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研讨会讲话材料


  在《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系列节目中,本人有幸担任经典诵读人之一。接到任务后,很兴奋。我十分喜爱古典作品诵读,能有机会在这么重要的节目中诵读经典作品很难得。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文章中引用了“以百姓心为心”的观点。
  要读好,就要先理解好。上述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老子认为,要做一个圣人,就不能感情用事,要有百姓的意识,要对百姓一视同仁。不能从自我意志出发去决定好恶、判断是非,也不能以自我意志去限定百姓意志。既然讲的是圣人善良诚信,那么诵读时的情感色彩就应是赞美和歌颂,要以兴奋积极的语言形态读。
  进一步分析老子的观点发现,对待“善者”和“不善者”、“信者”与“不信者”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以宽容的胸怀来感化百姓,另一种是“以善对善,以不善对不善”,因为对那些损害人民利益的害群之马,对他们善则等于纵容邪恶。
  我们充满仁爱的同时,也要有法治保障。有了这层理解,再开口读,口吻中除去歌颂赞美,还有了一些沉着和底蕴。再深一步理解,今天再提“以百姓心为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员干部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经过层层分析、纵深理解,我给这段话的诵读情感分寸确定为:春风化雨、语重心长,力争读得有些厚度,大气一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爱国为民的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这句名言,赋予新的时代意义,那就是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的冷暖放在第一位,淡化个人名誉、地位、利益。对此,我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声音只为传达真实的情感,避免夸张虚假,今天再次诵读古代经典,感受到古代贤臣关心百姓疾苦于内心深处,尤其切身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赞叹之情动于中而外形之于声;另一方面,语言形态庄重自然,场合时段分寸恰当。在节目中诵读《岳阳楼记》(节选),既不是夜间节目的耳语,也不是广场朗诵那样强力,需要庄重稳健。以其庄重,所以速度稍慢。在这一原则下,最后展现出的就是播出时的形态。

 
热门学校演讲稿范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