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上午好!
感谢师训部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有幸与大家共聚一堂,一起探讨班主任工作的奥秘,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力量,肩负着一间教室最重要的教育任务。教育是一首诗,一首书写未来的诗,一首充满希望的诗,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什么偷走了教育的“诗与远方”呢?是琐碎的日常。班主任工作本来就是千头万绪,“双减”政策的落实,课后延时辅导的加入,让本就忙碌的我们简直忙到飞起。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本职工作,只关注“眼前的苟且”,未免太无趣了一些,所以我们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需要一些能带给我们和学生幸福的东西,新教育实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有机会和孩子们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我今天与大家交流的内容和新教育实验有关,尽管这两年新教育实验在我们县的推进有些低调,但我们依然可以默默践行,只要能带给孩子幸福美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要分享的题目是《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传奇》。
图片
对于我们班主任而言,每一个新的轮回都将开始一-轮新的耕种,我们就像是农夫,教室和孩子就像是我们手里的田和地,站在一个新学期的开端,我们在教室里要种些什么呢?
在教室里,我们可以将“缔造完美教室”作为使命,在教室里种下了许多美好的理念与事物,教室是什么?新教育的榜样教师常丽华这样告诉我们:教室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是决定每一个生命故事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是我们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总和,它包含了我们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一切。教室是什么?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这样说:“一间教室,一个个生活于同一间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志同道合者。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那么究竟什么是缔造完美教室?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穿越课程与岁月,朝向有德性,有情感,有知识,有个性,能审美,在各方面训练有素又和谐发展的生命,而一天天地丰盈着、成长着。如何来缔造这样一间教室呢?我将从完美教室的文化、课程说起。
一、完美教室的文化建构
文化是完美教室的灵魂。在文化打造上,新教育提出了“九个一”文化体系:即一个愿景、一个名称、一个班徽、一个班旗、一个班规(班训)、一首班歌、一首班诗、一个班级主题帖、一份班报,使无形文化有机呈现,并围绕文化设计班级教室和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如何让自己的班级拥有文化内涵?班级的核心文化是班级舆论的总体发展方向,是营造班级积极氛围的指挥棒。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班级愿景:愿景就是希望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你要把这班孩子带向哪里。所以,愿景就是目标,就是老师心里的方向标。
班名,是班级文化的起点,也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它是凝聚班级力量的总和。我们也要给自己的班级取一个对我们而言独一无二、寓意深刻的教室名字。比名字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其不平凡的内涵,通过阅读、课程、活动不断擦亮这些平淡的名字,它就能够在学生们的心中真正地活起来,比如我曾经带过的”童心班“和”萤火虫班“,”童心班”的寓意就是“童心,同心”,希望孩子们永葆童心,同心协力;“萤火虫班”的寓意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像萤火虫那样“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班名最好由学生自己起,学生对自己起的个性班名会产生一种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会引导他们自觉维护班级荣誉,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自强意识非常有效。
班徽,班徽是对总的班级文化的诠释,它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载体。班徽原则上我们也要由学生自主完成设计。
班训:班训的表达和注释必须和班集体的目标-致,只有此,才能产生牵引力和穿透力。
班旗:是班级的旗帜,在运动会、学校庆典等大型活动时使用,可以活跃气氛,增强凝聚力。一般是把班徽放大以后印制在白色或其他颜色的布上。班旗可以制作成不同规格,有学生人手一份的小旗帜,也有列队展示时使用的大旗帜。
班歌的内容应积极向上,在反复的吟唱中增加班级凝聚力。用歌声点燃学生向上的火焰,陶冶学生的情操,让班级成为激情燃烧的土地。
班诗:与班歌相同,也是与班级愿景、名称等吻合的诗歌。可以由班级师生共同创作,也可以选用现成的诗歌。
班级主题帖和班报:都是班级文化的呈现,是班级精神生活的家园和窗口,记录和展示我们的成长,也是班级文化中色彩斑斓的一个篇章。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静态文化:
班照
班级不要少了全家福,因为这种显性的图像文化会让学生感觉教室就是温馨家园,激发学生的凝聚力,为温馨教室锦上添花。
标语
标语是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语句,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班级标语的制定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做好定位,不要提出假大空的口号。并且还要积极开展有关班标的活动适时把班级标语的思想渗透到学生心中。
守则规范
守则规范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在低段我们可以把它设置成:“我们的约定”来提醒我们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自律.。
花草
为了尽显教室环境的温馨,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绿化教室环境,我们可以在教室的窗台.上摆上了学生种的花草。花草的加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除此之外。班级的值日表和课程表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显性的文化会在日常生活慢慢内化到学生的心里,言谈举止尽显班级特色。
总之,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为班级管理服务的,创建文明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学习的氛围及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具体任务。
班级文化内涵丰富了,还需要一系列的课程来支撑班级文化,使班级文化得到拓展和延伸,
二、完美教室的课程建设
每个教室课程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进行的课程有许多
1. 道德课程。
新教育一直认为,教育应该人格为先,智育为重,也就是所说的德育为首。
为了更好地指导缔造完美教室工作,更好地形成学生的道德人格,新教育提出了新教育实验的道德发展图谱,称为新教育道德人格发展的三境界六阶段学说。新教育人认为人的道德发展,会经历自然功利境界、习俗规则境界和道德仁爱境界和六个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我不想受到惩罚、第二阶段:我想要得到奖励、第三阶段我要做个好孩子、第四阶段:我要捍卫游戏规则、第五阶段: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六阶段:惠泽天下(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理解了之后,怎样来实施呢?
我们可以按照梯度循序渐进的渗透。
一二年级,引导孩子们“我要做个好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列出“一个好孩子”的德目( 良好行为习惯)让他们践行。在三四年级,在巩固“我要做个好孩子”的同时,应该让班级呈现-种“民主的共同生活”,让孩子们共同创建、捍卫与遵守教室里的各种游戏规则,并在必要时对规则进行不断修正(避免让既定规则成为教条)。这样就让孩子自觉地接触以及进入道德第四阶段。五六年级渗透第五六阶段。
教室里许多童书的人物形象分析,都可以和这几个阶段相关联。我们可以选择触及这几个阶段的童书故事,逐渐让孩子们引导认识人性的至高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守则,以及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无条件友爱他人的道德仁心。比如班级里出现的排挤取笑他人的事件,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一百条裙子》中大家对旺达的嘲笑和奚落,这是就要告诉孩子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儿童课程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老师通过一个个课程,把师生卷入伟大的事情中,师生在课程中发挥创造性,使得彼此的生命都得到成长。
新教育的儿童课程,是针对当前教育的特点以及生命的无限潜能,开发出一套更人文、更诗意、更整体性的综合课程,强调兴发感动、生命在场,是学科教学的有益的补充。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晨诵、午读、暮省,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在低段,我们可以开发“以儿童课程为核心的小学入学第一周课程”, 借助“晨诵-午读-暮省”活动,提供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诗歌童谣、有趣的绘本故事,以及经典的动画影片,同时用写绘的方式让他们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校园和老师,消除他们对陌生环境的畏惧与恐慌心理,并将如何就餐、怎样入厕、如何整理物品箱等内容融入课程中,帮助孩子们顺利迈出求学之路的第一步。
在我的班级中,我们进行过的儿童课程有:
晨诵——与黎明共舞。让孩子在每个清晨与喜爱的儿歌为伴,用稚嫩清脆的童音诠释儿歌,儿歌充满韵律,朗朗上口,孩子从中不仅学会了好词佳句,更获得许多快乐。让儿歌与当下的生命相联系,根据节气、节日等选择儿歌,孩子们朗诵儿歌时就不再是“冷眼旁观”别人的“故事”,而是“我口说我心”,他们会觉得这些儿歌可不就是写咱们自己的吗?亲切感油然而生。我们在《新教育的一年级》相关诗歌中行走,在国学经典《三字经》中穿行,我们跟随《日有所诵》的轨迹,探寻《晨读对韵》、现代诗及民间童谣的美好,与黎明共舞已成为生命的常态。
根据儿童课程的特点和班级中孩子们的学情,我带着班级的孩子们穿越了“谢尔大叔诗歌之旅”,走过了“发现自然之美”课程。萤火虫班的“谢尔大叔诗歌之旅”课程是我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结合小萤火虫们的特点进行重新整合的。理想课堂中强调诗歌要与孩子的生活及生命紧密相连,所以在排列诵读顺序时,我尽量从孩子们当时的表现出发,力求让孩子们“生命在场”。从课程开启到结束,我们一共进行四十首谢尔诗歌的诵读,每一次诵读过后,根据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我尝试着用“现象学”的方式描述课堂动态,为此共写了五万多字的课程叙事,这四十个叙事是围绕着萤火虫班孩子而展开的,记录着我们的所思所行,虽不完美,却很真实,这是当年那群农村孩子与谢尔诗歌邂逅擦出的火花,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在晨诵中开启黎明,养成与黎明共舞的习惯,我们在谢尔诗歌中找到了叩响生命的方式。在“谢尔大叔诗歌之旅”的诵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最先收获的是孩子们对诗歌的喜爱。每个清晨,当大屏幕上出现“谢尔大叔诗歌之旅”的字样时,孩子们都会欢呼雀跃,如同与老朋友相逢般快乐,课堂上再也不会担心有孩子走神,果然“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次诗歌不仅能滋养人,还能唤醒沉睡的灵魂。以前班上总有几个孩子对语文不怎么感兴趣,平时作业都完成不了,尽管软硬兼施,情况仍不太乐观,让我大伤脑筋。随着谢尔诗歌的陪伴,我发现这几个孩子悄悄发生了变化,他们喜欢读诗,乐于作诗,抓住教育契机后,我尽量将他们的优点放大,再放大,当我眼中他们的优点越来越多时,这几个孩子真的变得越来越优秀了,犹如沉睡的雄狮被诗歌慢慢吻醒,坏习惯也在一点点改变,原来好的诗歌真的能“治愈”孩子的心灵;最令人惊喜的是我们“谢尔大叔诗歌之旅”课程居然还在全国新教育年会上获得“十佳课程提名奖”,虽然奖项不能代表什么,但是于一路在诗歌中欢歌的我们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的,也让我们那颗品读诗歌的心更加坚定。
进入一小之后,我遇到了现在这个班级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新的,每个日子都是新的,为了不辜负这一个个纯净的灵魂与一段段崭新的时光,依托《新教育晨诵》教材,我带着孩子们开启了“发现自然之美”系列的诵读:“春之韵”、“夏之语”、“秋之意”、“冬之境”,一个个子课题如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徐徐展开......“世界本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借助诗歌,发现自然中的美好,让他们养成观察自然,时时处处做生活有心人的习惯,同时,在醉人的晨光中,汲取诗歌营养,感受“与黎明共舞”的美妙。这一首首小诗化成一串串音符,弹奏出最美的童年乐章!
在晨诵的过程中,不仅要诵读,更要给孩子们一定的仪式感,生活中拥有仪式感,孩子们才能更加幸福,为了给他们创造仪式感,我会在每个子课题诵读结束时进行小型的“课程庆典”,这庆典既是对前一阶段的总结盘点,又是对新征程的展望,孩子们或读,或画,或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诗歌的喜欢,而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只要出发,就能遇上庆典”的信念。
午读——在阅读中寻找自我。每天中午的二十分钟,我们总是准时相约在《新教育的一年级》的故事中,安熊、牛妞、雷天龙、王子、花儿老师等不再只是书中的人物,他们都成了我们的朋友,亲密无间的朋友,虽然我们学校的条件没法和书中的新教育实验小学相比,但我会尽我所能地“还原”书本故事,让孩子们有种生活在故事中的感觉,就这样,每天的午间“大餐”成了孩子们向往的时光。随着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发展,更多的童书与我们相伴,每一个午后,我们班都是书香四溢,从教师领读到自主阅读,结合班级进行的“图书漂流”活动,《新教育的一年级》系列、《一年级的小豆豆》、《人鸦》、《秘密花园》、《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木偶奇遇记》等近几十本童书,成为师生的共同“密码”。
暮省——穿越故事,梳理得失。每天的暮省,我们都会先听故事,这些故事都和我们当天发生的事儿有关,既是回顾,也是再教育,《小魔怪去上学》、《大卫,不可以》、《和甘伯伯一起去游河》等故事,都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遵守规则与纪律,讲完故事之后的写绘,则是孩子们的自我反思,也是真正的暮省。几年时光,两百多个故事,几十本共读书,带给孩子的绝不单纯只是故事,更有阅读习惯的培养,一步步“引诱”着他们走进阅读的大门。
3.经济学课程
“萤火虫银行”——用“经济意识”约束孩子。低年级孩子不懂得遵守纪律,这是让许多低年级老师头疼的事儿,根据新教育“道德人格发展图谱”,低年级孩子的道德意识从“我不要受到惩罚”、“我要得到奖励”、“我要做个好孩子”中逐渐发展,基于此,在萤火虫班成立“萤火虫银行”,发行独特的萤火虫班币,并制定了一整套奖惩量化机制,借鉴《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老师的“经济课程”观念,用“经济意识”约束孩子,同时根据低年级孩子都想得到奖励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财观。
4.生日课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孩子都特别关注自己的生日,这是专属于他们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选择一首符合他特质的诗歌,一起诵读,并将这首特别的诗送给特别的“小寿星”,孩子的喜悦是无法言喻的,诵完诗歌,全班齐唱生日歌,生日的氛围顿时浓郁起来,再引导其他孩子将自己的祝福用写绘的方式送给“小寿星”,他们就有了独一无二的“生日书”,暮省时,再精选一个有针对性的故事送给“小寿星”,生日诗、生日歌、生日书、生日故事,这一天,“小寿星”收获满满,其他孩子也快乐异常。于是,班里的每个孩子都特别期盼能在班上过生日,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生日远比家里的一个蛋糕有意义。
5.说写课程——读写之间说为桥。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我们从一年级就开设了说写课程,从升入一年级开始,我就希望我们班里的孩子能够像雷夫老师的学生一样,有精确表达思想的能力,还要他们善于写作.童喜喜老师开创的说写课程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写作的窗。
6.家校共育——牵着你的手,幸福路上一起走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家长支持率高的班级,学生、老师的幸福感都会更强,怎么才能让家长更好地与我们配合呢?我用的方法是——“洗脑”:开家长会,写家校信,一遍遍宣传班级管理理念,一本本推荐家庭教育书籍,一次次沟通家校共育方法,几年下来,十多万字家校信的书写,我收获的不仅有文字,更有文字背后的力量,家长们对我的班里方法更认同了,我也由衷地感到幸福。
就这样,每个清晨,我们用诗歌吻醒黎明,每个午后,与一本本经典对话,每个夜晚,用写绘记录自己的生活;生日时,有我为孩子送上切合这个孩子生命特点的生日“大礼包”;经济课程让孩子们学会了自律和竞争;说写课程让学生锻炼了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养,家校共育课程让家庭与学校联系更加紧密。
就这样,我们默默坚持着,行走着,一个个课程,不断地积淀下去,也就成了岁月。
这些课程,正好对应着教室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学期,每一年,呈现着我们一起走过的足迹,是我们一起追寻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见证,是在缔造完美教室过程中的真实收获。究竞什么是完美教室呢?朱永新教授这样说——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将愿景、文化、课程等融合在一-间教室里,就是师生汇聚在伟大事物的周围,穿越在伟大事物之中,吻醒故事和经典,编织诗意的生活,最终让教室里的每一一个生命走向 卓越。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在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父母以及相关人员组成的共同体中,信息与情感、知识与人格充分地交流与交融。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守住每一一个日子。教室里的每-一个日子都值得珍惜, 那些看似平凡普通的日子,如果我们用心去做,就能够把他们擦亮。这些日子,就会写在学校的历史上,写在学生的心坎上。
其实,完美教室是一种朝向,是相对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室里幸福美好,共同编织,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样的教室就是完美的。
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守住每一个日子,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