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北师大专家魏雅萍评课有感
5月5日上午,荣幸且激动聆听了北师大语文专家魏雅萍老师对我和陈文慧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理论与经验精彩的点评,使我胜读十年书,受益匪浅。
魏老师首先谦虚的对我和陈老师以及七小的学生表示赞赏和肯定。陈文慧老师讲的是五年级说理文《谈礼貌》第二课时,而我讲得是六年级散文《夹竹桃》第一课时。魏老师肯定了我俩这一节课的优点,共同之处是:老师都关注每个孩子课堂的学习参与,孩子课堂积极发言表现活跃;老师课堂语言简洁明了,思路清晰,突出年级教学特点,课堂重视方法的指导,注重了做笔记、批注,注重习作写作方法的指导,结构布局的把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可见。于是同时,也指出高年级教学的要求。魏老师指出,老师对文本内容挖掘不是很深。比如《谈礼貌》作者为什么要写三个事例?采用这样的事例有什么目的?作者怎么写的?忽略文本语言表达方法等问题。最后,魏老师还提出了建议——一是教师提纲板块要清晰简洁,做到少讲;二是设计活动要合理突出合作性学习,课堂活动时间安排要合理做到实效性解决问题;三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四是综合运用,读写要结合,阅读要深入意在提高写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渗透写作方法,做到语文的开发性. 魏老师还真实地就我这节课不足之处给予宝贵的建议:一是朗读形式单一应多样式,二是读得少应以读为感,三是课堂活动时间安排仓促应懂得停顿做到实效性。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以应试模式为主。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
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怎样培养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看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比如:教学《孔子游春》论水这一段落,课前准备好几个不同形状的装有水塑料盒子和水向下流的视频,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装有水的盒子,注意水随着盒子的形状而发生的变化,然后再看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变化过程。学生对水流必向下及随形而从的特点感受到它的和顺温柔,这不就是有情有义吗?无形中学生就会明白借水论情义的道理,做人要像水这样和顺有情义。并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达到了综合的训练。
课堂教学我习惯性地让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主要以教材全解为主,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语文课标指出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所以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总而言之,听了魏雅萍老师的点评我胜读十年书,受益匪浅。
北师大, 公开课, 高年级, 合作性, 夹竹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