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社会科学院曾凡银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主政浙江期间,就于2005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级层面的生态补偿办法,使浙江成为我国生态补偿建设的“先行者”。 2010年10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率队赴新xx流域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2011年2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浙江、xx两省要着眼大局,从源头控制污染,走互利共赢之路”。新xx流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和推动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先行探索地,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地。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协调指导下,皖浙两省及其市县于2012—2017年顺利开展了两轮新xx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其间,经过了制度酝酿(2004—2009)、制度启动(2010—2011)、制度实践(2012—2014、2015—2017)、制度长效(2018—)等阶段。在制度实践的第二轮(2015—2017),皖浙两省达成的协议,体现了水质目标有所提升、补助资金有所增加的“双提高”。与第一轮(2012—2014)相比,体现出从末端治理向源头保护转变、从项目推动向制度保护转变、从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变“三个转变”。经过两轮实践,已实现制度建设与绿色发展等多重效益。
在制度建设方面,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一是创新具有区域特色的考核评价制度。从2011年起,xx省在全国率先对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进行重大改革,把黄山市单独作为四类地区,考核不再单纯以GDP作为主要指标,而是加大生态环保、现代服务业等考核权重。 2012年,出台《xx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二是建立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省政府建立了省长挂帅、常务副省长主抓的领导体制;黄山市制定《新xx流域综合治理考核办法》。三是制定激励与约束兼容的规章制度。制定《xx省新xx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实施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四是打造共谋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空间格局。皖浙两省建立了环境责任协议制度,坚持上下游定期协商,完善相互间沟通、联合监测、联防联控、联合执法等横向补偿工作机制及舆情信息沟通机制。
在绿色发展方面,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一是倒逼产业转型,促成绿色产业体系。黄山市婉拒一大批资源消耗高、污染风险大的投资项目;大力推进茶叶等种植生态化、加工清洁化、技术标准化改造;培育和引进了康师傅瓶装水、六股尖山泉水等一批项目,做强百亿水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绿色软包装、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引导产业绿色转型。二是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建立覆盖流域所有乡镇的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创新设立垃圾兑换超市和积分兑换超市;率先建成农药集中配送体系。三是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推进网箱退养工程。四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绿色发展保护机制。建立了新xx绿色发展基金募集社会资金;搭建群众评价监督等自组织平台;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