分别作为原汉沽、大港区域各基层单位连接教体委的中枢。
在塘沽、汉沽、海滨教育中心、大港教师进修学校内设督导督查室(简称两督办),接受上述单位的统一领导,主要履行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布置及委党委委托的督导督查任务,主要围绕所在区域各类办学机构规范办学、师德师风、校园安全管理、党建工作以及其他需要监督管理的问题等进行巡查、监督。同时要完成所在区域教育中心(进修学校)分配的其他任务。“两督办”的人员配备要按照每街(镇)不少于1人的标准并根据所在区域内学校(办学机构)数量进行科学配备,以在职和退休的校级优秀干部相结合的方式组合,工作方式以机动式巡查、随机性督导的方式为主,对全区所有教育机构实施全方位、立体化,360度扫描式检查、监督。各“两督办”定期要给委党委提交“两督”情况报告,遇到特殊需要要进行专报。通过机动式督导督查,督促各办学单位落实办学主体责任,贯彻学校章程,落实上级要求,促进学校沿着正确的办学轨道健康发展。
第三要积极支持办学模式的革新。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优质资源集团化办学模式,支持全国各地名校和我区的联合办学,对以往市、区优质学校在新区办学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反思提升,制定市属名校与我区联合办学的促进办法。对塘沽一中等区内优质学校举办分校的情况进行效益评估,努力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
第四要积极推进教育技术创新。建设教育强区,当好行业排头,必须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聚焦“深化、引领、融合、应用”,制定《2018-2020xx新区教育信息化规划》,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一是强化培养培训,不断提升干部教师的信息化理念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开展全区校长和信息化技术人员培训,加强学访和交流,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深入人心。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支撑能力。委属单位将全部接入教育专网;学校网站及应用系统全部迁移至区数据中心;建设视频教研系统,实现录播教室的管理及互通;扩容视频会议系统,支撑多校区视频会议;建成全区走班排课系统及大数据分析平台;开展学校网站群建设,实现网站的统一管理;启动学校无线网络建设,进一步支撑学校应用;推进教育云平台上线工作,将教育云平台建成唯一入口,对接市教研室、市信息化管理中心、市电教馆应用系统,实现单点登录、统一认证。三是提升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能力。对接国家、市区优质资源,引进优质特色资源及学科工具,满足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及教学需求;开发新区中小学视频课程资源,推出一批优质、系列的名师视频课程,解决优质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强新区校本资源建设,实现新区特色校本资源的网络存储及共享;坚持应用驱动,持续提升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能力,着力推进“课课用、处处用、天天用”;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重点奖励信息化应用先进学校。四是以“智慧校园”建设促进全区信息化发展上水平。依托教育云平台开展5所“智慧校园”试点建设。探索新技术支撑的教学方式变革,探索教学、科研、安全、人事、后勤等方面的创新管理模式,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开展有特色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基于此制定《xx新区“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xx新区“智慧校园”综合平台建设方案》,引领带动全系统信息化发展。
    第五要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作为校长,要从内心认同科研的力量,要从主观重视科研工作,要真心抓,亲自抓,亲自主持研究课题,亲自规划科研工作。要把向科研要质量,靠科研上水平转化为实际行动。要投入精力、财力,要列入学校发展计划,要注意抓过程管理,注重成果推广。要坚决摒弃只有论文、文章才是科研成果的错误观点,一个好课件,一个好案例,一个好点子,一个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非常好的科研成果。作为全区的教科研领导机构,教发院要进一步发挥《xx教研》学术阵地作用,为潜心研究者搭建交流平台。要加强与国内著名的教科院、教研机构的联系,建立课题与课堂结合的研究网络,提高教科研的含金量。建立每年一次的优秀教科研成果、教学成果评选奖励制度,鼓励教师成为研究型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教育家。今年我们将召开第一届教科研大会,举办新区教科研成果论坛,让教育才俊能有展示的舞台。要在全区实施教科研“十百千”工程。用五年左右时间培养10名左右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教科研领军人才,100名左右在全区叫得响的教科研骨干,1000名左右校级教科研生力军。
    (三)必须坚持依法治教,着力解决阻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第一要大力提高规范化办学水平。制度是管长远、管根本的措施,是规范办学行为的长效机制。各学校应建立依据上级政策、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的、与时俱进的、全方位的管理配套制度,做到规矩明晰,权责统一,保障教师、学生、家长等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推进民主监督机制,完善民主治理结构。各部门、各单位应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涉及各办学单位日常管理规范行为的指导意见,从政府层面加强程序规范。对招生政策、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行为以及可能损害教师、家长、学生利益等问题做出要求和防范,为各学校发展提供公平的环境。要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的监督巡查制度、人民来信处理通报制度、教育发展义务监督员制度、重大重要信息报告等基本制度,为规范办学行为提供强有力抓手。
    第二要大力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要加强学校章程建设。学校章程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法规”。要确保全区所有学校实现“章程”管理,使学校的重大决策有法规依据、办学行为有规矩约束、处置事件有规范要求。要增强学校治理的科学性。一是要体现党组织在重大问题上的指导和把关定向作用;二是切实把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在实处;三是建立家委会的协同机制,通过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参与学校重大工作,协助推动学校发展。要调动校外力量管理学校,树立教育发展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成绩,也是共同责任的理念,更好发挥家委会凝聚力量、化解矛盾、解决困难、聆听声音、促进发展的作用。要增强校长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注意到,个别校长“家长”作风依然存在;个别校长仍然有伺机乱收费、滥发津补贴的倾向;个别校长消极对待上级指令,甚至打政策擦边球;个别校长由于个人私利或政策观念不强,导致在国有资产管理上有渎职、失职行为;个别学校不按法律法规办学,严重损害教师、学生利益;一些校长心中没有制度,即使有了制度也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不学更不用;更让人担心的是很多学校领导不听会议精神,不看报,不学文件,严重违法违纪违规了还理直气壮。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各部门要通过宣传、教育、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校领导增强全面“依法治校”的意识,提高校长依法办学、依法决策的自觉性。
第三要大力构建监督管理机制。要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大力加强综合推进力度,强化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指示、指令落实的检查。大力加强督导工作,要开展家长评学校、社会评教育活动,把人民满意作为我们继续努力的起点,把人民不满意的地方作为我们改进工作的切入点。要在充分发挥“两督办”作用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各种巡查制度,促进工作改进。要勇于创新,借助“第三方”力量加大专业检查、监督的力度。
    四、必须打牢“两个根本保证”,确保教育事业朝向宏伟目标奋力前行
(一)必须更加注重平安校园建设
安全稳定是事业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稳定为前提就没有发展的保证。全系统都要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
第一要努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一要提高重视程度。要牢固树立“安全胜于一切”的工作理念。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弱势的学生群体,我们多一分尽心学生就多一分安全,家长就多一分安心,社会就多一分安宁。要坚决克服畏难思想和厌战情绪,坚决防止麻痹大意,全面落实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教育系统长治久安。二要强化检查整治。以九大类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为重点,加强安全风险管控。高标准排查,把自查和举报,明查和暗访,普查和抽查结合起来。严明各类安全发展责任,每学期初、期中、期末,都要进行一次全系统的安全大检查大整治,并结合季节特点、时令高发事故问题及上级要求进行专项检查整治。要借助好专业力量的检查,构建长效监督机制,对全区各单位、各类办学机构全覆盖,不漏一校一园、一点一位。三要加强教育培训。每年都要举办学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的培训,对教师、家长、学生进行全覆盖、全方位的教育培训,增强所有涉及人员的安全意识。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媒体、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建设安全教育体验中心和安全警示教育基地,为所有学生提供安全防范的优质服务。四要坚持务实作风。近年来,我系统在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对照安全管理的目标、任务和存在问题,细心把脉,我们感到还有六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一是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安全工作谈起来重要,看起来重视,文件没少下发,会议没少召开,制度没少建立,但落实、遵守不到位。各学校应自查一下,安全预防、安全知识还有多少教师、多少学生没有掌握,还有多少人出现预警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一定要牢记,讲千遍说万遍不如扎扎实实做一遍。二是心存侥幸,麻木不仁。我们时常讲,社会上的安全新闻就是我们的教育案例。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发生事故后,作为校长,不能立即引以为戒,而是认为事故离自己很遥远,甚至作为聊天的话题,没有引以警戒,没有对自己单位进行反思,没有对隐患进行排查处置。三是整改不力,留下隐患。一些学校存在着事故隐患屡查不改,有的问题解决困难,不是主动“搬救兵”,请“救援”,求“支持”,而是得过且过,能过则过,始终不认为隐患就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故。四是工作粗放,精细不足。涉及学校安全问题,有多少种类别情况,有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如何落实责任,身为学校主要领导没有做到心中有数,也没有全面掌握,没有把每项工作的责任压到实处。五是欺上瞒下,应付了事。有的学校发生事故不是按应急处置办法立即处置,而是想着第一时间把事情压下,把情况瞒下,把责任摘下,即使问题解决了,也不愿旧事重提,甚至也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反思,教育他人。六是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对设施不达标,不是舍不得投入,就是在等、靠、要。学校安全培训和防范技能训练不认真开展,造成学校无备而防,学生无力而防。发生问题后抓耳挠腮,无所适从。学校的任何工作都可能出现粗心大意,但唯独在安全建设上不能允许粗心大意,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存在偷懒耍滑,唯独在安全建设上不能容忍偷懒耍滑。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弱小的生命,我们必须满怀对责任的敬畏,对生命的敬重,抓好校园安全工作。五要做实责任追究。要恪守“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原则,强化主责意识,强调主体责任。建立各方面、全方位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办法,各层各级用安全责任清单管理,出实招、下功夫,以隐患就是事故为始点,抓好各个岗位、各类人员的责任落实。
我们必须立足“本质安全”建设,穷尽一切手段,确保校园平安。要借助全国乃至国外专家的力量研究立足“本质安全”的防范建设措施,争取社会各界广泛支持,舍得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将所有学校的校舍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拆除所有有安全隐患的危房危墙,补齐所有防火、防盗、防爆的安全设施、设备,逐步给所有有资质的学校、办学机构安装治安监控,制定所有师生出行安全的防护管理办法。同时,要做到食品卫生监督监控全覆盖。
第二要着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必须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访是党和政府连接百姓的桥梁,是传递社情民意的渠道,是送上门的群众意见。“意见就是火药,态度就是引信”,任何工作疏漏和态度冷淡都会激化矛盾,升级对抗。解决好信访问题,根本上靠法制,靠校长依法行政、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的水平。要提高校长的执政能力,让群众信校长而不是信上访。
一是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要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各学校应科学正确进行行政决策,对怎样决策、怎样落实上级政策,怎样分配公共资源,做出“法定”的约束。要通过自身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将涉及教师、学生、家长切身利益的相关信息及时依法公布,既要让利益当事者知情,又要防止信息不对称形成的被动。要依法保障群众的参与权。要落实教代会制度,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通过协商、听证、讨论等多种形式,让群众参与政务,充分发挥教代会代表,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要依法保证群众表达权。要防止粗暴地对待群众反映,广开言路,畅通对话渠道,主动迎接教职工、学生、家长的意见和诉求,把误解和质询化解在基层。要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让群众的诉求得到及时合理的回应。要依法保障群众监督权。法治社会更需要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杜绝群众不满情绪的发生,需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需要权力在公众“眼皮下”使用。
二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我们分析众多信访案例发现,引发信访的重要源头还是群众对我们干部作风不满意,因此我们必须从病灶上“下药”。首先,制定政策,做出决策,必须贯彻“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必须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把相信群众放在首位;其次要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群众“信上访”根本是不信任“当权者”,我们干部必须从自身形象,自身态度,自身行为上找毛病,查不足,做让人民信任信赖的干部。第三要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要建立决策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要在决策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广泛征求意见;要完善决策纠错矫正机制,不断推进工作的科学化程度,要推进决策法制论证,提高法制化水平。
三是切实提高群众工作水平。要注重舆论引导。信息化社会,大数据时代,很多事件的升级是由于舆论的推波助澜,很多矛盾拖大、拖“炸”是我们忽略、忽视舆情动态造成的,因此掌握、掌控舆论引导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一环。要注重妥善疏导。群众反映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信访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解决现实问题。这要看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坚韧、担当”的好品质。我们要提高应对舆论、化解情绪的能力,要在矛盾出现的第一时间与群众在一起,要抢占思想教育的主导权。有些矛盾的激化表象是“不会说话”,本质是脱离群众,对群众缺乏感情或自身无才干,缺乏做细工作的本领、方法、底蕴,有的甚至自身形象不佳、行为不端,换不来群众的心理认同。
四是切实提高化解问题能力。任何信访不稳定的问题都是矛盾的突出问题、棘手问题。这些问题的“燃点”很低,处理不好,小问题会带来大问题,局部问题会带来整体问题,甚至客观形成“效仿效应”“连环雷”,恶化学校风气,甚至有倾覆性的毁坏力。因此,要用群众的观点思考问题,把群众的呼声看成无奈的呼救,视群众为亲人,听取群众意见。要用群众的立场解决问题,把切实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作为出发点。也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把群众意见作为改进改善领导方式的起点,团结一切力量,用群众的方法开展工作。既要运用政策、法律、行政手段,还要注意教育、引导、调解、协商、疏导,耐心地解释,直至把问题解决,把矛盾化解。对反映问题的热情接待到位,对有理诉求的解决问题到位,对不合理要求的说服教育到位,对有困难的帮助服务到位,对无理取闹的政策宣讲依法治理到位。
各单位党组织对信访稳定工作负有首要责任。要强化信访问题预测预警研判机制,强化信访问题信息即时报告制度,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同时,要强化教师教育,切实提高教师素质,使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二)必须更加坚定党的领导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党领导一切的立场,必须坚定全面从严治党的态度。
第一要突出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要强化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这一重要思想,抓住了党内政治生活最深层次、最本质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此,我们全系统要更加坚定地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自觉学习、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将其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入头脑。要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章,贯彻党规,要持续以合格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主动性、原则性、政治性,每个党组织都要把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做,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第二要抓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一切工作都到支部”。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的根本。当前,我系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定位不准。学校党组织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怎么管?二是摆位不正。教育质量建设与党的建设工作在摆布中容易造成重视业务工作,淡化党建工作。三是载体不多。许多学校党组织建设“重形式、轻实效”。组织生活重表象轻质量,开展活动方法陈旧,手段单一,缺少抓手。四是覆盖不够。个别党组织仍然有弱化、虚化的现象,存在“水流不到头”的问题,尤其是非公党组织建设差距更大。五是本领不强。忽视党员教育,忽视对党员权利义务保障,导致党内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对党性丧失、信念动摇、脱离群众、违法违纪的现象没有积极主动地斗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用党建引领学校管理。各党组织要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融入工作各环节,确保管党治党全行业、全过程、全覆盖,实现管理上融合。要因地制宜,从培育自身特色和解决突出问题出发,在“精”字上做文章,党建着力要精准,活动方式要精致,发挥作用要精确。从抓实支部入手,做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实现组织上融合。要用党建领先引领队伍先进,学校既要抓业务也要抓思想,尤其为党员岗位争先,党员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开拓渠道、提供机会,要在业务与党建融合上出实招,防止“两张皮”,实现党建核心与发展中心“同频共振”。
    其次要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党的书记的述责述职述廉评议考核,促使党组织书记“扶犁躬耕”党建工作责任田。要把非公组织领域党建纳入全系统党建工作管理考核范围,切实做到党建工作全覆盖、无死角,让所有的党组织都发挥起应有作用。要切实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特别是把那些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敬业爱岗的优秀青年教师吸纳到党组织中来。
再次要强化纪律的严肃性。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坚决克服“违纪是小节”的不正确思想,用纪律维护党组织的权威,用纪律统一思想,用纪律正风清障。要强化纪律建设和纪律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放在党员干部心上。要针对教育系统实际提出适合教育行业特点的党内制度要求。
同时必须强化党的群众观念。只有根植于人民,才有各级党组织的执政基础。要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发挥党组织在重大问题上的把关定向作用。要建立联系群众的制度,保持党组织与教师、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系。
    第三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伟大的教育事业,特别需要伟大的领军人物担负新时代的新使命;特别需要热爱教育、忠诚教育、奉献教育、精通教育的教育家办教育。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特别突出对党忠诚这个政治标准,把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专业能力突出、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选拔出来。要特别关注青年干部的成长进步。针对我区事业发展快,新增学校多,而青年力量少的特点,大胆培养、选拔、锻炼、成就一批青年管理骨干,让他们到教育发达的地方去挂职,到矛盾多的地方去任职,在前线磨练、锻炼,长见识、长本事。要科学把控干部的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结构比例,保证30岁左右、40岁左右的青年骨干的占比,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力军。对那些事业至上、实干为先、表现出众的要大胆提拔,而对那些消极懈怠、怨天尤人、不思进取、不想担责的干部该教育的教育,该提醒的提醒,该调整的调整,不能误了党的事业,误了人民子弟。要特别选准选好“一把手”。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学校的治理体系将更加科学、现代、规范、完善,对“带头人”的要求标准更加严格。带头人是“打铁的人”,“打铁的人”必须是铁打的,必须是经得起政治、廉洁、利益、困难、风险考验的人。新时期对带头人的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的水平有了更高要求,没有高强的本领,难以在新时代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党的各级组织都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力、创造力、号召力、战斗力,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要提高执政本领。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过硬,要在各种执政活动中,正确科学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党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各位书记、校长要紧紧围绕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行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修炼、自我建设,担负起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使命!
第四要坚定不移地正风肃纪。要更加严格地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对违规违纪问题“零容忍”,严责严管严治,确保“四风”问题不回潮。要持续开展“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治理,坚持惩治腐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为干事者打气,为正义者撑腰。要创新党规党纪自我教育形式,建立适合教育行业特点的干部廉政自查清单,教育干部时刻自警、自醒。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坚持纪在法前,发现“苗头”及早提醒,及早教育,及早处理。从今年起,各级监察委员会已将监督检查对象延伸到所有公职人员,为此,各单位党组织要主动作为,建立“四种形态”纪实,让党员、干部、教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贯彻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在系统内开展一次履行主体责任,贯彻党规党纪的专项督查,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同志们,2018年必将是不平凡的一年,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使命向我们召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系统必须在发展目标上形成高度共识,必须在发展思路上形成高度共识,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朝着建设教育强区,争当行业排头,创办人民满意优质教育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热门发言稿范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