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有幸前往九十六中学观摩学习了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精彩纷呈的微课展示。一天下来,收获满满,每位授课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并且最终在课堂生成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让我这一位初出茅庐的语文小兵徜徉在语文的海洋中,念念不思返。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执教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其中一个因素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影响教师传递信息的因素,即教师是以何种方式传递信息,使学生清楚,明白且有趣味地跟随老师完成一个又一个教学环节。
加州大学的教授,著名的传播学家艾尔伯特﹒梅拉比安有一项非常著名的研究成果:梅拉比安沟通法则(7%+38%+55%),7%指实际说出来的内容,38%指语音,来自谈话时的声音层面,包括语气、声调、语速,55%指肢体语言,来自视觉的身体语言,包括仪态、姿势、表情。这三项之和是在沟通时完成有效信息传递的必要条件。
相当有趣的是,可能梅拉比安本人都没有想到他的这个法则会被那么多人批评。用语言学的理论来分析一下,7%所代表的的并不是语言,而是当语言作为工具来使用时所生成的言语,38%是语言这学科中表音的语音系统,从声学来看,语音主要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四项,它为音义结合提供了语言所需要的物质外壳。这二者都归于语言,所以在信息传递中语言所起到的作用在法则里占45%。除语言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之外,还有人们自身的面部表情、手势,躯体语言等,有人将其称为副语言。综合来看,梅拉比安的沟通法则只在特定环境下可以解释为什么用7、38、55来进行分配时,信息的传递是最有效的。
当把这个法则放到课堂环境中时,可能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教师需要常备金嗓子喉宝,难道不是直接给学生一个“确定的眼神”,学生就应该马上get到教师是“对的人”吗?在与刘老师沟通《生命 生命》、《鹿和狼》、《我要做个好孩子》这三节课时,对三位老师的表达风格展开了讨论。按照法则,她们并不符合,在课堂上,语言在信息传递中显然不是只占45%。三位老师的语言表达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推敲的,从老师们行云流水的课堂实况中可窥见一二。在语言这一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里,三位老师在语音和语义表达上都很好地体现了自己的独特性,各具魅力。
《生命 生命》的执教老师声音稳中带柔,柔中含情,很适合通过语音来诠释课文,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声音诠释中很快地进入状态,在帮助学生体会文章情感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狼和鹿》的执教老师音调较上一位老师要高一些,语速快一些,从听觉上给人感觉干脆利落,在语言表达时也干净果断,不会给人感觉繁琐,在表达上,较上一位老师需要的时间短。
《我要做个好孩子》的执教老师是我综合听过的最喜欢的一位,她很直观地让我感觉到了她有趣的教学风格。适当的音高,有节奏的频率,舒适的音质带给人听觉的享受,再加上语言表达的幽默与风趣,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笑意频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站在讲台上上我教师生涯的第一节课后,学校领导对我的语言表达,语音,尤其是声音的高低起伏,语速的快慢,遣词造句的表达上给出了建议,也让我认识到,想讲好一节课涉及到许多因素,对于可以摸索改变的要尽力去做。我相信语音和语义的表达会成为上好课的物质外壳,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助力,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属于自己的授课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