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切的规范和禁忌都不存在的时候,你离邪恶有多远?”这是恐怖片《隐身人》海报上的一句话。一个透明的人面对那不透明的世界时,潜伏在其心底沉睡的欲望开始苏醒,于是,就有了那个邪恶的隐身人以及这部惊悚的影片。
真正的不安并不来自于片中的可怕情节,而是来自于我对自我的拷问,“当没有任何规则制约时,你会做出怎样的事?”
所谓“规则”,就是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一些通则。它说的不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或者一种客观的规律,而是说“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我们每天会遇到许多规则,例如最简单的一类:交通规则,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这些说的都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总起来说,规则是一种可以从正当与否的角度来加以评价的有关人类行动的普遍的规范性命题,或者更简单一些:规则是一种我们可以追问其是否正当的普遍的人类行动规范。
规则是公共的,规则意识是个人的。虽然规则本身的内容是对“做何事”问题的回答,但我们作为行动者是否有按照规则来“做事”的能力和意愿,则是对“是何人”问题的回答。换句话说,规则意识的有无,又或者说规则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我们做事效率的高低,甚至反映了我们为人处世的能力与境界。
规则意识所涉及的,不仅是行动者关于规则的知识懂得多少,而且是行动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并且能够自觉地遵守规则。只有在具有良好规则意识的支配下,人们才会努力去准确地、完整地解释规则在特定情况下的含义和要求,而不是将“情况特殊”作为违规的借口,或者通过有意曲解来敷衍了事。
培养规则意识,最先要培养遵守规则的意愿。有了这样的意愿,即使在没有外在强制的场合,也会自觉地遵守规则。对愿意遵守规则的人来说,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指示牌、标语,一个提醒,就已足够让他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愿望之外,还要有遵守规则的能力。一边遵守规则,一边仍需要经过反反复复地自觉训练、反思总结、提高修养、养成习惯,以至于进入一个如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遵循规则就成了人们习以为常,可以不假思索、自然而然的事。在这种境界中,遵循规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外在的规则已经成为一个人内在的行为准则,因而当他遵守规则的时候,他并不感到受到一种外部力量的强制和制约。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以这种遵循规则的方式达到了相当程度上的自由。
《麦田守望者》中,斯宾塞先生对霍尔顿说:“人生就是一场球赛,我们却要遵守每一项这样或那样的规则。”从现在起培养规则意识,相信:自律给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