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脱贫攻坚工作
2016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主要体现在“七个最”:第一,成效最显著。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3.29万人,贫困村发生率下降x个百分点、下降到4.88%、下降幅度位列全省第一。桐梓、湄潭、凤冈、赤水4个贫困县将如期按国标脱贫退出,116个贫困乡镇将全部按省标脱贫退出,416个贫困村将按国标出列。创建市级脱贫攻坚示范点48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x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89%。第二,群众最满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功破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x元、增长10%,两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90%以上的农村人口受益于“六个小康建设”行动计划。建立了具有遵义特色的“扶贫云”平台。以市级扶贫专线和10个市直部门扶贫热线为平台,畅通了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渠道。第三,干部最辛苦。建立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晓光书记、树旺市长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市四家班子分别挂帮包保4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县,市级领导重点挂帮包保39个贫困乡镇,市县两级机关单位包干帮扶871个贫困村,所有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第四,火力最集中。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x亿元,其中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14.03亿元,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亿元,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亿元,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亿元。9个片区县投入扶贫资金占比达81%,4个重点县投入扶贫资金占比达53%。第五,参与最广泛。整合196个市级部门,实施捆绑项目475个,投入帮扶资金30多亿元,对15个一类贫困乡镇实施“集团帮扶”。完成上海对口帮扶资金x亿元,直接受益农户6万户16万人。茅台集团向道真提供30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本金,帮助贷款融资3亿元支持800公里小康路建设,并负责3年期贷款贴息,同时,其60个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道真48个贫困村支部。省农村信用联社结对帮扶务川,捐赠帮扶资金不少于1.5亿元、提供经济社会发展信贷资金不少于100亿元;24家县级农商行及联社结对帮扶务川24个贫困村。中建四局公司专门成立扶贫办,组织3家分公司,结对帮扶务川石朝乡、桐梓小水乡、新蒲永乐镇,计划每个乡镇投入资金2000万元以上。全市224家民营企业实施帮扶项目476个,到位帮扶资金9.56亿元。成功举行全市脱贫攻坚表彰暨“扶贫日”现场捐募活动。全市参加扶贫小额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30.29万人。第六,氛围最浓厚。在遵义日报、遵义广播电视台开辟《大扶贫》周刊、《精准扶贫、同步小康》专栏、《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电视专栏。开通“遵义扶贫”微信公众号,创办《遵义脱贫》月刊。采取“精准扶贫剧场+贫困户”“扶贫政策宣传+贫困户”“道德讲堂+驻村干部”等方式广泛传递正能量。《精准扶贫剧场》走进贫困乡村巡演,打造“扶贫大喇叭,政策进万家”示范点250个。围绕“决战脱贫攻坚?传承红色文化”主题开展脱贫攻坚道德讲堂近千场次。第七,督促最严厉。建立脱贫攻坚目标责任制、考核问责制,将县(市、区)和市直机关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并增加考核权重,实行市考核贫困乡镇、县考核贫困村的分级考核和排名制度。开展脱贫攻坚暗访督查15轮次。专门组建50人以上的脱贫攻坚督查员队伍,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常态化督查督办,对拟脱贫贫困县实行蹲点督查督导。成功迎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全省大扶贫项目现场观摩会,召开市级脱贫攻坚示范创建、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现场观摩会12场次。
下步工作中,我们要着力在“五个方面”走出一条新路,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性的脱贫攻坚遵义模式:一要努力在发动群众、带领群众方面走出一条新路。思想的贫困才是最大的贫困。要持续用好“精准扶贫剧场”“扶贫大喇叭”“空中扶贫讲堂”等载体,在发动群众、带领群众上积极探索、狠下功夫,大力宣传“贫穷不可怕、不可耻,躺在政府扶持上不思进取就可怕可耻”的思想,引导全社会向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学习,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坚决做到扶贫不扶懒、扶贫不养富。坚持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扎根群众,深入细致地抓好基层党建和群众工作,用干部的战斗力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精神贫困,切实增强内生动力。二要努力在教育扶贫方面走出一条新路。长远解决贫困问题,关键还在教育。要在教育扶贫上积极探索、狠下功夫,坚持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力抓手和根本办法,以“面对面、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给予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更多关爱关怀。除了资金资助外,还要在心灵帮扶上做到全覆盖无遗漏,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有一名老师关怀帮助,千方百计把遵义的更多子弟培养出来、输送出去,早日走出大山,让他们因为有教育而飞得更远、飞得更高,能够生活得更好,把遵义建设得更好。要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更多的新型的农民,让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民群众掌握一门以上增收致富的技能技术。三要努力在产业扶贫方面走出一条新路。要坚持扶产业就是扶根本,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集中力量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用足用好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基金和精准扶贫“特惠贷”,因地制宜发展蔬菜、干鲜果、花卉、生态畜牧等产业,引导千家万户与市场有效对接,帮助贫困户种植(养殖)的蔬菜、水果、肉禽直接进城市社区、高校、大中型企业,让贫困群众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分得“一杯羹”。要充分利用“三权分置”这一利好政策,大力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和产权制度改革,为农业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要大力推进组织形式创新,全面加快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庄园等经营主体,在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劳动力就业上狠下功夫,积极帮助群众增加稳定收入,不断调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激活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要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按照“接二连三”思路,引导农村电商、农旅一体化等产业发展。四要努力在精准扶贫方面走出一条新路。要坚持把“精准”二字进行到底,坚决制止弄虚作假、数字脱贫。要进一步精准对象,按照细致、精致、极致的要求,深入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运用大数据和“扶贫云”,对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进行精准化管理,从贫困户识别进入到脱贫退出,做到识别纳入有依据、动态调整有凭据、脱贫退出有证据,实现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准确率“两个100%”。要进一步精准跟踪,拿着放大镜、带着显微镜开展暗访督查,对贫困户和贫困对象进行动态跟踪和服务管理。要进一步精准退出,落实脱贫退出机制,决不让达不到脱贫标准的贫困对象被平均化、指标化,也决不让已经脱贫的群众依然“戴着贫困的帽子,过着炫富的日子”。要进一步精准管理,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压紧压实基层干部脱贫攻坚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级干部扶真贫、真扶贫。五要努力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走出一条新路。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要按照“多搬、快搬、搬好”的要求,坚持把做到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认真学习借鉴惠水县“五个三”工作经验,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大力探索形成一批易地扶贫搬迁的好经验好做法。要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率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坚持向城区搬迁、向园区搬迁为主,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确保每户搬迁贫困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坚决防止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不住等问题。
2017年,我们的目标是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万人以上,按照国定标准实现习水县脱贫退出,318个贫困村出列,全市8个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具体要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在搞好精准识别上持续用力。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力度,持续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快建设“扶贫云”平台,把贫困人口的数量、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帮扶措施搞明白,因户因人制定帮扶计划、实施帮扶措施,确保项目、资金、措施、力量精准落到每一个贫困群众头上。
第二,要在扶持特色产业上多想办法。把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作为主渠道,充分用好产业扶贫基金,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围绕开拓市场、选准产业、创新组织模式、强化配套服务、用好资金五个方面查找薄弱环节,集合各种资源,促进产业扶贫提质创新。创新贫困户收益方式,积极探索“以工代赈资产变股权、贫困户变股民”等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重点支持扶贫产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建成农旅一体化示范点100个。完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200个,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0%以上。依托130个县级以上农业示范园区和9个省级扶贫产业园区,支持每县发展2—3个主导产业,新增发展扶贫龙头企业30家。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00个以上,带动5万贫困群众脱贫。
第三,要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上完美收官。市委、市政府明确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在2016年实施1.7万户7.3万人搬迁的基础上,2017年全市计划开工137个项目,完成搬迁2.5万户10.2万人。“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扶贫生态移民项目,要确保在2017年3月底以前完工并全面组织移民搬迁入住。2016年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今年春节前确保2016年第一批项目完工并全面搬迁入住,今年5月底前确保2016年第二批项目完工并全面搬迁入住。同时要全面完善2016年项目实施方案的审批手续,为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下拨、使用、结算提供依据。要贯彻落实全省“五个三”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验,深入推广播州区“八个一”搬迁做法,在全市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出成效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第四,要在改善发展条件上集中突破。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集中力量解决好贫困地区在出行、饮水、用电、上网、住房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快补齐贫困乡村发展制约短板,继续加大通村通组路建设力度,建成县乡道100公里、农村公路5100公里。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发展,解决最后46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强中心村及小城镇的电网升级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点、产业园区供电配套。建设通信基站1500个,实现全市移动通讯信号、4G网络贫困村全覆盖和村村通光纤。改造农村危房4万户,改善25个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打造100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
第五,要在加强公共服务上下硬功夫。把就业作为脱贫之要,深入实施职业教育脱贫富民计划,新增城镇就业12.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5万人,确保每户搬迁贫困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切实解决好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等问题。完成农村学前教育项目120个,深入推进教育扶助精准脱贫,确保6个县(市、区)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认定。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实现全市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加快推进低保与扶贫在政策、对象、标准、管理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做到应保尽保。
第六,要在创新金融扶贫上精准发力。全面深化金融、保险扶贫改革,探索市内扶贫龙头企业开展金融合作试点,打通金融服务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大力实施金融精准扶贫,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支持政策,推动金融资源向扶贫领域倾斜,力争2017年新增贷款100亿元以上。以“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创建为契机,因地制宜创新保险扶贫模式,在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领域精准发力,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县全覆盖。市、县两级财政加大扶贫专项投入,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源投向扶贫领域。争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等抵押贷款试点,健全农村资源确权、价值评估、流转等抵押贷款的配套措施,推动农村资源变资金。
第七,要在深化对口帮扶和社会扶贫上全面升级。进一步做好2016—2020年上海市对口帮扶遵义市项目规划的落实。健全落实高层联席会议、定期互访交流、区县结对、人力资源开发等制度,推动帮扶层次由贫困县向贫困乡村延伸。依托上海资源优势,深入开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干部挂职、人才交流等重点工作,打造一批扶贫协作产业示范园区、特色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和农特产品营销基地,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劳动密集型、农文旅一体型企业。组织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针对务川、正安、道真、习水等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承接做好省委常委领导及省级部门的集团帮扶工作,做好国家开发银行、中石油集团的定点扶贫工作,做好茅台集团、省信用联社、中建四局等国有企业帮扶工作。深入推进市、县两级部门包保帮扶贫困村的包干扶贫工作,统筹做好社会扶贫工作的调度、协调和服务。扎实开展“百企联村、千企帮户”工作。以重点区域、重点群体为目标,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聚合资源、改进方法、突出重点、集中攻坚。要大力推进极贫乡镇务川县石朝乡的定点包干脱贫攻坚,集中力量打造147个脱贫攻坚示范点。市、县两级要把帮扶项目、资金和资源,倾斜到极贫乡镇石朝乡和脱贫攻坚示范点。
第八,要在落实扶贫责任和改进作风上凝聚力量。把扶贫成效作为重要标准,把扶贫开发工作实绩作为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强化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责任制,压实基层干部脱贫攻坚责任。县委书记、县长必须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力亲为抓扶贫;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确保把工作重心放在扶贫工作上;乡镇干部要集中精力抓脱贫攻坚。健全脱贫攻坚工作督查问责机制,坚持督查常态化、问责常态化。加强不打招呼的明查暗访,层层传导压力。加强作风建设,坚决防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切实解决工作中层层加码、弄虚作假等不严不实问题。强化驻村帮扶,防止一“派”了之;狠抓政策落地,防止一“发”了之,务求各项工作取得实效。选调一批能力强、作风正、工作实的干部到扶贫战线工作,充实加强各级脱贫攻坚工作力量。
今年我们将发动几轮脱贫攻坚攻势,目前要迅速发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在春节前后要到扶贫联系点开展一次暗访调研活动。要尽快形成脱贫攻坚常态。节后,国家将组织考核组对2016年计划脱贫退出的4个贫困县进行考核验收,大家要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工作上、作风上再发动、再梳理、再过细,确保顺利通过“国考”。突出解决好“两率一度”,确保都要达到100%。实行脱贫攻坚常态化督查督导,像过去抓计生工作一样实行挂黄牌管理。要坚持贫困县与非贫困县、脱贫户与贫困户同样对待。要立即着手产业扶贫招商引资。2017年,全省计划招商引资1000亿元,遵义引资任务是120亿元。市级层面明确由市投资促进局牵头,市农委、市扶贫办配合,各县(市、区)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要切实关心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切实把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头,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百姓心坎上。市级有挂帮任务、遍访任务和驻村工作任务的单位,要结合开展暗访调研工作,组织开展好贫困户走访慰问活动。各县(区、市)要统筹组织结对帮扶干部,上门帮扶慰问,确保贫困户走访慰问全覆盖。
二、关于“三农”发展工作
当前,正值“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和转型发展关键期,“三农”工作大有可为,我们必须奋发有为,围绕“五深”着力作为,坚定不移抓好新时期“三农”工作。一要深刻领会经济新常态下的一系列重大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经济新常态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理念和现实问题,确立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贯彻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工作主线,提出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主攻方向,明确改革创新是根本动力。这些关于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判断,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市“三农”工作必须放在经济新常态这样的大背景、大逻辑下来进行思考和谋划。二要深切关注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变化。随着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大变化、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消费理念和观念的大提升,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发展形势、发展趋势和发展态势都已经发生或正在经历着了深刻变化,农业发展方式正在经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重大变化、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的重大变化、由分散发展向融合发展的重大变化、由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的重大变化、由旧动能向新动能演进的重大变化、由凭经验向依靠科学技术的重大变化,农村改革正在经历由平面探索向立体推进的重大变化,对农民的要求正在经历由会种地向有技术懂市场会经营变化。对这些变化,我们要胸怀高远、敏锐洞察,把握趋势、顺应形势、因变应变,努力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求特、变中求好。三要深入学习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理论政策。“三农”战线上的干部,不仅要做业务上的行家里手、田坎上的技术专家,更要做政策上的内行高手,人人都懂政策,会运用政策。要深入持久系统地学习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持之以恒地推动学习成果转化,全面加强对“中央一号文件”的学习,学习吸收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不断增强市场意识、标准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通过学习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赢得未来。四要深化认识全市“三农”发展的一系列优势忧虑。遵义历来是全省的农业大市,素有“黔北粮仓”之称。上世纪80年代,市委、市政府提出农业发展“五突破”,一举奠定了遵义农业在全省的龙头老大地位。近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在农家”发展模式大获成功,相关做法和经验在全国推广。“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又提出“1234”战略,大力实施“8531”工程,进一步夯实了全市农业基础,激发了农村的发展活力。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遵义的农村更美了、农业更强了、农民更富了。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隐藏在农业繁荣发展背后的问题仍然不少,具体在表现“十个低”:农业产业集中度低、农业标准化程度低、农业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转化率低、农产品品牌占有率低、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配套建设水平低、农业综合效益低、农业副产品利用率低、农产品品牌竞争力低。我们要切实增强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千方百计做强优势、破解困局。五要深耕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一系列工作举措。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要着力深耕新方式、新模式、新动能、新业态、新主体、新农村等“六个新”,在“三农”领域发起一场全面深入的革命。要牢固树立“打破才能得生机,取直自然出新路”的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特色产业为主导、以品牌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集约发展、规模发展、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设施农业,大力培育现代园区、龙头企业、农业庄园、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提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内涵,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金融等发展要素保障,努力催生一批叫得响的名牌,建成一批先导性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庄园、示范农场,形成一批顶天立地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体,真正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好、效益高、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新路。
最后,我再谈谈产业基金的事情,希望大家做到“五个一定、五个切莫”:一定要紧紧抓住此次重大机遇,切莫丧失;一定要细化政策落地的具体措施,切莫粗放;一定要统筹协调服务好各个方面,切莫被动;一定要尽快有一批项目落地,切莫等待;一定要将政策效应最大化,切莫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