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溺水的讲话稿 珍爱生命 远离溺水


一、什么是溺水
溺水是指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内,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多发生在夏季,游泳场所、海边、江河、湖泊、池塘等处。溺水者面色青紫肿胀,眼球结膜充血,口鼻内充满泡沫、泥沙等杂物。部分溺水者可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现上腹部膨胀。多数溺水者四肢发凉,意识丧失,重者心跳、呼吸停止。
二、未成年人溺水情况现状
每年青少年学生因游泳、嬉水而引发的溺水事故频频发生,因溺水死亡的学生居学生各类意外死亡人数的首位。每年暑假各地都不时发生学生游泳溺亡惨剧,一组组数据,实在让人触目惊心。在一些地方溺水事件已成为中小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卫生部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卫生组织估计,实际数字可能高一倍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每年有112000多人溺死,其中50%以上是15岁以下儿童。中国溺水死亡率为8.77%,其中0岁至14岁的占56.58%,是这个年龄段的第一死因。
三、防溺水的重要性
2020年3月10日,河南洛阳,三名6岁儿童在河边玩,其中一人不幸溺亡;2020年3月10日,开封三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到河边玩,发现一个废弃的木筏,其中两个孩子乘坐木筏,划到河中间发生侧翻,两人落水,打捞上来时均无生命体征;2020年4月,周口鹿邑有两名儿童在河边玩球,球掉进河里,两个孩子都去捡球,不小心掉入河中,虽然路人看到后及时救援,但还是有一名儿童溺水身亡;2020年4月6日下午,河南驻马店,2名分别为15岁和11岁的男孩去刚修好的堤中玩耍,不幸溺水。虽然当地救援人员奋力抢救,但还是没能保住两条年轻的生命;2020年5月16日,信阳潢川5名学生野游,不慎溺水,待打捞上来时均无生命体征……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触目惊心,溺亡已经成了造成中小学生(幼儿)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教训是惨痛的,令人惋惜!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重视安全、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谨记意外猛于虎,预防保安宁!
四、防溺水的“六不一会八避免”
现在进入夏季,天气逐渐变热,溺亡又进入高发季,在这关键的时刻,为提高孩子防溺亡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避免孩子私自到游泳池、池塘、河流、水库等有水源的地方嬉戏与游泳,增强学校与家长预防合力,确保学生安全,严防溺亡事故的发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亡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一会” ,“八避免”。
“六不一会”: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亡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八避免”:
1.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
2.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
3.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4.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桥(渠道、堤坝等);
5.避免去不熟悉水域游泳;
6.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暴晒期间、高温季节、天气多变时刻等;
7.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游泳;
8.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在雷雨季节提倡家长送学生到校,接学生返家。
同时,家长朋友要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知道孩子去了哪里,知道去干什么,知道和谁一起去的,知道什么时候返回;教育管理要跟上。
五、责任落实到位,生命安全到位
学生是家庭的未来,作为家长我们应做到:
一、要对子女(监护对象)进行防溺亡知识教育,坚决不允许子女(监护对象)在节假日和上、下学路途中私自或和其他学生结伴去池塘、水库、江河等水域附近玩耍、洗澡、游泳等,不得与社会上的闲杂人员往来,对居住在可能发生溺亡事故区域的家长(监护人)更要教育和监管好子女(监护对象)。
二、外出务工的家长要切实落实对子女的监管,若本人无力监管,要指定监管人。监管人要教育子女按时到校、回家。节假日对孩子的活动去向更要多加关注,不得让孩子参加有安全隐患的活动,发现孩子随意外出,要及时寻找。
三、要切实加强对子女(监护对象)安全教育和监护。持续向孩子进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和遇险逃生的各类安全知识教育,切实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强的安全防线。

 
热门安全教育相关范文