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工作推进会议宣传材料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今天召开全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推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加快推进全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刚才,夏邑县、宁陵县和养老机构代表,分别就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和开展医养融合情况做了典型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市发改、民政、卫计部门分别结合各自职能,就下一步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做了具体安排,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既是造福老年人群、惠及千家万户的公益之举,也是改善供给结构、扩大有效需求的有力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要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国家也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释放了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的强烈信号。省委、省政府把健康养老产业作为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12个重点产业之一来谋划、来推进。前不久,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并下发了《河南省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方案》《河南省支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河南省健康养老产业规划布局》等一揽子政策举措,其中将xx明清黄河故道纳入了全省“一圈四带多点”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布局,充分体现了国家、省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也为我们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家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人达到7%,即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人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达到20%为超级老龄化。截至2016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2万人,占总人口的14.9%;65岁以上老年人口67.5万人,占总人口的9.3%;80岁以上高龄老人约14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18万人,空巢老人45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37万人,老龄化率将超过17%。这表明,我市不仅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向深度老龄化加速发展。面对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带来的巨大基本养老需求,我市现有养老服务体系能力明显不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07家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办养老机构和城乡社区居家养老床位总和为34457张,全市每千名老年人平均拥有养老床位仅为31张。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要求:“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5张以上养老床位”,我市到“十三五”末床位需求总量47950张,目前还有13493张的床位差距,全市社会养老“一床难求”的问题较为突出。我市医养融合发展也是刚刚起步。截至目前,全市拥有7所医疗护理养老机构,13所医养结合体,养老护理床位2032张,占比为5.8%,与省政府“护理型床位占当地养老床位比例达到10%”的要求差距很大。一方面是发展滞后的基本养老和健康养老现状,一方面是老年人迅速增长的养老需求,这就迫切要求党和政府要出台根本性的政策和举措,客观的、积极的应对即将到来的深度老龄化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以老年人晚年幸福和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为宗旨,加快补齐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短板。
(二)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随着老年人群收入水平的提高、文化层次提升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需求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养老观念上,从被动的“养儿防老”转向主动的“自主养老”,不再简单局限于物质层面的吃饱穿暖,更加注重娱乐文化、旅游休闲等需求。在养老产品上,老龄生活所需的器械及护理用品日益增多。在养老方式上,除了传统的居家养老,还出现了互助养老、候鸟式养老等新型健康养老模式。而作为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供给侧,却面临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健康养老设施多以政府投入为主,投入有限;社会资本投入呼声大,落地少;大中型、知名企业来我市投资健康养老落地的项目更少。全市的健康养老产业,但从占经济总量的份额上说,仍停留在老龄事业层面上,还不能称其为产业,更别谈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服务功能层次较低。养老机构以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农村敬老院等为主,医疗机构大多数也是和养老机构签订初步协议,设置一些老年人便捷通道,大中型养老机构较少,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化服务较少。已经落地的融合养老、医疗、旅游、文化、生态等多产业集聚发展的养老园区和基地,我市几乎是空白。三是人才培育亟待加强。养老护理人员因职业认同度低、社会地位低、劳动强度高等问题,人员严重稀缺,缺乏专业化的健康养老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产品和服务的严重供给不足,倒逼我们必须大力提升传统养老事业和产业,大力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通过健康养老产业数量的增加、品质的提升,来提供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
(三)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战略举措。健康养老产业被称为“银发经济”,涵盖医疗服务、保健休闲、老年用品、健康咨询、养老保险等多个生产和服务行业。发达国家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的成功经验昭示,健康养老服务业是老龄化社会中最具活力、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既是服务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又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和潜力无限的新经济增长点。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旧的动力逐步消亡,新的动能仍未集聚,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有关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仅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潜在市场规模,到2020年预计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老年人消费总量预计达到23.2万亿元,占整个消费市场的27.5%。就我市而言,我市拥有超过100多万并且还在快速增加的老年人群,对健康养老领域的服务和产品需求很大,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同时,我市区位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黄河故道生态走廊途经民权、宁陵、梁园、示范区、虞城五个县(区),绵延近百公里;宁陵县、夏邑县被称为“长寿之乡”,素有“花都”“药都”之称,今年以来,许多县(区)已经开始谋划建设“康养小镇”、养老产业园等一批健康养老项目。当前,只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完全能够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多赢局面。
总之,健康养老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到了亟待转型的重要关口。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和推进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我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
这次会议印发了《xx市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和《xx市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xx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布局规划》也正在着手编制。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把更好的办法、措施,更好的政策、甚至是思路容纳进去,争取把三个文件制定成整个“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指导和推进全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目前印发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按照全省会议精神及省政府文件要求,提出了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健康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医养融合化发展、居家社区养老社会化发展、养老机构多元化发展、健康养老基地品质化发展,构建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将健康养老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的要求,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多方参与、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健康养老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前列的总目标。围绕这一新要求、总目标,当前和今后要重点把握好“五个突出”:
(一)突出主体培育,抓好“三个一批”。一是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要积极谋划运作,吸引国内知名保险、地产、医疗、金融等大型企业,在我市布局有牵动力和影响力的重大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培育具有示范带动性的龙头企业。2018年,启动签约知名健康养老企业和培育发展多业融合龙头企业工作,力争签约落地知名健康养老企业3家以上。二是培养壮大一批本土骨干企业。鼓励支持我市健康养老企业向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保健食品、医疗康复等领域延伸拓展,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规模企业集团;要通过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培育发展一批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大型企业和机构,打造我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2018年,要培育发展多业融合龙头企业1家以上,推动建设至少1个省级示范基地。三是做精一批特色中小企业。根据老年人急需的家政、医疗、保健、文化等服务需求,引导家政、物业、社会组织等企业和机构,加盟、参与、托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做强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不断扩大护理型服务资源,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质量。2018年要提升改造传统养老企业2家。
(二)突出融合发展,抓好“两种类型”。通过优化整合资源、拓宽发展路子,促进健康养老服务的提质转型。一是推动医养融合发展。要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加快形成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高效便捷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一方面,要支持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养老服务,推动闲置医疗床位较多的公立医院、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的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兴办或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县(区)政府要切实把闲置的计生服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充分挖掘医养结合潜力,就地转化为医养机构。2018年,全市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机构达到18家以上。另一方面,要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确保到2020年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是促进养老与地产、保险融合发展。各县(区)要抓住省政府组织的全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开放合作大会机遇,加强与国内知名保险、金融、地产等企业的对接,以借力外地优势资源,拉动全市社区养老、医疗保健、老年用品、康养旅游、休闲娱乐等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严禁出现部分企业借“养老设施用地”变相进行商业地产开发。
(三)突出创新发展,抓好“三个模式”。一是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我市居家社区养老占据主导地位。要根据居家社区养老就近便利的特点,创新服务模式和方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市民政、规划部门制定城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布局规划时,要打破居住小区、社区养老与医疗服务分立状态,促进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中布局,实现功能融合衔接,为社区老人提供集短期托养、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各职能部门要坚决维护规划的强制性,共同做好规划的落实工作。二是创新机构养老发展模式。要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公益用途不改变、服务水平不降低和满足特困对象集中供养的前提下,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和委托管理、服务外包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服务,提高公共养老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管理水平。今年要重点启动3家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到2020年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三是创新探索“互联网+养老”模式。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整合民政、人口、医疗、公安、社保、养老等行业信息资源,构建互联互通的市级健康养老公共服务平台。年底前,全市要启动建设2个智慧养老示范社区。
(四)突出示范引领,抓好“两个层面”。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企业依托区域生态、医疗、文化等资源优势,投资建设以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重点的医养型、康养型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一是市级层面要抓好医养结合示范。要通过引导、引进和政策扶持,大力推动已经纳入全省健康养老空间布局规划的明清黄河故道沿线县(区)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市级健康养老示范项目建设,完善项目管理和服务,简化审批程序,对重大项目进行联审联批,在资金保障、土地配置、环境容量等要素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尽快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抓好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的深度融合。2017年,各县(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至少要有1所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全市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和养老机构达18家以上。二是县级层面要抓好社区示范。各县(区)要重点在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基地养老、医养融合、智慧养老、老年用品等领域选择5~10个不同类型养老产业项目开展试点示范。2018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全市50%以上的城市社区;2020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全部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
(五)突出政策扶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放宽养老服务市场准入政策。全面清理、取消申办养老机构的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流程。加快推进养老机构申办一站式服务,建立“一门受理、一并办理”的网上并联审批平台,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完善土地政策。各县(区)要将健康养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农用地转用指标、新增用地指标分配要适当向健康养老项目倾斜,有序适度扩大用地供给。三是创新融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支持社会资本采取建立基金、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建设养老设施、购置设备等。积极推广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健康养老产业。鼓励商业保险资金积极兴办养老社区和养老机构,引导慈善资金投向社会养老服务项目。同时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县(区)要将养老服务保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在制定支持健康养老政策上要有新突破。四是强化人才支撑。借助我市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师资力量,开展老年服务管理、社会工作、社区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配餐、心理咨询等从业人员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对符合条件参加培训的人员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并对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三、强化领导,形成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强大合力
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领域广、产业链条长、涉及部门多。各级各部门要提高站位,加强领导,凝神聚力、协同配合,形成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健全工作机制。市政府常务会议已经明确把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督查和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市政府近期将成立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副市长牛亚东同志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协调解决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年度工作任务、目标时间节点和具体推进措施。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能和分工,抓紧研究细化配套政策,有效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抓好配套政策的落地工作。各县(区)也要组建相应的工作班子,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项目推进机制,细化工作方案,逐级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二)强化项目支撑。推动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要以健康养老项目引进和建设为总抓手,以“马上办抓落实”推进工作机制为总保障。市、县两级都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健康养老产业重点项目库,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工作思路,采用年度调整、滚动管理模式,分年度分步骤推进实施。从先期谋划的10个市级重点示范项目,43个县级重点示范项目情况看,一些县(区)政府站位不高、思想认识不足、谋划能力不够,个别县投资几十万的项目都拿来滥竽充数。下一步必须在项目谋划、建设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自身区位、生态、医疗、文化等资源优势,围绕健康养老产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平台,谋划和推进一批模式业态新、引领作用明显、带动效应显著的健康养老产业重点示范项目。对具备建设条件的,要加快建设,争取2018年见成效;对前期工作项目,要抓紧完善项目前期工作手续;对重大项目,要纳入全市重点项目管理和联审联批范围,确保2018年底具备开工建设条件。要抓好项目招商。充分利用省政府即将召开的全省健康养老产业开放合作大会的有利时机,大力推介本地健康养老产业重点项目,积极与省内外知名金融、保险、地产、医疗、养老等企业集团对接。示范区民康医院、夏邑县天龙湖康养小镇、睢县足力健幸福小镇等5家拟签约项目,要加快谈判进度,努力寻求契合点,争取在大会上签约。
(三)落实工作责任。发展改革部门要制定好全市健康养老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会同民政、卫生计生部门搞好健康养老产业重点项目谋划、管理和推进工作,尽早建成一批示范引领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卫生计生部门要设置审批绿色通道,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院、康复院、医务室等医疗卫生机构;民政部门要强化行业监管责任,健全养老服务准入、退出、监管制度,指导养老机构完善管理规范、改善服务质量。要在政策范围内降低养老机构设立门槛,加快养老机构申请设立许可办理进度。人社部门要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扩大医保支付范围,探索将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纳入城乡医保,逐步将慢性病、失智失能、康复护理等老年病纳入医保支付。要与金融保险机构结合,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财政部门要将养老服务保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制定具体的社会办养老机构补贴办法,建立养老机构从用地、建设再到运营的一整套财政补贴体系。金融保险机构要开发多样化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鼓励开发重大疾病保险、特定疾病保险等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统计部门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养老产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开展数据统计和监测,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各县(区)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项目推进机制,细化工作方案,逐级压实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同志们,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是群众所盼,惠及长远、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聚焦转型这一要求,加强研究谋划,突出创新发展,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把健康养老产业打造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新优势和新增长点,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热门学校演讲稿范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